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重回舞臺中央,西安對標的城市應該是深圳

文 | 鍾一

什麼是“國際化大都市”?維基百科的定義是,國際化大都市又稱世界都市、全球都市,指在財富、社會、經濟、文化及政治層面直接影響全球事務的城市。

“國際化大都市”當然不僅僅是一個頭銜、一個稱謂,它作爲沉澱着城市發展累積的象徵,不僅凝聚着城市的氣質形象、凸顯着城市的特殊定位與意義、承載着公衆的理想追求,而且還標定着城市乃至一個國家在世界全球化格局中的座標、層級與雄心。

當下的西安正站在全球化舞臺的風雲激盪之中,我們常以“復興”來形容它的行進狀態。這座古老的城市,自有其不凡的氣度與氣質——曾經是世界最繁盛的都城,昔日的繁華盛象,映照着日後的落寞。自唐末之後,它遠離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離輿論場也越來越遠。近代的幾次“驚鴻一瞥”,雖也激起了些許歷史的浪花,但並非以整體復興的面貌出現。直到新世紀後,才真正重新回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棋局之中。

如今,時代再次賦予這座城市以新的使命。

“然而,總有人始終質疑,西安憑什麼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他們覺得這是西安的自我想象。”西安通濟區域規劃院院長李棟如是說。

七年來,他和他的團隊連續發佈《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藍皮書》,旨在“總結歷史、分析現狀、建言未來”,全面呈現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脈絡、現實挑戰以及戰略機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的評價。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年一度的藍皮書發佈活動本身,已成爲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壯闊畫卷的一部分。

▲西安通濟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棟

從媒體人轉型爲城市規劃研究者,他以媒體人獨特的視角,觀察和審視這座城市的發展,展現其專業的一面;同時,他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西安人,藍皮書裡的每一篇報告、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傾注了他巨大的心力與深沉的情感。他說,自己深愛着這座城市,用心記錄這座城市發展的面貌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記錄了他自己的蛻變故事。

01

藍皮書是最佳的“諮政”方式之一

那些遙遠而輝煌的歷史無需贅言,西安作爲一座現代意義上的城市重登歷史舞臺,始於1928年西安首次設市。

1929年,西安一度升格爲直轄市。1930年,中原大戰後西安市建制被撤銷。1932 年“一•二八”事變後,西安成爲國民政府的陪都計劃選項之一。1947年6月,西安由省轄市升級爲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安市行政隸屬關係和行政區劃設置有過幾次較大的變動和調整。1953年3月,西安被設爲中央直轄市,系全國12箇中央直轄市之一。直至1960 年代,西安始終是西北大區中心、西北局駐地。1994年,西安改爲副省級城市。

改革開放後,在西安市第二次城市規劃中,將城市性質確定爲“陝西省省會,我國曆史文化名城”。2000年,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牽引下,西安加快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進入開發區飛速發展時期。

“西安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是國家自上而下賦予的重大任務,並非坊間傳說的自我塑造。”李棟說。

2004年,西安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明確提出:國際化已成爲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的趨勢,西安作爲“絲綢之路”的起點和我國最早打開城門對外開放的城市,要以國際化的眼光重新認識市情,努力挖掘旅遊、科技、文化等能夠走向國際化的資源。

次年,在《西安國際化市場化人文化生態化發展報告》中進一步明確:國際化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加入國際產業分工,憑藉西安獨特的資源實現以優勢地位加入全球化體系的目標,並最終使西安成爲國際化城市。

基於西安的積極探索,2009年6月,國務院批覆實施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2009—2020)》中提出:“實現西(安)鹹(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構建一個核心城市,着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

“這部規劃首先提出了‘西鹹一體化’的概念,國家要求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以引領和帶動西部地區的發展。”同一年,35歲的李棟在西安創立了西安通濟區域規劃研究院,正式投身於城市規劃領域,密切關注城市的發展動態。

李棟回憶說,此後西安各界圍繞建設一個何種定位的國際化大都市經歷了多輪研討,並形成了一些初步理論成果。“但在接下來的一個時期,就實質性推進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工作着墨不多。直到2017年1月,中共西安市委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發出‘加快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總動員令,纔再次激發了西安的活力。”李棟回憶說。

作爲一家立足本土的社會智庫的掌舵人,李棟敏銳地意識到,西安的中長期發展方向和實現路徑已經逐漸明朗。

“作爲智庫,我們的使命就是‘伐謀、孕才、諮政、啓民’,最重要的是爲政府和城市建設提供科學的政策建議。如何提供這些建議?我個人認爲,研究、編撰、發佈藍皮書是較爲系統全面呈現智庫成果的有效方式。”李棟說。

02

全方位描摹西安國際化進程

我們手中的2024年度的藍皮書共計223頁,並不是幾篇報告的簡單集合,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呈現。

李棟介紹說,西安國際化大都市藍皮書主要由四大類報告組成:總體報告、主題報告、研究報告和特別報告。此外,每年的藍皮書還會在最後附上全年國際化進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大事記”的方式記錄西安這一年的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以期形成年度備忘參考。

李棟借跳水運動作喻,將西安國際化大都市藍皮書內容類比爲“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所謂“規定動作”即“總體報告”,是對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年度發展水平所進行的科學評價。研究團隊通過構建一套自有知識產權的國際化大都市發展指標評價體系,“包含6個一級指標、20個二級指標、60多個三級指標。同時,爲了使評價體系更加科學、更加貼近西安發展實際,每年我們都會進行小步快跑式的優化和迭代。”李棟介紹說。

基於指標體系,研究團隊還構建形成了評價數理模型,將上述指標代入計算,生成指數化結論,分別從經濟競爭力、科技創新力、對外影響力、民生保障力、文化感召力和環境承載力等六個維度,將西安與20個城市(9個國家中心城市+15個副省級城市)進行橫向對比,形成“追趕、超越、相持”三類目標城市,“藉以明確哪些城市已然爲西安所超越,哪些城市是西安要長期追趕,而哪些城市則同西安不相上下。”李棟說,“從而在9+15城市譜系中把握西安的發展階段,並在每個維度上明確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並據此提出下一步的改進方向。如今重回舞臺中央的西安,對標的城市不是成都、鄭州,而是更爲開放、包容、自信的深圳。”

“自選動作”包括主題報告、研究報告和特別報告,體現研究團隊的觀察和思考。其中,“主題報告”聚焦西安當前最爲重要的中心工作展開系統研究,並最終冠名每年的藍皮書,體現這一組報告的重要性和關注度。“研究報告”圍繞“主題報告”緊密相關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專題式深入探討,進一步豐富充實“主題報告”。

而“特別報告”則針對西安在國際化大都市進程中,某些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但與當前中心工作聯繫相對不緊密的事件展開研究。“比如去年中國—中亞峰會召開,雖然那時藍皮書已接近發佈時間,但我們還是認爲這件事非常重要,特意編撰了關於峰會的特別報告,由於反應及時,發佈後續效果非常好。”李棟介紹說。

2017年,藍皮書首次亮相,即將主題確定爲“復興中的世界城市”。研究團隊自信地堅持,早在隋唐時期西安就已是世界級的大都會了,唐末五代以降,隨着政治經濟中心的東移南遷,西安只是暫時離開了歷史舞臺的中央。在新的時代,西安正走在迴歸舞臺中央的道路之上,復興業已正在進行。

七年來,藍皮書常態化、專業化、持續化的發佈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相關成果及研究結論被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權威研究機構採用,部分研究成果被省市有關部門採納,成爲相關公共政策出臺的重要參考。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藍皮書線下發布和各界知名專家的主題研討,均成爲中省主流傳媒的重要信源,基於傳媒多角度、多層次的深入報道,藍皮書進而獲得了更爲廣泛的受衆關注。

2018年7月,由西安通濟區域規劃院牽頭髮起成立了開放智庫聯合體——國際化大都市研究小組(International Metropous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英文簡稱IMD),成爲藍皮書專業化持續輸出能力的重要智庫保障。“IMD結構十分多元,囊括了官方智庫、社會智庫、媒體智庫、高校智庫等多個界別,通過不同智庫間跨區域、跨行業、跨學科的通力合作,彙集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合力,共同爲國際化大都市建設貢獻思想的力量。”

03

做有溫度的藍皮書

追求最廣泛的傳播覆蓋是藍皮書最具特色之處。通常意義上的藍皮書是專業化研究機構的智庫成果集,但由於研究領域較爲專業,服務對象較爲聚焦,因而傳統藍皮書大多艱深難懂,影響了傳播效果的最大化。

“我們一開始就明確提出,要創新藍皮書的表現形式,在視覺傳達和文本創作上都努力改變傳統藍皮書的既有表達範式,贏得更爲廣泛的社會關注。”李棟說。

於是我們看到,無論是在平面設計、裝幀工藝,還是印刷用紙,藍皮書設計對標國際一流智庫成果,紙張採用高端特種紙,裝幀工藝精良……每一個環節均傾注了團隊投入和心力,這一切,只爲給讀者做最好的呈現。

在文本寫作上,作爲藍皮書主編李棟要求所有研究者均能做到將專業化內容轉化爲樸素準確的語言,使之最大化通俗易懂。從標題製作到摘要提煉,再到序言寫作……處處充滿了濃郁人文情懷。

2021年12月,由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UCLG)和世界城地組織亞太區委員會聯合主辦的“文化促進西安市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舉辦後,藍皮書據此及時進行了專題研究。在最終斟酌報告標題時,李棟從該會議的中心議程——踐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以及該會議在“千年古都”西安首次舉行得到啓發,擬定出“千千闕歌:千年古都如何踐行千年發展目標”的報告標題,巧引香港流行金曲入題,增加了報告的趣味性。

縱覽2024版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藍皮書,記者看到了“重塑榮景:以城市更新再造古都核心功能”“此疆爾界:西安市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研究”,以及“天空之城:打造都市工業載體空間新模式”等諸如此類的報告標題。

這些虛實結合、別具匠心的標題編排,無疑吸引了更多關心西安、支持西安和熱愛西安的人的關注。“我們要讓讀者們不僅能讀懂藍皮書,還願意去了解西安國際化的進程,力盡所能地參與西安的國際化偉大實踐。”這亦是李棟堅持做藍皮書的初心。

藍皮書的另一大特點是開源共享。“藍皮書發佈之後,會將主要內容製作成PDF版,放在公衆號平臺上供大家免費下載。相關報告文章也會在‘通濟智庫’公衆號上適時推送,供各方參考和使用。我們始終堅持,藍皮書一旦發佈,就天然具備了公衆性,不再是通濟智庫的專有。”李棟說。

多年來,藍皮書的研究、製作和發佈經費均由通濟智庫自籌解決。智庫在這一過程中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包括爲參與研究的人員提供必要的激勵。“雖然藍皮書的製作沒有盈利,但我們依然選擇堅持做下去,因爲這是我們智庫自我加壓的一種公益行爲。”李棟說。

在李棟看來,資金的籌措算不上最大的困難,而每一次的製作與發佈,纔是智庫全員都要經歷的一輪煉獄式的煎熬。

首先,最大的技術性難題是指標數據往往無法及時全部獲得。藍皮書共涉及60多類指標,20多個目標城市,共計1200多項數據。作爲數理模型的重要參數,所有數據都必須具有相當權威性,且有具體的出處備查。“但每年,總有部分城市的部分指標會技術性遲滯,導致主題報告測評進程受到掣肘,進而影響藍皮書整體研究進程的推進。”李棟說。

另一個挑戰在於,參研團隊的研究強度極大。由於每年均會選擇一個全新的主題領域進行系統研究,因此每一次的研究都是從零開始的“長征”,幾乎沒有駕輕就熟的“舒適區”。“今年研究科創創新、明年可能就變成現代化產業體系,後年又可能涉及國際地緣問題……城市的複雜性決定了研究的多元化,客觀上倒逼團隊必須不斷切換研究領域和賽道。”李棟說。

過去七年裡,藍皮書的主題聚焦年度城市發展熱議話題,先後發佈了《復興中的世界城市》《韌性城市》《迴歸製造》《奔向零碳》《產業強市》《科創第四城》《精明增長》等七個主題系列叢書,成爲全面瞭解西安城市發展的一個權威平臺與窗口。

李棟說,類似藍皮書這樣的實證性研究工作,必須堅持知行合一、經世致用,“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見萬種人。”爲了做好研究,除案頭數據的獲取之外,藍皮書團隊還要走訪各級各類市場主體、開發區、創新平臺、中介組織等研究對象,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作量。“在確定研究思路和框架大綱後,每個研究者都有任務分工,有的主持研究全局,有的司職配合協作,但最終統稿工作由我負責。”李棟說。

每年的研究工作都會遇到不同的挑戰。“有一年,在版式設計上出了比例不當問題。當時已經接近印刷環節了,發現版面設計不合理,最後,我們不得不通宵達旦地重新設計和排版,險些導致報告無法按時發佈。”回憶起這段驚險的“事故”,李棟仍心有餘悸。

“整個過程壓力無處不在。我們既要面對時間的壓力,又要保證報告的質量。而且,有時我們可能會面臨部分報告因質量內控上不了藍皮書的情況。即使這些報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如果質量不過關,我們也只能忍痛割愛。”李棟說,對報告研究撰寫者來說,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但爲了公衆的信任,我們必須刀刃向內、追求精品。

04

一個西安人寫給城市的“情書”

有一年,在給藍皮書寫序言時,李棟引用了深圳作家南存輝的一句話——我把我的居住地當作世界的中心來理解。李棟說,這句話讓他深有感觸,作爲西安市民,尤其從事這項工作,緣於我對西安有着深沉的熱愛。

作爲主編,李棟的責任比責編要大,最終所有的報告都彙集到他的案前,逐字逐句反覆推敲、審閱,一些報告的綜述性文字需要他親自提煉和撰寫。“這個過程對我來說既興奮又痛苦。每當到了最後的階段,我既想把事情儘快完成,又承受着巨大的壓力,整個人幾乎處於瀕臨崩潰的狀態。”

“我受過正規媒體的訓練,深知要對印刷的每一個字都負責,尤其是我們編寫藍皮書,尤其是在涉及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時,每一句話都要言有所出,不能草率結論,反覆交叉印證又平添了更多任務和耗時。”

在涉足城市規劃領域之前,李棟是一名資深的財經記者,曾在國內一流專業媒體供職,採寫過多篇“爆炸性”的輿論監督報道。那段經歷,讓他感到既榮耀又傷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派往甘肅東部地區報道一個重要的國際合作項目。這是一個在甘肅省實施的中國小流域治理參與式管理項目,中英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由世界銀行實施項目管理。在隴東黃土高原腹地平涼、慶陽兩市的四縣(區),分別遴選一條典型的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通過發動流域內原住民衆,藉助項目賦權賦能,主動參與流域綜合治理,改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

當時,甘肅省東部的四條小流域被選中,分別是慶陽市的環縣和華池縣,以及平涼市的靜寧縣和崆峒區。跟隨着專家團隊一起在當地考察時,李棟震撼於中國西北欠發達地區“三農”問題的迫切性和嚴峻性,“當地人靠窖水生活,就是下雨時收集地表徑流,再儲存在窖裡,日常飲用水極其困難。即使是請我們吃一頓簡單的飯,也非常艱難。我記得那裡產的蘿蔔因爲缺水,味道像辣椒一樣。”

由於前期全程參與了流域踏勘、入戶調查,作爲一名資深記者,李棟敏銳地發現:橫亙於村落前的季節性河流是制約流域發展的核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修建一座支持村民生產生活的橋樑。

李棟的判斷得到了村民的踊躍響應,更爲關鍵的是得到了項目的強大支撐。一年後,一座斥資55萬元的橋樑由提議化爲現實。

橋修好了。李棟在項目回訪時,站在橋頭上,看到村裡的人來來往往,很是感慨。“當時,有一位婦女認出了我,她知道是我在村民大會上發言,提出要修橋。村民們聽說我來了,紛紛從村裡跑到橋邊,熱情地把我圍在中間,我當時感到很震撼。作爲一個外來者,和這個項目並沒有多大關聯,但他們卻認爲我爲他們做了一件大好事。”李棟感慨地說。

從這件事之後,李棟逐漸意識到,修橋不僅是在物理上連接兩地,也是通過實際行動搭建起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橋樑。“在我看來,這比單純的輿論監督更加精準,更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或許,這也是他毅然轉型投身智庫研究的原因之一。此後,他參與西安多個開發區的規劃方案,成果斐然。

許多年後,當李棟再次回想起那個遙遠的午後,仍然忍不住心潮澎湃。此時的他,成立了通濟智庫,已創業逾十年。在《橋的故事:一家社會智庫的初心與使命》一文中,他深情地寫道:作爲成長於西安厚土的社會智庫,自創立迄今我們秉持知行合一、經世致用的創業創新宗旨,不忘“耕深、察微、明道、知遠”的理念初心,恪守“諮政、啓民、伐謀、孕才”的智庫使命,致力於在西安融入全球化的歷史征途中奉獻綿薄之力。

2024年,李棟年逾天命之年,他無意於做形式上的總結或展望,而以曾國藩的“既往不戀,未來不迎,當下不雜”當作人生信條。他說,對於過去的事,無論是榮譽還是屈辱,都已經過去了,不需要再留戀。而未來,也不要過多設想和規劃,“尤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加速演變讓未來變得很難把握,所以,重要的是做好當下的事情。”

(李棟:西安通濟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國際化大都市發展藍皮書主編,現任西安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商會西安商會監事長。近年來,主持陝西、廣東、山東、內蒙等省(區)地方政府,以及國家級開發區重大規劃編制和課題研究兩百餘項。研究方向爲區域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對外開放等。公開出版有《千年古都 常來長安》《灃河時代:重返歷史中心的城市歷史與願景》《國家級新區發展報告》等城市發展、區域經濟、歷史文化類著作。)

原標題:《用藍皮書“建證”一座城市再次偉大————專訪西安通濟區域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棟》

本文刊登於《秦智》雜誌2024年11月刊

監製 | 薛曉燕李志維

審覈| 鍾一 碧晗

排版 | 若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