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股權投資!屠光紹、單俊葆、李家慶等重磅發聲
作爲浦江創新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9月8日,WeStart全球創業投資大會正式開幕,搭建爲項目“找”資本,爲資本“找”項目的國際化創投服務平臺。在當天召開的主論壇上,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上交所副總經理王紅、上海國投公司總裁戴敏敏、中金資本董事長單俊葆和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等就當前科技創業投資現狀和趨勢重磅發聲。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我國應促進投貸聯動加快發展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屠光紹表示,我國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爲主,歷年股權投資總規模小於當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量,以2022年爲例,當年股權投資總金額佔新增人民幣貸款總量的6.14%。
“從PE投資久期與科創企業的成長期對比看,我國短期資金較多但長期資金資本較少。”屠光紹表示,“中國私募投資的投資週期普遍短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合同期通常在10到12年,而國內私募股權基金合同期限長的7到8年,短的只有3到5年。”
“從資金來源看,國有資本正成爲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人民幣基金最主要的出資方。”屠光紹說。
從PE投資資金的進入與退出平衡來看,PE具有流動性需求但退出卻不順暢。屠光紹透露,2006年到2023年,中國科技行業共發生投資事件24.16萬起,退出事件總數2.97萬起,退出事件佔投資事件的比例爲12.3%;科技行業投資總金額12.26萬億元,退出總金額9.33萬億元,退出金額佔投資金額的76.1%。
“科創投資總體不足情況下,還存在‘資本扎堆’現象。”屠光紹表示,短期內大量資金跟風涌入特定行業賽道,形成估值泡沫,導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屠光紹建議,未來我國應促進投貸聯動加快發展,具體包括髮力發展股權投資特別是風險投資、健全投貸聯動模式和機制;推動商業銀行經營有序轉型、優化投貸聯動的發展生態等。
上交所副總經理王紅:發揮科創板紐帶作用 不斷優化創投生態
上交所副總經理王紅表示,將進一步發揮科創板紐帶作用,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不斷優化創投生態,包括繼續發揮科創板試驗田功能作用,促進創新資本高效循環;加強全鏈條監管,創新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深化系統化改革、立體化服務,推動形成促發展合力。
科創板的設立,暢通了創投資本“募、投、管、退”全鏈條,暢通了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王紅透露,超九成科創板公司上市前獲得創投資本支持,平均每家獲投9.3億元。目前,已有85家公司135批股東完成詢價轉讓,總成交額達570億元。
自設立以來,科創板突出“硬科技”特色,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目前,科創板已成爲我國“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和科技創新型企業集聚地。截至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574家,IPO募資額9108億元。
同時,科創板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包容性,暢通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渠道。目前,科創板已有54家未盈利公司、8家特殊股權架構企業、7家紅籌企業以及20家第五套標準的企業上市。
上海國投公司總裁戴敏敏:國有資本成爲耐心資本壓艙石
上海國投公司總裁戴敏敏表示,科技創新往往風險高、投入大、週期長,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增大耐心資本,可以爲科技創新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支持企業在研發、創新和市場培育上的長期投入”。
戴敏敏表示,壯大耐心資本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政府規劃引導、科學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場機制調節和微觀主體努力,這樣才能實現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有機結合,優勢互補。“在這一過程中,國有資本由於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基本原則,既體現了政府宏觀層面的政策意圖,又遵循市場化的運作機制,已經成爲國內耐心資本的壓艙石。”戴敏敏說。
近年來,國內各級政府積極“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全面佈局種子、天使、科技成果轉化、創投、產業等各類基金。據統計,截至2023年,各級政府投資基金數量超過2000只,目標規模約12萬億元,已認繳規模約7萬億元,新設基金中的國資出資佔比超80%。
戴敏敏介紹,上海國投公司從投資、持續、退出等方面助力耐心資本落地,陪伴企業跨越週期。其中,投資端,上海國投管理的千億規模主力基金存續期都超過12年;持續端,發起設立上海國資體系第一隻S基金;退出端,正在與一流金融投資機構、產業龍頭、上市公司加強合作,聚焦重點產業和優質項目,加快佈局併購基金。
“今年4月,上海國投公司與上海科創集團聯合重組,我們以耐心資本、戰略投資爲已任,正在加快建立創新鏈、產業鏈、全生命週期、全產品線的基金矩陣。”戴敏敏表示,“包括上海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基金,上海國資母基金以及上海未來產業基金等五隻旗艦級母基金。還有上海創業引導基金、產業賽道子基金、併購基金、市場化VC基金、S基金、天使基金等。
據透露,上海國投公司目前旗下資金管理人在管基金13只,管理規模1700億元,明年預計超過2000億元。
中金資本董事長單俊葆:估值重構時私募股權投資將迎新機遇
中金資本董事長單俊葆表示,私募股權市場持續遇冷,“今年的夏天特別熱,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特別是對創投和股權投資的人來講,從來沒有走出過資本寒冬”。
“資本寒冬”具體體現在:募資依舊困難,今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基金募資規模同比下降23%,基金募集數量同比下降49%;投資趨於審慎,今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投資總金額同比下降39%,投資案例數同比下降38%;退出進程放緩,今年上半年,中國私募股權市場退出案例同比下降64%。
“市場週期可能處在一個低點,但在關注市場週期同時,也應該關注另外一個週期,那就是新技術革命的週期,我們可能恰恰處在起點或起點走出不遠的地方。”單俊葆說。
在單俊葆看來,私募股權投資在估值重構時將迎來新機遇,“低估值孕育投資好時機,市場低迷期,大量資金錯失投資優質資產的機會。”
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硬科技投資還要投大、投難、投長
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表示,在科技創新成爲關鍵驅動力的情況下,耐心資本被反覆提及,投資機構的角色也在轉變。據透露,君聯資本已經提出要從“Hunter”向“Farmer”的角色轉變,即在今天的環境中,扮演好一個服務的角色。
在角色變化中,李家慶認爲,首先要更加系統化地進行基金募集,“2023年7月,全國社保基金專項基金的設立,第一次有了國家級基金以專項基金的方式,長週期支持科技創新,這是非常好的實踐。北京市的1000億元產業基金和上海積極推動的1000億元基金,也是很好的範式。”
對於市場化機構而言,李家慶表示,投資過程要更精細化,既要有早期的探索性,比如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還要投大、投難、投長。
“今天所說的硬科技雖然早,但並不小,有可能天使輪就有3億—4億元融資需求,內部定義爲投早、投新、投硬科技,關鍵是‘新’,而不在於‘早’。過程中,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陪伴企業長週期成長。所以需要12年—15年的存續期,支持‘大、難、長’的投資。”李家慶說。
作爲基金的管理者,也要兼顧流動性。同時,增強投後管理和增值服務以及實現更多元化退出路徑。
“面對新質生產力的建設和發展,無論政府、企業、機構,都需要保持長期心態。投資策略上也需要調整,要更加註重長期價值而非短期回報。”李家慶說。
爲項目找資本 爲資本找項目
WeStart全球創業投資大會旨在匯聚全球優質初創企業、頂級投資機構,倡導“投資+孵化”模式,鼓勵引導更多耐心資本、長期資本關注初創期的硬科技企業或團隊,加速成果轉化進程,構建硬科技“蓄水池”,打造國際化硬科技創業首站。
除主論壇外,還有N場路演馬拉松、N場產業分享薈,在三天的時間內,以“創業”“投資”兩大視角打造“1+N創投嘉年華”。
其中,路演馬拉松板塊,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製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三大硬科技與三大未來產業賽道,通過全球徵集,吸引了全球2000個相關賽道的科創項目報名,最終遴選出Top100創業項目,在大會期間逐一亮相“找資本”。
此外,大會還聯合頭部投資機構和高校,如中金資本、上海國投公司等開設路演專場,現場200多家投資機構將駐場“找項目”,進一步聚焦創投關鍵要素,發揮大會投融資對接作用,常態化打造國際化創業投資平臺,共建“爲項目找資本,爲資本找項目”的創投盛會。
此前,2023年的WeStart全球創業投資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創業團隊與創業者,全球500多家孵化機構、200多家專業投資機構深度參與。24小時促成了12個項目投資意向總額達2.7億元,截至目前,大會系列活動累計促成投資合作意向項目32項,意向投資總額約11.7億元。
責編:嶽亞楠
校對:蘇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