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水稻平均畝產多少斤?我國水稻爲何畝產不及美國?

水稻是世界第三大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世界水稻的主產區在亞洲,亞洲水稻的高產區又在中國。我國的水稻的總產量高達2.1億噸,長期居於世界首位,以一騎絕塵之勢影響着世界水稻格局。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1年我國水稻再獲豐收,播種面積2992.1萬公頃,總產量穩定在2.1284億噸。和同樣是糧食大國的美國做對比,我國的優勢不言而喻:2021年,美國水稻的總產量僅有19179.6萬英擔,約合974.3萬噸。

由計算可知,中國水稻的總產量是美國的21.56倍,高出了整整20倍。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水稻種植面積較小,主要分佈在中南部平原,產量約佔65%(2015~2019年的平均佔比,下同);加州西部的沿海地區亦有種植,產量約佔23%。

2015-2019年,美國水稻的種植區域

據statista網站統計,從2001~2021年,美國水稻的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種植面積最多的是2010年,但也只有區區363.6萬英畝,約合147.1萬公頃。2021年,全美的水稻栽培規模大幅下滑,僅有253.2萬英畝,約合102.5萬公頃,相當於我國的3.4%。

2001-2021年,美國水稻的總產量變化

這就產生了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美國水稻的平均單產比我國更高。

以2021年的數據爲例,美國水稻的平均畝產量約爲1152斤(豐收面積和播種面積有差),創下了歷史新高。而同一年,我國水稻的平均畝產量則是948斤。相比之下,美國水稻的單產竟然比我國還高了21%。

事實上,“單產高”向來是美國水稻的優勢所在。早在2000年,美國水稻的平均畝產量就達到了940斤左右,2001年提高到970斤,此後有升有降,但整體穩中有升。2004年,美國水稻畝產量首次突破1000斤,達至1043斤,同年我國的水稻的產量則爲841.3斤,同樣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國水稻的單產居於下風,是否意味着水稻生產能力不如美國呢?其實並非如此。評價單位面積水稻的生產能力有兩個角度,一是看平均畝產量,二是看最高畝產量。我國水稻的平均畝產量確實不及美國,但在最高畝產量上,我國纔是優勝者,且優勢更加明顯。

2010年以來,世界水稻的高產紀錄不斷被刷新,且都由中國的雜交水稻創下。2021年10月,河北邯鄲的雜交水稻示範基地迎來豐收,專家現場隨機抽測三塊稻田,實測打樣產量達到2653.54斤/畝。而在美國,畝產超過2000斤的稻區極爲罕見,高產大賽中的紀錄爲2071斤/畝,和我國有明顯的差距。

在雜交水稻之前,我國水稻的高產主要依靠矮杆水稻品種,抗倒伏、增穗耐肥能力較強,收穫指數從0.35提高到0.5。直到70年代末,我國成功培育出三系雜交稻,集根系發達、生物量高、穗大粒多等諸多優勢於一身。國內專家根據雜交稻的生長特性,創新了二段育秧模式,通過合理稀播培育壯秧,合理稀植促成大穗,大幅提高了水稻畝產量。

根據對比測定,國內三系雜交稻的產量比常規水稻高出15%~20%,兩系雜交稻產量優勢更高,可達20%以上。當然,高產紀錄的出現也並非全是稻種的功勞,而是良種、氣候條件、密度控制、水肥管理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高產的“成績單”可視爲綜合水平的體現。

那麼,既然我國擁有全球一流的水稻生產實力,爲何平均畝產量還是不及美國呢?究其原因,中美兩國的耕地條件存在很大的差異!

首先來看美國。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耕地面積,土地條件優越,僅中部的大平原就有153.6平方公里,覆蓋本土1/5的面積,孕育了著名的“水稻帶”。美國水稻只有四大產區,其中阿肯色州的平原地帶是美國最大的“稻倉”,佔總產量的50%,光照充足,灌溉便利,集約化程度高,爲穩產、高產打下了基礎。

得益於地形優勢,美國水稻產區的自然條件相似度高,溫度、陽光和水源分佈均勻,再加上農場採用相似的耕種、管理、收割、儲藏模式,因而產量更加穩定、均一,拉高了整體單產。

而我國的情況則大有不同,平原地形佔12%,高原、山地、丘陵約佔70%,水稻主產區分散,規模優勢難以發揮。國內的水稻種植戶因地制宜,個體經營面積小,大多精耕細作,畝產量參差不齊:普通稻田畝產800~1000斤,高產稻田畝產1000~1300斤,低產田塊畝產可能只有500~600斤,整體水平差強人意。

中國地域遼闊,生態條件多樣,各地水稻的栽培方法不同,畝產量存在差異很正常。例如:東北稻區受低溫的影響,一年只能播種一季;四川盆地高溼、多霧,光照條件不佳,限制了種植密度;在雲貴高原等高海拔稻區,光照較強,適合密植,但地形崎嶇,不適合機械化作業。

客觀上看,我國水稻最大的特點就是“穩”,產量增速較慢,但很少出現減產的情況。從2015~2021年,全國水稻畝產由916斤增加到948斤,平均每年增產5斤左右。按照這一速度預測,距離達到畝產1000斤還需要10年左右。

爲提高平均畝產量,我國正在推廣“品種培育+配套技術”的高產模式。第一就是加強品種培育,選育出更適合本土氣候和自然環境的優質稻種,因地制宜試驗推廣。

我國是世界水稻的種源國,野生水稻多達25種,其中,異源四倍體水稻比普通水稻的適應能力更強,生物量更大,且天然帶有雜種優勢,是培育高產良種的優質材料。2021年,我國育種專家提出了快速馴化四倍體野生稻的方法,將馴化時間由數千年縮短到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大大加快了育種速度。和雜交稻、超級稻一樣,四倍體新稻種同樣值得期待!

第二是推廣配套的栽培技術。我國水稻的高產離不開栽培技術的進步,20世紀50~60年代,國內水稻每公頃結穗240~225萬穗,每穗50~60粒,穗數和粒數都表現不足,高產遲遲無法突破。針對這一情況,國內專家總結出了“三黃三黑”的高產技術,在不同生產期通過合理控制苗數,促進發棵、壯稈、長穗,從而培育高產羣體。

藉助新技術,每公頃水稻結穗達到306~336萬穗,單穗粒數提高到76~104粒,百畝示範田的畝產量高達1031斤,比全國同期水平提高了157%,起到了明顯的引導作用。

如今,國內水稻的栽培技術日益專業化,各地針對特定品種提出了配套的栽培技術,比如:貴州水稻的“兩增一調”高產模式,以增密、增鉀、調氮爲核心,增加了基本苗數和有效穗數,普通稻區增產10%,示範稻區增產30%以上。

綜上所述,中美兩國的水稻生產各有所長,各有不足。對我國而言,平均畝產量有待提高,品種和技術是縮小差距、提高單產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