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吹起復古風!「信封存錢法」重新翻紅 年輕一代超有感

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美國在TikTok重新掀起一股復古存錢熱潮,標籤「#cashstuffing」病毒式竄升,字面解釋是「塞滿錢」,但其實就是臺灣一九七〇、八〇年代最常見的「信封理財法」。

外媒報導,疫情過後,美國通膨導致物價居高不下,許多Z世代爲了省錢,開始關注理財影音,像是2023年底在TikTok蔚爲風潮的「大聲預算」(Loud Budgeting)一樣,Cash Stuffing也應運而生。

數據統計顯示,#cashstuffing、#cashenvelopesystem或#cashenvelopes這類型標籤的TikTok短影,總觀看次數已突破30億,可見此一標籤在短影音社羣的火熱程度。

信封理財爲什麼吸引Z世代?

存錢的方法百百種,在金融科技發達的今天,手機記帳APP、銀行定存帳戶或儲蓄險等,都可以做到定期定額儲蓄。

既然數位支付、網銀或手機記帳軟體已經如此發達,爲什麼「信封理財法」仍引起年輕一代的共鳴?

「信封理財法」最早可以追溯到20年前,先在西方世界,由歐美個人理財專家拉姆齊(Dave Ramsey)開始推廣。早期臺灣社會,家中也常見領現金的薪資袋,信封成了分配薪水的最佳工具。

專家認爲,年輕人之所以受到「信封理財法」吸引,是因爲方法簡單、直觀,不像信用卡或金融卡,容易讓人喪失對實際支出的感知。

而且比起嬰兒潮世代,Z世代和千禧世代的金融工具五花八門,同時也面對更多TikTok、Instagram等社羣平臺的消費誘惑,還有病毒式短影音的帶貨潮流。

許多年輕人可能更早開始消費、使用信用卡,甚至背上債務,同時還得面對物價高漲的現實。

也因爲如此,部分年輕人在奢靡的消費風氣下「覺醒」,意識到自己需要好好管控財務與花費。於是簡單、好用的信封存錢法再度風行,一開始就清楚明白的分配所有花費,有效控制了支出。

在年輕人的推波助瀾下,信封存錢法也重回人氣寶座。

看影片把錢分類,莫名療愈

TikTok上的類似標籤的影片分享,吸引了數百萬人觀看,畫面中通常會看到一本精緻美觀的透明夾鏈本、或信封活頁夾。

短影音中的一雙手,會小心翼翼算好每個月要花的錢,再一一放進個別的信封,有些網紅還會開ASMR聲音影片,讓觀衆看了更有療愈感。

打開本子,每個信封都會個別標上項目:包括租金、水電費、油錢、日用雜貨、孝親費等,方便大家「專款專用」,而一旦某個信封中的錢用完,就不能再花錢在同一類別上,直到下個月爲止。這種方法既簡單又直觀,可以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實際花費,進一步嚴格控制支出。

信封理財法的優點顯而易見,首先用現金讓人更節制花費,避免了信用卡過度消費的風險。其次,也更容易追蹤紀錄自己剩餘的現金。

然而,只靠現金理財也面臨顯而易見的挑戰,例如人身安全的問題,缺乏銀行帳戶的保障,實體存錢也不能賺到利息。

在影片中的實體現金,被分裝進不同信封,這種視覺效果就好像在跟觀衆一起奮鬥存錢,互相勉勵並分享自己的財務狀況,更提高了存錢的動力。至少開源節流,是跨世代不變的理財真理。

資料來源:CNBC、MSN

《原文理財吹起復古風,信封存錢法爲什麼重新翻紅?》

※本文出自「商業週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