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引領 科技賦能――各界人士共話航運業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綠色引領 科技賦能――各界人士共話航運高質量發展圖景

新華社記者周圓丁怡全

航運業,是全球經濟的生命線,承擔着全球85%以上的貨物運輸任務。7月11日,第17箇中國航海日主論壇以線上形式舉行,中國航運業發展情況如何、怎樣實現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等成爲各界熱議話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航運業經歷了從‘瓶頸制約’到‘初步緩解’,再到‘基本適應’和‘部分領域適度超前’的奮鬥歷程。”交通運輸部副部長趙衝久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運業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已成爲具有影響力的航運大國。

據統計,去年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港口分別佔8席、7席;我國班輪聯通指數多年穩居世界首位;截至去年底,我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約12.8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以及海運船隊運力規模達3.1億載重噸,居世界第二位。

“海運對我國經貿復甦發揮着強勁的支撐作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立榮表示,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在全球經濟萎縮的背景下,海運承擔了我國約95%的外貿貨物運輸量,爲我國實現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增長貢獻巨大。

專家認爲,隨着內陸水網條件不斷改善,航海技術的日趨進步,水上交通運輸將成爲推動全球后疫情時代經貿往來複蘇的基礎支撐,也是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硬仗

航運業在減排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有統計顯示,截至6月初,全球現役船舶運力中,安裝脫硫塔的佔比約爲22%;新船訂單中,LNG(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約佔21%。但全行業減排任務依舊十分艱鉅。

船舶排放是全球港口和水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綠色、低碳技術需求不斷擴大,新型動力、零碳船舶成爲船舶工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志立介紹,作爲我國船舶工業的主要力量,中國船舶集團下一步將加快節能技術集成研發與應用,推動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新概念船型快速發展。

在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院長費維軍看來,相比於其他交通運輸方式,水上交通運輸具有運能大、環境友好邊際成本低隱性優勢,在綠色轉型中蘊含着航運業發展的契機

“一方面推進綠色港口、綠色船舶、零碳港口、生態航道示範與技術應用,強化溢油危險品污染事故防控應急處置。”費維軍介紹道,另一方面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利用水上交通運輸優勢,發展多式聯運,促進航運業與新技術融合,實施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實現交通運輸服務供給與綠色需求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5G、大數據、北斗區塊鏈……“科技”則被各方認爲是另一個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彤宙說,目前我國航運業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時代已經過去,以現代科技特別是新一代信息科技爲支撐,以智慧港口、智能航運爲代表的航運“新基建”,逐漸成爲推動航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與會專家普遍認爲,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我國要積極推進航運業“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