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年/因應美國政局的可能變化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在槍擊事件後,聲勢扶搖直上。最近川普選擇三十九歲,藍領階級出身的範斯爲其副手,若搭檔競選成功,川普將成爲美國史上最年長的總統,而範斯則將是美國曆任第三年輕的副總統。距離選舉投票日還有三個多月,拜登也宣佈不再競選連任,選舉仍存有不少變數;但是在「老少配」入主白宮的機會明顯增加下,各國開始檢視川普政見,做好與川普可能再次打交道的準備。

川普篤信關稅政策,認爲關稅可以矯正不公平貿易,削減貿易赤字,使美國產業不受外來威脅。所以主張在目前基礎再加碼並擴大範圍,其中對中國大陸進口品追加百分之六十的關稅,所有美國進口品則加徵百分之十關稅。此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報復,形成全球貿易戰。而在全球進入高關稅環境下,會助長通貨膨脹,減緩降息時程,甚至增加升息壓力,必須注意對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的衝擊。

川普也關切美國對大陸貿易赤字雖縮減,但其他國家對美國貿易順差卻節節上升,美國整體貿易赤字並未減少。以臺灣爲例,對美貿易順差由川普就任二○一七年的一百六十七億美元,大幅增加到二○二三年的四百八十億美元,可能會成爲美國要求改善的重點。

川普最近接受媒體訪問,指出臺灣搶走美國半導體生意,所以要對臺灣課稅。此論點並非公允,因爲相對於各國對半導體的鉅額補貼,臺灣政府並沒有刻意去補貼半導體產業,臺灣半導體產業也沒有不公平貿易行爲,更沒有奪佔美國半導體的市場,完全是憑自我努力提升技術水準,才能在全球居於領先地位,臺灣必須全力澄清川普的誤解。

川普並不支持拜登對外結盟立場,所以美國與各國的經貿協定可能面臨問題,例如川普曾點名停止美歐貿易暨技術委員會及印太經濟架構的談判。基於此,臺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進度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爲擺脫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拜登主張結合盟邦,共同建構信賴供應鏈。不過川普更在意供應鏈是否有迴流美國、在美國生產,並能創造更多就業,此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及變化也不能忽視。

綜合而言,若川普重返執政,仍會將中國大陸視爲美國經濟安全的最大威脅,對大陸制裁力道會更強,美中經貿對抗會升級升溫。川普也認爲全世界都虧欠美國,所以對其他國家的經貿限制措施也不會少,臺灣也會受到波及。

川普以美國利益擺第一爲核心思維,認爲美國沒有義務去處理全球因地緣政治引發衝突的局面,所以對於援助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以及協助臺灣抵禦中國大陸的問題,川普是錙銖必較,要求「受益者」必需承擔所有的費用。對一向將美國視爲安全保障的臺灣,應如何調適及因應,也是一大挑戰。(作者爲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