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封殺劉靜怡的訊號

(圖/本報系資料照)

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全數遭立法院封殺,應是史上最慘烈的一次。賴總統罔顧國會政治現實,加上憲法法庭實質廢死的判決引發民怨,又打臉國會改革法案,讓在野黨立委羣情憤慨,而被提名人多數支持廢死,政治立場鮮明又有酬庸疑慮,直接拉滿仇恨值,24日的投票結果並不意外。但民進黨團大動作封殺劉靜怡,不僅充滿邏輯矛盾,更可能成爲日後繼續癱瘓憲法法庭的罪魁禍首。

就此次結果而論,劉靜怡因民衆黨支持,是唯一可能通過的被提名人,最後卻遭自己人背叛。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事前已與總統溝通,希望能尊重國會自主決定,但封殺的理由是她一路罵民進黨。這反而清楚透露出民進黨團行使大法官同意權的標準,完全不在於學識、專業、捍衛的價值等,他們只關心被提名人是否聽話,是否忠於民進黨。

不只如此,黨團更做出投同意票就開除黨籍的處分,這已是最嚴重的黨紀處分;提名的總統沒事,同意的立委卻要開除黨籍,這不僅在警告黨籍立委不要心存僥倖,更是向賴總統傳達明確的訊號,那就是民進黨團不會支持一個不聽話的,會批評民進黨的大法官;也告訴賴總統下次別再提名類似劉靜怡的人選。

那有趣的是,如果賴總統要再次補提名缺額的大法官,他到底要繼續依照自己想法提名,甚至不惜硬槓民進黨團?還是要向黨團的立場低頭?

但現實是殘酷的,賴總統補提名人選想要通過,必須提名在野黨較能接受的人選,但這次投票結果,恰好反映出朝野審查標準的南轅北轍。賴總統未來補提名人選若向在野立場靠攏,在野黨未必埋單,但民進黨內部可能先引發茶壺風暴,最後搞得裡外不是人;但提名若傾向民進黨團傳達的立場,結果可能再次慘遭在野黨聯手封殺。

當民進黨全黨上下結合側翼與青鳥,不斷批評《憲法訴訟法》修法癱瘓了憲法法庭,但可能正因民進黨團封殺劉靜怡之舉,讓未來賴總統補提名時,承受黨內壓力而不敢往中間靠攏,甚至還會提名立場更加極端之人。民進黨團封殺劉靜怡的決定,無疑把賴清德總統推進難解的矛盾困境,也讓人數不足的憲法法庭更難解套。

大法官釋字632號解釋清楚闡明,總統應適時提名繼任人選諮請立法院同意,立法院亦應適時行使同意權,以確保憲政機關正常運作。大法官人數不足讓憲法法庭無法正常運作,不是立法院單方面的責任,更不是永遠不能化解的問題。補提大法官人選是總統責無旁貸的憲政義務。總想把責任推給別人,賴清德別忘了自己纔是真正能解鈴的繫鈴人。(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