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反分裂法20年系統性「以法懲獨」 五種手段促統、防颱獨重大事變

▲《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週年座談會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週年座談會昨14日在京舉行,相較5年前同樣的紀念活動,大陸方面對於《反分裂法》詮釋更有系統與制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發表重要講話,梳理該法20年成果,以「國家法律」持續完善「以法懲獨」制度體系。本次與會人員身份着重政、軍、法、與民間學界代表,透出大陸之後對臺基調方向。另外,趙樂際特地強調做好應對「臺獨」重大事變充分準備,也和過去說法不太一樣。

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週年座談會,於昨14日上午10點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相較5年前,同樣的紀念座談會,無論是場地、出席人數等,規模都比15週年有再提升一些。並且有層次的梳理《反分裂國家法》系統性演變,從立法、執法、司法全過程也說明詳盡,同時也畫出「臺獨」與外部設立干涉的底線紅線,但也強調繼續做好兩岸經濟文化各交流,

▲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 。(圖/記者任以芳攝)

實施《反分裂法》15週年、20週年參與者身份「透露訊號?」

五年前,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週年座談會,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主持),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

時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務主任劉結一,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時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時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在座談會上發言。

五年後,《反分裂國家法》實施20週年座談會,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外交部長王毅,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長石泰峰,全國人大副委員李鴻忠,中共二十屆中央書記處書記、公安部部長王小洪,中央軍委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等人出席。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信春鷹,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臺胞代表黃清賢在座談會上發言。中央黨政軍羣有關部門和北京市有關人員,有關民主黨派中央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代表等參加座談會

20週年場地規格人數更多一些,兩次座談會的層級差不多。軍方參與層級比15週年座談會降低一些,當時有時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參與,這次則是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兼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東部戰區司令員林向陽出席,這次多出公安部長王小洪,因主要去年大陸兩高三部聯合制定「懲獨22條」。但兩次採訪越來越緊縮,15週年幾乎開放媒體全程拍攝,包括解放軍代表李作成。20週年採取封閉式會議,媒體只能拍攝趙樂際、宋濤。

15週年有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人員參與,還有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央軍委有關部門及北京市有關負責同志等參加座談會。

20週年一樣有中共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出席,參與者身份變成關人民團體,解放軍有關單位和組織部隊,有關民主黨派中央及北京市有關負責同志以及臺胞代表和專家講話。

15週年與會人員身份都是立法、執法重點單位,當時大陸方面着手系統性對臺完善各種法律應對。20週年與會人員身份未出現檢調系統,而是變成人民團體、民族黨派臺胞代表,符合大陸推各種惠臺措施以及交流大原則。

值得注意是解放軍有關單位和組織部隊這次也參與,並且被官媒報導曝光點名出席,相較15週年現場,解放軍代表也沒有像這次這麼多,臺胞代表、臺聯等單位也是首次出現,其中透露何種訊號。

若以趙樂際本次談話全文裡「四個堅持」,最後一項必須堅持運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推進反「獨」促統,與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輿論等手段協同配合,發揮最大效應。由此對應與會人員身份,或許可以理解。

▲趙樂際系統性梳理《反分裂國家法》五年來「以法懲獨」的成果(圖/記者任以芳攝)

強調20年豐富完善「以法懲獨」制度體系

15週年慄戰書談話,梳理《反分裂國家法》實施歸納三項成果,第一項挑明「臺獨分裂活動公然挑戰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必須堅決遏制打擊。並且從歷史說明大陸與臺灣關係,再用《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聯合國2758號決議等國際文告,《反分裂國家法》等一系列法律規定,從歷史和法理角度證明「一中原則」。

五年前,受反送中影響,「香港問題」尚未穩定,當年度大陸全國兩會人高票通過「香港國安法」。慄戰書特地點名痛批臺獨、港獨合流,臺灣教育「去中化」、以疫謀獨等,並且提出《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規定,畫清楚「臺獨」分裂的紅線底線。呼籲海峽兩岸一起「反獨促統」。深入貫徹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的重要談話,強調「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最佳統一方式。

五年後,趙樂際未提「一國兩制」方案,而是系統性梳理《反分裂國家法》這五年來做了什麼突破。首先第一條成果強調「進一步豐富完善『以法懲獨』的制度體系。」並且列出四套法律《反分裂國家法》《國家安全法》《愛國主義教育法》《對外關係法》,強調運用法治方式、法律手段懲治和遏制「臺獨」,其中,《反分裂國家法》是因反對「臺獨」分裂而生的法律,也是大陸「反促統一」。

包括去年6月「首次」出臺「懲獨22條」,依法追究「臺獨」分裂行爲刑事責任的司法文件,公佈「臺獨」頑固分子名單實施懲戒。趙樂際用持續豐富打擊「臺獨」法律工具箱來形容上述法律,強調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有效打擊「臺獨」分裂勢力。

趙樂際第三條成果也特別強化,「持續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反分裂國家法》規定了國家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發展兩岸關係的5條措施,強調「國家依法保護臺灣同胞的權利和利益」。

相較五年前《反分裂國家法》還是停留核心10條規定,當時第八條是遏制「臺獨」較明確嚴厲的手段。五年下來,大陸把過去「統一」意志轉化成具體作法,透過不斷完善「國家法律」,有層次、系統性的制定應對各種對臺情況的法律,達到對臺立法、執法、司法一條龍全過程,同時兼顧推出各種惠臺政策,「軟硬兩手」對臺,切割臺獨與臺灣民衆的差別。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振廣昨天參加全程座談會,他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趙樂際發言總體宗旨不變,核心內容已經都說得很明確。尤其在臺灣問題上面,展現大陸方面的決心和信心非常堅定,不會有任何的動搖,包括過去20年《反分裂國家法》也是違法必究,有效震懾「臺獨」不要突破紅線。

▲本次與會人員身份有解放軍也有民間代表,符合大陸「軟硬兩手」調性,清楚分割臺獨與臺灣民衆區別。(圖/記者任以芳攝)

大陸針對打擊「臺獨」出現「微變化」用語

對照五年前、五年後,以《反分裂國家法》大方向規定,慄戰書、趙樂際對於「反臺獨」立場沒有太多改變。不允許「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的內部事務,不受任何外國部勢力干涉、插手。

另外,應付「臺獨」分裂勢力挑釁、外部勢力干涉,以及突破紅線,大陸方面一直都強調「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大方向立場也沒變。

五年後,趙樂際強調打擊「臺獨」開始有法爲依據,特地講出「爲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鬥爭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據」的新說法。

對臺事務上,回顧五年前慄戰書強調,針對「臺獨」分裂活動有充分準備。趙樂際這次說法有「些微」變化,始終堅持做好以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應對外部勢力干涉和「臺獨」重大事變的充分準備。所謂「重大事變」包括大陸方面最忌諱法理臺獨、分裂兩岸、一邊一國等行爲,等於把紅線底線說得更清晰。

李振廣受訪時也指出,本次座談會基調大方向不變,大陸更有自信面對「臺獨」挑釁,並且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相信將來臺海局勢整個局面,控制也是在大陸這一邊,不會隨之起舞,照着自己步伐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