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法案過關在即 惟補貼規模杯水車薪

《晶片與科學法案》預計提供527億美元政府補貼,吸引企業在美國生產與研發晶片,還有估計價值240億美元的投資租稅抵減。法案亦計劃在未來5年斥資逾1,700億美元,提振美國科學研究,以利與大陸競爭。

拜登敦促衆院儘快通過法案,他在參院投票通過後透過聲明稿表示,「在美國民衆擔心國家經濟和生活成本之時,晶片法案可謂解答之一,它將加速美國半導體制造,降低從汽車到洗碗機等各式產品價格。」

參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晶片法案將創造高薪工作,緩解供應鏈壓力,協助降低成本,並保障美國國家安全。

若晶片法案順利成爲法律,包括英特爾、美光、德儀和其他國外半導體企業,在美國設立新廠將能獲得政府補助,這些擁有晶片生產廠的企業將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

晶片法案雖爲半導體企業帶來利多,但與半導體產業的支出規模相比僅是九牛一毛。500多億美元補貼乍看下是一筆鉅款,但這筆款項將分5年支出,整體影響力有限。

根據IC Insights數據顯示,今年半導體產業的總資本支出估計年增24%,金額達1,900億美元。相較之下,法案的支出規模在5年期間只有低個位數成長。

Bernstein分析師羅斯根(Stacy Rasgon)在報告中指出,雖然法案能對晶片產業和部分個股帶來溫和助益,但我們並不認爲法案能產生重大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晶片產業可能面臨潛在需求挑戰,而非供給層面。半導體產業的兩大市場-電腦與手機,需求隨着經濟成長減速急劇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