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現巨型戰略礦產 青藏高原首次探明大型鈮稀土礦資源

青藏高原北緣首次發現大型碳酸岩型鈮礦資源,具有巨大的礦產資源開發前景。(圖/澎湃新聞)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和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近期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東崑崙大格勒地區,新發現了與鹼性岩—碳酸岩雜巖共生的鈮—稀土礦(大格勒鈮礦牀),經初步評估認定爲大型礦牀。研究人員認爲,這一發現顯示出巨大的礦產資源開發前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大地構造與成礦學》。

據《科技日報》報導,鈮和稀土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性礦產資源,鈮依賴進口,稀土則是中國的優勢礦產。目前,中國還沒有可供規模開發利用的鈮—稀土礦山。

據瞭解,鈮和稀土礦牀在全世界分佈廣泛,且類型多樣,其中與鹼性岩—碳酸岩雜巖相關的礦牀是鈮與稀土資源最重要的來源。研究人員指出,此次發現的碳酸岩型鈮礦牀,爲開展相關雜巖體成因以及成礦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機遇,這些研究也將爲後續礦產勘查工作提供科學指引,展示出良好的找礦前景。

報導說,大格勒鈮礦牀是中國在青藏高原北緣首次發現的大型碳酸岩型鈮礦資源,初步研究顯示,大格勒鈮礦牀的粒徑和賦存形式相較於大陸其他主要鈮礦牀具有明顯優勢,這一成果不僅極大地擴展了中國潛在鈮資源區及勘查範圍,還有望爲突破現有鈮資源「提取難、利用難」的技術瓶頸提供新的契機。

值得一提的是,與鹼性岩—碳酸岩雜巖相關的礦牀是全球範圍內鈮與稀土資源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大格勒鈮礦牀的發現,不僅爲開展相關雜巖體成因以及成礦機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樣本,也有利於後續礦產勘查工作。

業內專家表示,大格勒鈮礦牀的發現是中國地質勘查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對於推動中國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技術的進步,保障能源資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發現也爲中國地質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領域和課題,有望推動相關學科的發展和創新,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大地構造與成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