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官員進駐蔡政府 只是學習?

(圖/中央社)

因應中國所帶來的地緣政治挑戰,美國加速部署,不僅國務院啓動「中國協調辦公室」,以更有效率地處理中國相關事務,美國也藉由軍援臺灣、派官員來臺「學習」,將臺灣更深度地綁進美國抗中的防衛系統,臺灣幫美國打「代理人戰爭」的可能性越來越升高。

近日美國國務院宣佈新設「中國協調辦公室」,藉以整合國務院跨區域、跨領域和中國相關單位的訊息,並負責中國政策的發展和執行。此辦公室將取代先前亞太局下的「中國協調處」,規模約有60至70人,由亞太副助卿華自強帶領。由於其層級已超越以往架構,成爲國務院下跨局處的任務編組單位,顯見美國政府統整外交資源,全力因應中國崛起的決心。

倘若再由人事安排來分析,也可看出未來「中國協調辦公室」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處理臺海爭議與衝突。華自強同時兼管亞太局下的「臺灣協調處」,兩塊招牌,一批人馬,未來臺海有事,不至於因內部機構對立而唱雙簧,反映出美國政府的未雨綢繆。

日前美國參議院繼衆議院之後通過《2023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授權未來5年提供臺灣100億美元無償軍援,另加20億美元的軍事貸款,還推動「臺灣學人計劃」,提供包含聯邦政府官員等符合資格的美國公民來臺學習中文、人文歷史、政治環境、美國與印太區域關係等科目,併到我國立法院、政府部門工作,最長2年。

上述法案無疑是美國預謀「代理人戰爭」的前奏,而獲派長期駐臺的官員主要來自美國聯邦政府的經濟、安全及軍事等有關部門。他們不可能只是來臺「學習」,更重要的功能恐怕在於深度介入蔡政府的運作,以遂行美國政府的意志。

在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上,美國分別與韓國、菲律賓簽定共同防禦條約,與日本簽定安保條約,然而臺美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則早因中美建交而失效。面對美國海上馬其諾防線的缺口,此次《國防授權法案》有關軍援臺灣的條款,在一定程度上讓美國獲得填補缺口的機會,雖然國內法的效力並不等同盟邦的軍事共同防禦條約,但若加上外交與經濟上的資源整合與戰略競爭,其因應中美間總體戰爭的條件也就更加成熟與完備。

在美國國會通過《國防授權法案》,以及國務院藉由組織調整而加大圍堵中國的力道後,民進黨政府親美的一面倒政策,究竟是確保臺灣的安全還是帶來更多的危險?蔡政府若坐視臺灣被綁進美國抗中的防衛系統,不僅將臺灣降格爲接受美國保護的「準殖民地」,恐怕還將引火自焚,成爲另一個替美國打代理戰爭的烏克蘭。(作者爲臺灣對外關係研究暨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