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組件自制 關鍵技術難突破

軍事專家周宇平。(本報系資料照片)

天劍二型飛彈。(摘自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F-16戰機。(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軍事專家指出,國機國造政策雖標榜在零組件上完全自制,以提振相關產業,但臺灣在某些關鍵技術上不可能完全自制,仍須向美國等國家購買關鍵性零組件。此外,中科院相關人士也透露,政策若是過於強調自制率,可能只會圖利某些特定廠商。

曾擔任我參謀本部某武器系統建案主管的軍事專家周宇平受訪時表示,國機國造的零組件應不可能全數自制,某些關鍵性零組件臺灣自制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飛機引擎及先進空用雷達就缺乏能力,一定會外購。而具有類似關鍵裝備技術的國家,可能將技術拆開來賣給臺灣,並不會比買一整架飛機來得便宜。

系統整合 纔是大問題

周宇平指出,國機國造政策不是隻有金額上的問題,未來臺灣自力發展國造機艦,系統的整合纔是個大問題。如IDF戰機就是不能發射AIM-120的美製空射飛彈,F-16也無法使用國造的天劍二型空對空飛彈。基本上,沒有系統商會願意開放自己的系統讓臺灣進行整合,因爲系統原始碼交出後,容易遭受破解,最後連生產國的相同系統都可能被反制,;其二,就算願意開放給臺灣,權利金可能就是個天價,因爲這是一次性的買賣,以後就都做不到臺灣後續的生意。

周宇平舉例,國軍早期規畫的博勝計劃,現在叫做迅安系統,就是美國海軍所開發,由於無法完全整合法制的幻象戰機與國產的自制武器系統,加上美軍因故加價,後續發展計劃放棄執行,效果不如預期。

高階戰機 生產成本高

此外,周宇平說,國機國造要花許多時間和成本,不斷地進行試飛和次系統整合,現階段研發高教機的技術能力恐無法再同時發展高階戰機,抗衡共軍的俄製與自制系統。而美國大概也不樂見臺灣自制,因爲量價比所形成的生產成本太高,且初期發展新機的整體妥善率未知,比起現貨市場購機,絕對不划算。且臺灣未來在引擎、空電能力,甚至是以後想發展可能的匿蹤技術,仍然可能需要透過美國的協助。

參與國機國造的中科院相關人士透露,國機國造過於強調自制率,很容易圖利某些特定廠商。舉例來說,若國機國造所需的某種特定零件,向外國購買只需2000萬。但臺灣爲了自制,開立此特定零件生產線的廠商出價1億,其中花3000萬建立生產線,交2000萬的貨,然後剩餘的5000萬就是利潤。作法若臺灣有穩定的外銷市場還好,但事實上臺灣軍備缺乏對外銷售管道,該生產線就是隻能爲國內需求所服務,若國防部需求有限,將會浪費國家整體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