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釐米售價一萬元!號稱“海中的黃金”,玳瑁爲何能如此值錢?

信息來源於fisheries,animaldiversity,WWF,Conserveturtles。

不得不說,玳瑁確實很美麗。

它們的背甲雖然斑駁,但卻錯落有致。黑紅、棕褐色、黃色、紅色的紋路如潑墨般散落在外殼上;背甲表面晶瑩剔透,富有光澤;每個鱗的縫間都流露着黃色的分隔色;而且每隻玳瑁的背甲都是獨一無二。

在我國古代,其一直都是王室貢品級別的寶物,是階級和尊貴身份的象徵。無論在哪個文明中,玳瑁殼的製品都是王權富貴才能使用的,包括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日本等等沿岸有玳瑁分佈的國家。其被稱爲“海上的黃金”,品相好的玳瑁甚至每釐米的背甲就可以賣出萬元的高價,這絕對不是誇大,隨便查一下很多官方截獲的非法入境玳瑁殼的新聞就可以看到這個說法。

是的,玳瑁真的很美麗,但這並不意味着人類就可以因爲貪慾而肆意屠殺它們。

玳瑁是海龜科玳瑁屬的物種,它們主要分佈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最喜歡的居住環境是有底和含有海綿的礁石棲息地,不過它們也會棲息在淺灘、海洋島嶼的瀉湖和大陸架中。一般來說,它們生活在不超18.3米深的水中。

玳瑁也是海龜的一員,但它有許多特徵使得它們能與其他海龜區分開來。首先是玳瑁的頭部有兩對前額鱗片;它們的肢上還有兩隻爪子;玳瑁的背甲上有厚厚的、重疊的鱗甲,背甲上還有四對肋鱗甲,甲殼側面和後部都是鋸齒狀的;玳瑁的長嘴就跟鳥喙一樣,末端逐漸變細成尖頭。

它們算是體型比較中等的一種海龜,成年龜的體長可達62.5-114釐米左右,體重在35-127千克左右。雄性和雌性的體型差異不大,但是雄性的背甲顏色更鮮豔,尾巴更粗,爪子也會更長。

玳瑁在一生大部分的時間內都是獨居的,它們如果相遇了,那基本就是2-3年一次的交配期到了,它們到淺水區中尋找繁衍生息的機會。目前科學家們還不確定玳瑁是一夫一妻制還是會跟不同異性多次交配。

在淺水區交配,雌性受精後就會開始遷徙到產卵地,這段路有時候能橫跨了四分之一的地球,科學家們非常好奇它們是如何記住路線的,但至今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原因,不過大部分人認爲這些玳瑁是受磁場和月相位置的引導而向產卵地遊動的。

至於它們的產卵,就跟所有海龜都一樣了。在沙灘上選擇一個產卵地,清理掉附近的雜物後,挖出一個大坑,然後將卵一股腦生進去,隨後用沙子將卵蓋起來,將雜物移動回來進行僞裝。最好返回大海,剩下的就看小玳瑁自己的造化了。

60 天后,卵孵化,新生玳瑁便會冒險衝進水中,成功者在大海中長大成“龜”,失敗者就淪爲了陸地上和天空上的各種獵食者的盤中餐。

玳瑁的成熟年齡估計在20-35 歲-,具體取決於多種因素,尤其是玳瑁能找到的資源的數量。雖然預期壽命尚未確定,但它們的壽命很長,沒有意外的話,起碼可以活50-60 年。

玳瑁最喜歡的食物是海綿,而且它們只喜歡吃某些種類的海綿,這樣的飲食使得它們對維護珊瑚礁的健康起到了關鍵作用,吃掉過度生長和有毒的海綿後,玳瑁可以爲其他海洋生物騰出生存空間。不過它們偶爾也會選擇吃軟體動物、魚、海藻、甲殼類動物和其他海洋植物和動物,根據資源的多少來分配。

玳瑁面臨的威脅不出意外非常非常的多。

首先是人類的偷獵。玳瑁的肉和蛋在一些沿海地區會被食用。儘管玳瑁因爲長期食用海綿,經常爆出人類吃玳瑁後被玳瑁體內富集的海綿毒素毒死的案例,但一些沿海貧窮地區還是會吃。玳瑁的甲殼纔是人類對其伸出毒手的主要原因。

被漁具意外捕獲也是玳瑁面臨的巨大威脅,這可能導致玳瑁溺水或受傷而死亡,比如吞下魚鉤或鰭狀肢被漁網纏住。這種意外捕獲被稱爲兼捕。海龜兼捕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導致玳瑁兼捕的主要漁具類型包括在沿海棲息地作業的刺網和鉤線漁業。

在淺水或者海面活動的玳瑁時刻面臨着船舶的撞擊風險,尤其是在其分佈範圍內的港口、水道和開發海岸線附近。而且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船舶運輸越來越頻繁了。

沿海開發、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和污染問題,導致玳瑁築巢棲息地和賴以生存的珊瑚礁的消失。

人類帶來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會狩獵玳瑁的蛋和幼龜,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你可能看過看過外國人從海龜鼻子裡拔出吸管的視頻,是的,海洋污染和海洋垃圾也時刻威脅着它們。

氣候變暖可能會導致海灘形態發生變化,沙溫升高,這可能會對玳瑁蛋造成致命影響,改變雌雄幼龜的比,並且讓玳瑁的食物和遷徙以及棲息地都隨之改變,無法適應的玳瑁就此死亡,就算活下來也不好受。

上述的威脅是所有海洋物種都面臨的,只是更針對玳瑁。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獵殺玳瑁,用它們的龜殼來製作珠寶和其他奢侈品。這些海龜現在被列爲極度瀕危物種,它們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岸尤其受到威脅。根據最近的研究,科學家估計,在過去的100年裡,玳瑁的數量下降了90%。

爲了改善它們的生存前景,一項由173個國家政府簽署的國際協議,即《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宣佈玳瑁的貿易爲非法。然而,黑市對玳瑁的需求今天仍在繼續,尤其是在日本。

在日本,玳瑁的使用可以追溯到 300 多年前。即使在今天,玳瑁梳子仍然是日本傳統婚紗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所謂的文化極大地促進了海龜國際貿易,並導致了20世紀海龜數量的急劇下降。

如今,由於缺乏關於玳瑁認知,許多遊客在不知不覺中支持了這些瀕危物種的國際貿易。

儘管數十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宣傳和制定政策以消除玳瑁產業,但該產業依然蓬勃發展。Too Rare to Wear是一個由 150 多個保護組織和旅遊公司組成的聯盟,由非營利組織SEE Turtles牽頭,致力於消除這一威脅。最近該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仍有整整40個國家活躍着玳瑁製品貿易。

研究人員保守估計,自2017年以來,全球網上和實體店銷售的玳瑁製品超過45000件。至少有10個國家(最著名的是印度尼西亞)仍然有大量非法市場,另外 30 個國家參與了小規模貿易,7 個國家需要進一步調查(包括多米尼加共和國、危地馬拉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好消息是,一些地區的玳瑁貿易正在得到控制。哥倫比亞是西半球第二大玳瑁產品市場,經過多年努力教育消費者並讓當地政府和執法機構參與進來後,玳瑁產品銷量下降了80%。此外,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和巴拿馬北部加勒比海岸的玳瑁築巢數量大幅增加,這與1994年合法貿易的結束大致相符。

相信不斷通過教育、宣傳和制定政策與執法框架等途徑,人類能不斷的消除對玳瑁非法消費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