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拍賣視2018爲關鍵年 走向AI服務電商時代
▲露天拍賣總經理曾薰儀表示,2018年將是露天完全開放服務架構的第一年,也是 AI 開始進入服務會員的第一年。(圖/記者洪菱鞠攝)
過去一年,臺灣電商圈戰得激烈,面對蝦皮購物的入侵威脅,PChome派出旗下商店街個人賣場迎擊,相較之下,露天拍賣顯得沉寂。對此,露天拍賣總經理曾薰儀解釋,爲了做到全民普及的電商使用水準,去年把主力放在系統底層架構重建,以及大數據沉殿運用,因此讓外界覺得比較安靜,但今年起將有很多服務陸續上線,2018年會是露天走向技術開放和AI進入服務的關鍵一年。
露天拍賣從2006年創立至今,累積總賣家數有200萬、會員數1,000萬人、商品數1.5億件,2017年GMV(商品交易總額)達2,752億元,相較2016年增長10%。不過曾薰儀提到,僅管現今電商普及率高,仍有很多人覺得做電商有難度,隨着各種技術、服務演進,露天未來發展方向不是隻做交易平臺,而是要把接觸電商這件事變得更簡單,就像用水、用電一樣,成爲讓全臺2300萬人都能當賣家的服務工具平臺。
曾薰儀提到,很多事情是需要從底層做好,2017年在內部系統下了很多功夫,例如過去很多賣家抱怨東西太多不好找,或是看到很多重複的東西,因此針對搜尋引擎優化做到能夠圖像辨識和收整,而平臺商品多達1.5億件,光是利用最近半年使用紀錄和商品做物件比對,就需要花上一段時間做整合。由於露天擁有很多數據資料,倘若沒有進化、沉殿的話,在某種程度上,對用戶來說,在操作時還是不好用的。
爲了全力發展「全民電商」,曾薰儀透露,今年外界將可看到露天開始有很多亞洲盃規劃,許多服務陸續出現,例如商品方面有國際貿易服務業務之外,接下來還會把AI投入到用戶服務中,協助做商品推廣、促銷、廣告投放、客服、搜尋等,並針對不同用戶對應1.5億商品資料庫,推出個人化服務首頁和工具,讓所有用戶覺得買賣交易很簡單,不用另外尋求其他資源,露天就有站內或站外服務技術可提供。
在行動發展上,露天公佈行動端消費數據,相較於2016年,2017年來自行動端的瀏覽人數增加56%、訂單成長128%、平均客單金額提高24%。各地熱銷商品類別與購買時間方面,北部最愛玩具公仔、運動健身,消費時段在晚上10時~凌晨1時;中部最愛3C通訊、家電,消費時段在中午12時、晚上8時~晚上12時;南部最愛生活居家、流行女裝,消費時段在晚上6時~晚上11時;東部最愛交通工具、書籍,消費時段在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
曾薰儀說,雖然有些網路評論覺得露天的行動是落後的,但事實上,內部有一個數位遷徙規劃,過去兩年陸續引導用戶從pc環境轉移到行動上,而觀察使用情形發現,相較於2016年很多人使用手機是隻逛不買,2017年透過手機下單交易比例明顯增加;平臺發展行動在意的是所有使用介面,未來不論透過電腦、手機、平板或其他穿載式裝置,都要能夠提供服務給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