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先全球首發現! 榮陽交團隊找到「紅斑性狼瘡免疫檢查點」

榮陽交研發團隊合影。(北榮提供)

臺北榮總近日與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完成一項全球首見的研究,發現人體內一款可應用於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NLRP12,未來可望作爲自體免疫疾病的預測及治療指標,不僅有利醫師揪出看似病況平穩實際卻相當脆弱的自體免疫族羣,也有望用於新藥開發。

今年2月《臨牀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以封面故事報導這項來自榮陽交團隊的研究,計劃主導者、陽明交通大學臨牀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發現在單核球、巨噬細胞、樹突細胞等扮演第一道防線的「先天性免疫細胞」中,含有一種名爲NLRP12的免疫檢查點,打破過去只有後天性免疫細胞纔有免疫檢查點的認知。

陽交大臨牀醫學研究所陳斯婷副教授。(北榮提供)

何謂免疫檢查點?陳斯婷指出,它有如汽車的煞車,能活化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偵測與攻擊力,而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檢查點往往較常人低上許多,無法抑制造成發炎的第一型干擾素生成,因此產生惡性循環,而本次發現的NLRP12,即爲全球首個發現可應用於紅斑性狼瘡的免疫檢查點。

爲驗證此項研究在臨牀上的結果,陳斯婷與北榮過敏免疫風溼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組成研究團隊,將NLRP12檢查點應用於紅斑性狼瘡病患,果然發現在68名病患體內中,NLRP12的表現量明顯低於34名健康成人;疾病活性較高的病患經治療後也看到NLRP12回升的現象。

曹彥博說,目前已知造成紅斑性狼瘡的致病機轉包含第一型干擾素(IFN-1)、漿細胞增生以及雙股DNA自體抗體增加等,研究中發現隨着病患體內的NLPR12檢查點越低,上述機轉都會顯著升高,呈現一種負向回饋,容易使病況越來越嚴重。

不過臨牀上也看到,即便驗出病患體內的狼瘡致病機轉濃度越高,也不見得會表現出顯著病徵,造成許多隱性病患無法及時揪出,而本次榮陽交團隊發現的NLPR12檢查點,有助於未來界定出紅斑性狼瘡的診斷標準。

至於未來NLPR12檢查點能否應用於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曹彥博說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驗證,不過下一階段將先以紅斑性狼瘡治療新藥「第一型干擾素抑制劑」來研究病患用藥後的NLPR12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