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涵:把握全球共贏新機遇,推動上海邁向全球創新與商業樞紐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博會)作爲全球首個以進口爲主題的國家級展會,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爲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象徵。2024年的第七屆進博會再次聚焦全球目光,秉承“新時代,共享未來”主題,吸引了來自152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與,展覽面積超過42萬平方米,成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對推動上海按照國家要求持續深化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邁向全球創新與商業樞紐具有重要意義。

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是進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題爲“堅持高水平開放,共促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論壇設立主論壇及“1+4”板塊共19場分論壇,深入探討全球經濟新趨勢,強化國際經貿合作。當前,全球貿易治理結構正面臨變革和重構時期,各國迫切需要國際性的對話平臺,通過多元主題和廣泛的國際參與,進博會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爲“上海聲音”提供了多層次的國際傳播平臺,彰顯了上海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開放與合作形象,作爲國際經貿合作的風向標,國際經濟論壇匯聚全球企業家和學者,成爲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的重要舞臺。

根據海關總署公佈的統計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33萬億元,同比增長5.3%。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涵蓋了全球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涉及能源、機械以及消費品和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方面,進博會推動了上海會展、商業、旅遊及文化娛樂等多元產業的深度融合,顯著提升了“上海購物”品牌的影響力。作爲全球採購、投資與交流的重要樞紐,進博會爲上海展示了其卓越的國際化商業與文化活力,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上海體驗”,增強了城市的綜合吸引力。

進博會已然成爲全球創新展示、國際貿易促進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平臺。此次進博會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包括挪威、斯洛伐克、貝寧等首次參展的國家與組織,展覽企業的參與面積達27萬平方米,其中美國、日本、德國等國企業展出面積居前。作爲塑造和傳播上海國際化形象的重要媒介,進博會將進一步強化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服務,展現上海的開放包容、科技創新和高效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上海作爲全球貿易樞紐”的認知,推進上海成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示範新高地,促進全球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第七屆進博會爲上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功能、促進高端資源集聚提供了重要契機。通過頂層設計,上海在行政審批、通關等制度創新方面進行了有效改革,藉助進博會的“一網通辦”政務服務,跨國企業能夠快速登記和通關,降低運營成本,增強了外資在滬投資信心。進博會促進了會展經濟的發展,也爲現代服務業與數字經濟的成長積累了寶貴經驗。上海逐步形成了“會展經濟+城市功能提升”的雙向促進機制,提升金融服務、物流管理和商業配套設施的競爭力,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國際商業樞紐的轉型升級。作爲進博會永久舉辦地的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和高端製造企業的區域總部入駐,成爲外資企業集聚的重要區域,促進了會展、商務和商業功能的高度融合。

自貿區與進博會的聯動發展,通過自由貿易、稅收優惠等措施,形成了制度創新的高地。這種制度優勢加速了高端產業資源在上海的集聚,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截至2024年,上海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8.4萬戶,新設外資項目超1.4萬個。藉助進博會,上海實施了“精準招商”和“產業鏈招商”策略,吸引了大量高端資源,形成了較爲完整的生態鏈,推動了高端製造、醫藥、金融和科技等領域的創新合作與技術共享。

“新質生產力”作爲一種通過科技創新、智能製造和數字化技術驅動的生產方式,正在推動製造業從傳統模式向更高效、智能和綠色的方向發展,而這一趨勢正是全球“智造”的核心所在。第七屆進博會將圍繞這一主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於新興產業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作爲全球前沿技術與產品的展示平臺,進博會展陳涵蓋未來網絡、生物科技、深海空天開發、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技術裝備展區首次設立新材料專區,汽車展區聚焦無人駕駛、低空經濟、新能源等未來產業。隨着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進博會未來或將加速數字化轉型,吸引更多元行業的參與,爲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

依託進博會,上海逐步構建起全球創新網絡,深化與國際創新企業的合作。藉助進博會的“窗口效應”,上海積極推動國際技術轉移和創新資源的交流,與跨國公司及創新型中小企業形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爲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提供便利條件。這些合作機會爲上海的本地企業和創新機構提供了多元的協作空間,助力其在全球市場的發展。以德國西門子公司爲例,藉助進博會的橋樑作用,西門子公司在上海建立了智能製造創新中心,並與本地企業及高校開展技術合作,爲上海的智能製造和工業數字化發展提供了支持。就這個意義而言,進博會爲國際企業提供了進入中國乃至亞洲市場的理想窗口,也爲全球創新生態的構建提供了新的思路。未來,如何借力進博會實現外資與本土企業更深層次的合作共贏,將是推動智能製造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所在。

(李舒涵,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