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拆散的家族:郝柏村在大陸的弟妹與祖居

郝柏村1999年4月首度返回鹽城郝榮村祖居,在已重建的父母墳前與大陸親屬合影。(圖/大公報

郝柏村出生於江蘇北部經濟欠發達鹽城市,而這個小城市竟然也有與臺北直飛航班,大陸作家認爲這完全是郝柏村的緣故。郝柏村在大陸有1個弟弟與3個妹妹,由於文革時期吃過抄家整肅的苦頭家族人士爲人都極爲低調,大弟曾來臺就醫,已過世多年,3位妹妹皆有90以上高壽郝家祖居、祖墳毀於文革,直到1987年才因郝柏村的關係獲得修復。

據大陸作家蕭陶的記載,郝柏村的老家在鹽城市區西南約30公里處的郝榮村,當地屬蘇北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因郝柏村的關係開通臺北直航,郝柏村本人亦曾於2011年搭乘臺北——鹽城首航班機,第6次返回家鄉

華信航空於2011年新闢桃園-鹽城航線儀式,邀郝柏村(中)出席。(圖/華信航空)

蕭陶在其文章中說,郝柏村原名郝伯春,在家行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一個弟弟和三個妹妹。郝柏村3歲那年,他與哥哥、姐姐染上天花,哥哥阿春、姐姐鳳子不幸病故,他則大難不死幸運存活,從此郝柏村成爲弟妹眼中的大哥。初中畢業後,郝柏村考取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前身爲黃埔軍校),開始其長達55年的軍旅生涯。1950年隨參謀總長顧祝同海南島撤往臺灣,他的大弟郝柏森大妹錦春二妹郝秀春以及三妹郝爭春全都留在大陸。

1940年郝柏村母親袁珍寶因病去世,4年後父親郝緒齡也撒手人寰,郝柏村沒能爲父母送終。他最後一次回老家是在1938年1月。抗戰勝利後,大弟郝柏森也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求學,大妹郝錦春便擔負起照顧兩個妹妹的重任。郝家祖上留下了100多畝土地,大陸推動土地改革時郝家被定爲「地主」,土地被沒收,父母墳墓被刨,祖屋也被分給了3戶農民,家人因此離開鹽城老家。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強調「和平統一」時期,鹽城市的統戰部門主動聯繫到郝柏的大弟郝柏森,希望邀請郝柏村回鄉省親。當時郝柏村擔任臺灣參謀總長,形勢當然不可能,郝柏森隨即提出修復祖墳、重建祖居等2個要求,但一直到1987年才得以修復。1992年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時委長子郝龍斌回鹽城祭祖,郝龍斌當時雖無公職身份,但行程極盡低調,只在郝榮村停留一個半小時便離開。1999年郝柏村才又偕夫人郭莞華、兒子郝龍斌、郝龍駟等人回鹽城掃墓,與當年離開家鄉之時已相隔61年。

郝柏森原名郝仲春,亦曾用名郝仲村。受郝柏村的牽連被髮配到偏遠的貴州省遵義,雖然上過大學,卻在火車站售票員。文革結束後,他的處境纔得到改善。他受中共統戰系統吸納擔任地方政協委員,還曾來臺就醫,於1993年去世,享年71歲。

蕭陶的文章指出,郝柏村3個妹妹爲人都很低調,有關她們的報導不多。大妹郝錦春如今已9旬高齡,居住在四川。二妹郝秀春生活在天津,早已退休。三妹郝爭春退休前一直從事教育工作,北京大學退休教職名單有同名同姓老師,但未能獲得證實是同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