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談》社會變遷中的兩岸 更需同理心
兩岸需同理心化解心結。(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最近臺灣臉書不斷轉傳一支影片:臺灣機場快捷興建10幾年遲遲未能完工,然而這段期間,大陸卻建構出全世界最綿長的高速鐵路網絡,還對外輸出相關技術。某大陸主持人卻以此作爲反差對比來調侃臺灣,讓不少臺灣民衆覺得不是滋味。
兩岸典範轉移不同
與此同時,臺灣各界正紀念鹿港反杜邦30週年,這個環保運動濫殤的里程碑對臺灣水土環境產生深遠的影響,政府與民間逐漸整治以往飽受工業化污染的土地山川,宜蘭縣更凸顯以生態博物館、綠色經濟爲訴求的施政路線。然而同樣在這幾天,大陸北方霧霾現象再度惡化,部分污染物隨氣流飄送到臺灣,讓許多臺灣民衆埋怨不已,氣象新聞也動輒把臺灣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歸咎給大陸。
類似的事件林林總總,均凸顯一個事實:兩岸社會都在進行一種「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這個由科學哲學家孔恩所提出的詞彙應用在人文領域,意謂一種集體的社會價值與信念包括基礎理論、範例、實踐方法的轉變。臺灣早年高舉現代性與資本主義範式,也就是崇尚工業化、科技化、經濟高速發展的進步價值觀,在經歷四小龍的巔峰後,如今逐漸退燒,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社會關懷、鄉土發展,省思生命價值與經濟手段之間的關聯。
相反地,大陸改革開放後,整個國家由前工業與農耕時期一下子躍入高度現代化、工業化與都市化,範式也隨之移轉,普遍看重資本與經濟的高度成長,崇尚大規模的都市更新,一棟棟華麗的高樓大廈聳立於天際,行動支付與生活方方面面的結合,成爲檢視社會與國家進步的指標。
由於處在不同典範轉移中,兩岸民衆彼此的看法與評價也就屢屢出現極大落差,此時需要同理心來化解心結。尤其臺灣民衆往往訕笑大陸環境髒亂污染,大媽財大氣粗在外國出洋相,卻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曾犯過同樣的錯誤。臺灣經濟發達後,部分民衆在外國的惡形惡狀與被指責的中國大媽如出一轍;以往高雄愛河、臺北淡水河乃至鄉間圳溝被廢水污染到發黑奇臭,至今依然讓人記憶深刻。
需同理心化解心結
臺灣全球密度最高的汽機車排放大量驚人的廢氣與污染物,假如不是每年有颱風來大掃除,霧霾現象恐怕比北京嚴重數倍。臺灣民衆道德的情況,只要站在十字路口看看有多少交通違規,就可窺見一斑。反躬自省,臺灣民衆對「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應該感到慚愧,又怎敢帶着高高在上的批判眼光去鄙夷大陸現況?
至於大陸民衆也應瞭解,臺灣的小確幸不是經濟衰落之後的無奈選擇。相反地,臺灣民間依然保有旺盛的經濟實力,儘管臺灣人均GDP這十幾年來停滯不前,但作爲生活幸福指標的「人均購買力平價」始終在全球名列前茅,不但跟德國不相上下,甚至比日本等國更好。
走過繁華的臺灣正進行另一種範式的移轉,這種範式是建立在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文化資產保存、綠色經濟等共識上,以鄉村或地方爲核心,去進行生活環境與產業模式的改造。越來越多臺灣民衆瞭解:高速成長的工業化與資本主義,假如缺乏土地與社會關懷,都將僅止於帳面上的漂亮數字,不但導致族羣與階級剝削,而且留下嚴重後遺症,未來要耗費更多代價去彌補。轉向新範式的臺灣無非是「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縮影,回首來時路,對於大陸某些脫序現象要更抱持同理心。雙方抱持理解與善意,纔不致漸行漸遠。
(作者爲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