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智能化下半場,新能源汽車如何高質量發展與出海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穩中有升,呈現三大亮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024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一是汽車銷量同比6.1%,爲支撐工業經濟穩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二是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達35.2%,電動化發展再上新臺階;三是組合輔助駕駛功能的汽車銷售佔比超過50%,智能化發展開啓了新徵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汽車銷量爲1404.7萬輛,同比增長6.1%;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爲494.4萬輛,同比增長32%。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看來,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球共識,電動化、智能化給全球汽車產業帶來了革命性變革,中國付出艱苦努力,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形成規模化市場,爲全球汽車行業轉型作出巨大貢獻。

不過,付炳鋒坦言在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難點、短板和挑戰。在汽車行業進入智能化競爭的關鍵時期,如何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如何海外佈局成爲業內關注焦點。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

付炳鋒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首位,今年上半年延續良好的發展態勢,市場佔有率達到32.5%,預計全年有望達到1150萬輛。北京理工大學教授王震坡坦言,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強勁而穩健,出租車、網約車、私家車常態化運行,新能源汽車深度融入用戶的生活場景。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看來,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加速替代是大勢所趨。但他也表示,在這個過程中應協調和處理好二者的發展,避免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不能只關注新能源汽車這一增長亮點,要通過調整產業和創新政策打通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之間的產能利用和資源整合通道,既緩解燃油汽車廠商的困局,又降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成本,形成協調互促的發展。

付炳鋒表示,技術創新發揮巨大牽引作用,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接受度高促進了市場化快速普及,也吸引了各國車企在中國市場投放新能源汽車產品,中國成爲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的主戰場。此外,他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發展迅速,產業體系完整,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數量最多、輻射面最廣、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是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巨大優勢。”

工信部將着力保障產業穩定運行

不過,業內坦言在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辛國斌表示,例如汽車芯片、基礎軟件等存在短板,新一代動力電池、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競爭加劇;國內消費需求不夠旺盛,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出現了一些無序競爭的現象,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一些國家和地區構築經濟貿易政策壁壘,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國際經貿秩序。

付炳鋒坦言,“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擡頭,一些國家和地區將貿易問題政治化、工具化,試圖割裂全球汽車市場,這些問題成爲行業所面臨的新問題,需要共同解決。”

辛國斌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着力保障產業穩定運行,落實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同時將積極支持技術創新,加快推動新一代動力電池、車用芯片、操作系統、自動駕駛、大模型等技術攻關及產業化;將深化試點示範,完善標準體系,加快推動高級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應用。

辛國斌建議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開放合作。他表示,要立志做百年老店,胸懷敬畏之心,維護風清氣正的市場環境;而產業鏈分工合作是實現汽車產業提質、降本、增效的必然選擇。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輝認爲進入新時代,汽車行業涌現多種合作新模式,汽車產業鏈正從串行向攜手共進、風險共擔的並行模式轉變。

今年汽車出口仍維持增長預期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整車出口規模爲293萬輛。中國機電商會汽車分會秘書長陳菁晶表示,接近此前300萬輛的預期水平。不過從出口額上來看,她表示仍落後於德國和日本,這也反映出中國汽車出口在價格等方面與西方汽車製造商仍有一定差距。

正如王青所言,汽車整車出口面臨圍堵和打壓。7月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初裁公告,從7月5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三家被抽樣調查的中國企業將被加徵17.4%、19.9%和37.6%的關稅,其他未被抽樣企業將被加徵20.8%或37.6%的關稅。

陳菁晶表示,“目前行業並不認可通過的初裁結果,歐盟不應該把其焦慮心態歸結到中方補貼上,這樣的結果是不具有邏輯性的。”她進一步呼籲希望中歐雙方秉持開放態度,尋找到對雙方都有利的最佳解決方案來解決雙邊的分歧。

付炳鋒表示,汽車是高度全球化發展的行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全球產業合作的產物,更需要加強全球合作,共同實現跨越式發展。辛國斌也強調,堅持國際化創新、全球化發展,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推動全球化融合發展。汽車產業百年變局源於電動化,並與新一輪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已成爲全球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在付炳鋒看來,“中國正在成爲新的創新策源地。新一輪發展將加深產業融合與生態合作,汽車產業全球化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在業內看來,儘管汽車出海面臨諸多阻礙,但對今年汽車出口仍維持增長預期。陳菁晶預計全年汽車出口量增速在15%-20%之間,汽車出口規模有望達到6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有望提升至35%以上。

而從中國汽車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長期佈局來看,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鬆泉認爲一定要堅持長期主義、本地主義、利他主義,堅持出口與投資並重,加強企業之間的聯動合作,加強有序佈局和推進,堅持正和思維、用戶思維。

“汽車出口和海外佈局是個長期的過程,在當前形勢下,我們更要謀定而後動,穩紮穩打。”吳鬆泉表示,中國車企出海要堅持互利共贏的理念,要協同出海,與供應鏈企業、國內車企等協同出海,抱團出海。王青則表示要以主動型、進攻型思路去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加強資本層面合作,共同開拓國內和國外市場,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讓全球資源整合、模式創新更多在中國進行。

陳菁晶進一步補充表示,車企在出海佈局的過程中要注重維持正常的利潤率;對海外市場也要有合理分區,哪些是貿易類型,哪些是投資類型。

在付炳鋒看來,雖然逆全球化和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球化合作,延緩了電動化的進程,但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發展是全球共識。電動化終將是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全球化是大趨勢,不可逆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