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支持地方化債 分析:將緩解航空公司對補貼遭欠隱憂
第一財經指出,自新冠疫情以來,大陸境內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將地方政府部門或地方國資企業告上法庭,原因都與地方承諾的航線補貼,但卻未能及時到付有關,其中華夏航空就是前述大陸上市航空公司的典型例子。圖/取自微博
大陸官方近來持續推出各項救市政策,其中,大陸財政部長藍佛安12日更宣佈會加大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減輕地方化債壓力。對此,有分析指出,對於部分依賴補貼來獲利的航空公司來說,這項政策或許可以緩解他們所面臨財務壓力的一大隱憂。
第一財經指出,自新冠疫情以來,大陸境內一些航空公司甚至將地方政府部門或地方國資企業告上法庭,原因都與地方承諾的航線補貼,但卻未能及時到付有關,「這在一些上市航空公司的應收帳款不斷增加也可見一斑」。
報導舉例,華夏航空就是大陸上市航空公司的典型例子。今年上半年,華夏航空轉虧爲盈,淨利僅有人民幣2,615萬元(下同),但截至今年6月底,該公司的應收帳款達到10.39億,比上年年底的8.95億進一步擴大。同時,華夏航空的其他應收款也是呈現攀升趨勢,上年年底爲6.98億,今年首季則爲7.55億,到上半年底達到9.32億。
針對此次大陸官方支持地方化債,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說,「疫情之後地方財政吃緊,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包括華夏航空、幸福航空等主營支線業務的航空公司的航線補貼帳期明顯拉長」,應收帳款的增加讓恢復中的支線航空面臨更大的經營壓力,不過,他認爲,「此次財政支持地方化債,將減輕財政壓力,對支線業務航空公司是利好」,有望緩解他們所面臨的財務隱憂問題。
另外,多位業界人士透露,在大陸不少地方尤其是二三四線城市,地方財政都會對新開航線安排一些補貼,畢竟新開航線需要一定的市場培育期,一定的航線補貼可彌補新開航線的虧損,增加航司的開航積極性,而航線的通達性則有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大陸境內最大航空公司南方航空爲例,其2023年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超過37億元,其中航線補貼就達26.77億元。
不過,仔細來看,愈來愈多大陸非上市航空公司也發現,其與當地機場或政府簽訂的合作協議無法按期履行,不少地方出現補貼延期支付,有的地方拖欠補貼達1至2年。遭遇補貼逾期一些航司,甚至將對方告上法庭。
幸福航空4月起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發改委,更早時候,長龍航空一度起訴三個大陸的地方政府部門和國資企業,包括河北省秦皇島市交通運輸局、雲南文山建投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及廣西玉林交通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有航空業人士指,「補貼逾期是(大陸)國內航司普遍面臨的問題,一般都是靠協商慢慢解決,走法律程序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最後有的也撤訴了」,但能拿回多少,後續還有沒有補貼,都存在不確定性,也要看各個航空公司的談判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