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車的力不從心買車的見怪不怪,車市或進入“後價格戰時代”

2024年,中國車市掀起了一場關於價格戰和內卷的全民大討論。

爲什麼說是全民討論,而不是行業內的討論?這是因爲在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諸多變化,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

準確地說,這種趨勢在前兩年就有所冒頭。因爲李斌、李想、何小鵬、餘承東等新勢力的大佬們在社交媒體上各種製造話題和金句,已經吸引了相當的流量。

到了2024年,隨着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的正式上市,雷軍在北京車展上的呼風喚雨,攪得汽車界四個老漢長城魏建軍、奇瑞尹同躍、吉利李書福、長安朱華榮都開始直播帶貨,全面擁抱短視頻。以往這些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佬們掀開神秘的面紗,放下了架子,進一步挑動着消費者的情緒。

另一方面,曾慶洪在重慶論壇上高呼一句“價格戰已使企業不堪重負”,就引發各路網友的暴擊,有關曾慶洪的講話小視頻下面,都是各種激烈的謾罵,譬如什麼“買辦”、“爲日本車代言”之類的。

甚至,在很多非官方舉辦的論壇活動上,有媒體人因爲內卷的話題發表觀點,而被多方聲音批評聲討……

以上說明了一個事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的討論度越來越高。

當然,新能源汽車討論度高的主要原因,還是其銷量快速增長,滲透率在不斷增加。此前流通協會曾預測,6月新能源零售預計可達86萬輛,環比5月增長6.9%,滲透率預計可達49.1%,將再創新高。

從整個行業來看,上半年車市銷量還能同比增長,主要還是價格戰起到了主要作用。別看車企大佬們的動靜不小,終究比不過降價五千、一萬來得響亮。現在的問題是,價格戰已經打了一年多了,似乎大家都有些力不從心。消費者似乎對降價也有些見怪不怪。

當價格戰已經出現卷不動的趨勢,中國車市或將進入“後價格戰時代”。

市場容量是有限的

中汽協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超過3100萬輛,同比增長3%以上。其中,預計2024年乘用車銷量爲2680萬輛,同比增長3%。而在2023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3009.4萬輛,同比增長12%,年銷量創歷史新高。其中,乘用車產銷量達2606.3萬輛,同比增長10.6%。

由此可見,中國車市銷量差不多已經到頂了,不要再幻想大幅增長。

我們看今年前6個月銷量數據,頭部車企表現出色。比亞迪前6個月累計銷量約161萬輛,同比增加28.46%,奇瑞上半年累計銷售汽車110萬輛,同比增長48.4%,吉利汽車今年前6個月,累計銷量95萬輛,同比增長約41%。長安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約133萬輛,同比增加9.74%。

別看這幾家增幅明顯,看整體車市銷量則是兩個畫風。

數據顯示,中國乘用車市場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零售銷量達到982.8萬輛,同比增長3%。大家沒有看錯,確實3%的增幅無疑。3%的同比增長似乎也符合年初的預期。

2023年上半年,中國車市銷量爲952.8萬輛,同樣是增長了3%。

而我們要說的是,截至6月,中國車市主流車型降價幅度在20-30%左右,其中新能源純電車降幅接近40%,BBA的部分純電車價格直接腰斬,同時整體降價規模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的九成。

爲了3%的銷量增長,大概是30萬的增量,中國車市可以說把利潤全搭裡面了。2023年汽車行業利潤率爲5%,2024年1-4月,這一數據已經降到了4.6%。放在全球來看,2023年中國18家上市車企的利潤總和還不足500億,和豐田、大衆這些盈利超千億元的巨頭相差甚遠。

這種情況也引發了深層次的思考,市場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如果價格戰只是讓個別企業賺得盆滿鉢滿,而整體行業陷入低利潤髮展的困境,這是正常狀態嗎?

價格戰何時到頭

如果市場再繼續內卷下去,價格戰所引發的銷量增長,或許就要維持不下去了。這樣判斷的依據是,首先是消費信心在下降。在持續的價格戰之下,消費者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勢。只要再等等,價格肯定還能再便宜。等等黨永不爲奴的心態,只會讓車市進入更保守的觀望態度。

價格戰越是繼續,這種觀望心理就越是嚴重。

其次是,車企已經快打不動價格戰了。根據多家車企2023年財報顯示,只有長安、上汽與比亞迪這三家的盈利超過100億,吉利汽車2023年的利潤爲53億,長城汽車淨利潤爲70億,廣汽集團利潤爲44億,東風汽車首次虧損,虧損額爲39億。

以上車企的總營收基本都創了新高,但是利潤情況並不能算樂觀。即使算上盈利最高的比亞迪,2023年利潤達到300.41億,總營收達到了驚人的6000多億,利潤率僅爲4.9%。

也就是說,有能力打價格戰的沒有幾家。即使是比亞迪,也沒有那麼厚的家底。

從整個行業來說,價格戰打到如今這個程度,差不多也到谷底了。如果一個行業,只有少數幾家品牌賺錢,而大部分品牌虧錢,這肯定是不健康的狀態,必然不會長久的。

當然,有人會說,這不就是大浪淘沙嗎?弱者出局,強者留下。道理是沒錯,可是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簡單。

就像曾慶洪在重慶論壇上說的那樣,“這樣卷下去不是辦法,企業目的是什麼?盈利,爲國家做貢獻,爲社會做貢獻,交稅、就業……現在廣大車企裁員裁了多少?廣汽也裁了不少,這樣下去,對社會、對國家會怎麼樣?我們應該有一個大局、格局,長遠長期主義的戰略,而不是像眼前這樣‘卷’下去!”

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和鍵盤俠把曾慶洪當成活靶子,冷嘲熱諷,這確實不應該。

試想一下,如果中國車市到最後只剩下比亞迪、吉利、長安、長城等少數幾家存活,剩下的車企全部死掉,最直接的影響是那麼數以萬計乃至幾十萬計的員工將會失去工作,這必然會造成社會動盪,其次是地方政府沒有了利稅大戶,財政必然會縮水,這還怎麼搞經濟建設。

另外,從市場反壟斷的層面來看,國家也不會允許價格戰和內卷一直持續下去,未來肯定會加以宏觀調控。國家現在還沒有出手,只是時機未到。未來一旦壟斷的苗頭上升,你看有關部門會不會出手。

7、8月份正值車市淡季,各家車企爲了獲取銷量,價格戰又掀起大幕。看到沒有,市場就是如此矛盾。一邊是消費者因爲價格戰觀望,一邊車企不得不咬牙硬挺把價格戰打下去。

俗話說,是膿包遲早要挑破。現在還沒挑破,只能說還在等待時機成熟。

百姓評車

長期來看,中國車市的現狀肯定會有所變化,諸多因素都不會任由內卷和價格戰肯定會要調控起來。短期來看,價格戰也不會停止。因爲,適當程度的價格戰激發車企的競爭潛力,而不是有所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