美食體驗重要度升級旅遊城市上演尋味記

“民以食爲天”,近年來,美食旅遊悄然興起,併成爲影響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美食旅遊的本質在於探索和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味特色和文化內涵。《2024中國美食旅遊發展報告》顯示,93.1%的受訪遊客認爲體驗美食是他們前往外地旅遊的主要因素。

年輕遊客熱衷打卡美食市集爆款“網紅”美食轉型“長紅”

如今,越來越多的遊客爲了追求美食去旅遊,通過美食感受當地特有的生活氣息和人文魅力。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裡,各地特色美食受到遊客喜愛。美團統計顯示,20歲至30歲的消費者旅行時更喜歡打卡美食市集。

從淄博燒烤到天水麻辣燙,美食已成爲地方旅遊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也是遊客與當地文化連接的重要橋樑。一些美食爆款,通過抓住年輕羣體、用活互聯網、練好運營力,實現了從“網紅”到“長紅”的轉變。

重慶作爲知名的美食之都,今年推出了“渝味360碗”,全方位展示了重慶美食的多樣性和魅力。其中,重慶火鍋、重慶小面等43道菜入選“渝味360碗”頭碗菜,梁平張鴨子、大足郵亭鯽魚等360道菜入選“渝味360碗”,堪稱巴渝版現代“滿漢全席”。美團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火鍋排名重慶餐飲熱搜關鍵詞首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83倍。“渝味360碗”特色菜大受追捧、新潮吃法頻頻出圈、美食集市更是層出不窮。

國慶假期正值東海開漁,去浙江省的舟山、寧波、台州和溫州等地來一場“海鮮味蕾遊”成爲潮流。遊客在這些地方品嚐到了新鮮的海鮮美食,感受了當地的海濱風情,帶動了當地的海鮮旅遊和漁業經濟。大衆點評數據顯示,“漁村”“海島”“海鮮”等近期環比搜索量增長近20%。

中國旅遊研究院前三季度的數據顯示,旅遊總花費和餐飲消費達歷史新高。許多遊客因爲美食選擇去某個城市。西安、成都、貴陽、南京、蘇州、大同、順德、長沙、汕頭、福州以美食吸引衆多遊客到訪,併成爲人們認同的知名美食旅遊城市。遊客們在品嚐美食的同時,也遊覽了當地的風景名勝,體驗了當地的文化生活,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融入當地生活豐富旅遊體驗“美食+”催生新業態

隨着需求升級和供給豐富,遊客不再滿足於只在酒店、餐廳品嚐特色美食,而希望通過品嚐美食融入當地生活,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進而豐富自己的旅遊體驗。他們願意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瞭解美食背後的食材來源、製作工藝、傳承故事以及與之相關的節日慶典、生活習慣等。

也因此,“美食+”催生出多樣化的熱門業態。美食節、美食博物館、美食街、美食民俗村等成爲美食旅遊的重要內容。

國慶期間,北京、上海、長沙、成都等城市均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美食節活動。北京市大興區的“樂享生活尋味大興”首屆美食嘉年華,不僅有衆多美食展示,還發布了2024年大興美食地圖;長沙黑麋峰國家森林公園舉行的金秋旅遊節暨鄉村美食節上,各式鄉村特色美食如銅鵝、烤全羊、東坡肉等輪番登場;2024成都國際美食嘉年華匯聚了耗子洞樟茶鴨、陳麻婆豆腐、賴湯圓等成都特色美食。這些美食節活動不僅展示了地方特色美食,還融入了文化、旅遊、娛樂等元素,爲遊客提供了豐富的旅遊體驗。

美食博物館則通過展示當地美食的歷史、文化、製作過程等,讓遊客在瞭解美食的同時,也深入瞭解了當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近年來,美食博物館也成爲年輕遊客尋味之旅中的重要一站。

華輝腸粉博物館(永慶坊店)裡保留各種老式製作工具,還原舊時腸粉店復古場景;深井燒鵝博物館(長洲島店)裡可瞭解傳承700餘年的燒鵝技藝和發展變革;在順德美食博物館,遊客通過遊戲的方式瞭解順德美食的起源和文化;廣式糕餅文化博物館,全方位體驗嶺南飲食文化,瞭解嶺南糕餅食材工藝……單單一個廣州市,就藏着大大小小十幾家美食博物館。

川菜、川酒、川茶……成都川菜博物館於2024年8月被認定爲國家二級博物館。這裡是成都的一張旅遊名片,是一座可以吃的博物館,是世界以菜系文化爲陳列內容的主題博物館。博物館內分典藏館、互動演示館、品茗休閒館、竈王祠、川菜原料展示區、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區等。

甘肅省博物館不僅在文物展示上獨具匠心,其文創產品也融入了美食元素。該館推出了毛絨“麻辣燙”菜品等文創產品,不僅富有創意,還結合了甘肅天水麻辣燙的地方特色,深受年輕人喜愛。

集合當地特色美食城市美食街升級改造

美食民俗村是一種將美食與民俗文化相結合的旅遊形式。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嚐到地道的農家菜、特色小吃等,同時參與當地的民俗活動,如製作傳統食品、觀看民俗表演等。

吃煙燻烤制三小時的肉排、品山間野果、喝雲南小粒咖啡,可以看着水裡的鴨子發呆,也可以坐在河裡泡腳……雲南省推出的“高黎貢荒野廚房”項目位於騰衝市中坪村,通過就地利用村寨的生態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活空間,以稻田、小溪、樹林、家禽等鄉愁元素,創意營造了自由生長在天地間、稻田中、溪流畔、森林下,充滿鬆弛感、輕鬆氛圍的用餐空間,喚醒並滿足了人們對詩意鄉村、棲居鄉村、理想生活的無限遐想和嚮往。

全國各地還有許多美食民俗村,如威海市的麗都民俗村、西安的馬嵬驛民俗文化村等,這些地方通過挖掘當地的美食文化和民俗風情,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旅遊產品。

2024年,城市美食街也在提升環境、豐富業態、增強互動體驗等方式,改善遊客體驗。“來科巷掃街,從街頭吃到街尾”——南京的科巷在社交平臺上收穫了高熱度:表皮酥脆的金春鍋貼冒着鍋氣,餡料很足的梅花糕軟軟糯糯,被電視臺推薦的葉新鴨血粉絲湯廣受好評。昆明本地人推薦的小吃街董家灣成了遊客必打卡處:老字號越南小卷粉可以一次性選擇三種口味拼盤;邊境小食堂的半自助手抓飯菜品豐富;昆明特色甜品小吃如調糕藕粉、鮮奶米布、豆麪湯圓在“一品田”這一家店都能吃到,按照攻略探訪的網友紛紛表示“誠不欺我”。

此外,還有一些省市地區通過舉辦烹飪比賽、推出美食地圖、開展美食文化講座等方式來推廣當地的美食文化,進一步帶動旅遊發展。隨着“美食+”新業態的不斷髮展,未來將有更多具有創意和吸引力的美食活動在全國各地上演。

文/本報記者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