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慶新:外貿成績單彰顯經濟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
海關總署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爲17.5萬億元,同比上漲6.3%,貿易順差爲826.2億美元,出口表現再超預期,創同期歷史新高。出口結構上,機電產品出口佔比爲59%,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明顯,船舶、電動汽車等技術密集型產業保持了較高出口增長率,體現了我國對外貿易量增質優的高水平發展態勢。進口增速超過出口,展現了我國製造業的強勁恢復態勢,對拉動世界經濟復甦作出積極貢獻。
外貿是經濟走勢的晴雨表。得益於營商環境改善、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持續推進,以及促進外貿發展“組合拳”的有效實施,我國外貿發展動力充足,趨勢不斷向好。商務部和海關總署等部門多次出臺推動加工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專門措施,今年以來加工貿易由負轉正,政策措施效果顯現。隨着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RCEP等區域貿易協定的簽署落實,我國貿易日益多元化,在鞏固東盟、歐盟、美國前三大貿易伙伴關係的同時,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速度高於對美歐等發達國家貿易增長速度。未來,應從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海外市場等方面施策,讓外貿“馬車”跑得更加穩健有力。
中間品是生產其他商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間品貿易是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結合最緊密的部分。應充分發揮我國製造業規模龐大,以及門類齊全、產業鏈供應鏈完備、物流基礎好的優勢,發展中間品生產和貿易,尤其是在5G、半導體電子、醫藥生物、新能源汽車等高附加值產業,提升生產質量和工藝,以集羣化生產、集成化政策降低成本,擴大我國中間品貿易的國際市場佔有率,擴大國際產業鏈合作,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謀劃佈局我國中間品進口貿易的國際穩定供應渠道,擴大對能源礦產等原材料、高端零配件的進口,爲我國製造業發展和經濟轉型提供有力保障。
增強服務貿易競爭力,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提升服務貿易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業務創新水平,推動知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務貿易發展。擴大承接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的外包能力,對數字技術研發、新能源技術研發、醫藥和生物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領域的服務外包企業,給予更多財政金融支持。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不斷擴大的服務消費能力,向全球提供更多服務貿易需求,在知識產權、數字技術、金融保險、節能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擴大優質服務進口規模。
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推動海外倉建設。構建跨境電商貿易標準體系和評價系統,着力解決跨境電商發展中存在的商品質量、售後服務以及知識產權處理等問題。壯大跨境電商經營主體,鼓勵跨境電商企業發展自有品牌,打造國際品牌競爭力。發展“跨境電商+保稅展示”新零售模式,促進小包裹、低值品貨物通關便利化,加快物流配送速度,給予稅收優惠,滿足人們不出境也能享受質優價廉國外商品的需求。推動市場採購貿易出口,完善市場採購貿易主體的信用評價體系、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將跨境電商和市場採購貿易結合發展,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市場採購貿易網絡。
加快建設“走出去”產業服務平臺。強化對外貿企業的信息交流和培訓,及時發佈並解讀相關國家貿易指南、知識產權法律法規、貿易保護措施和風險預警信息等,提升外貿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抗風險能力。組織企業團體參展布展、開展國際市場調研,搶訂單拓市場。辦好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數貿會、消博會、鏈博會等各類展會,吸引國際客商來華洽談,增加國外客商與我國企業“點對點”交流機會,增強相互瞭解,強化對中國製造、中國服務的認知度和辨識度,促進內外市場供需銜接,助力我國優勢產品和服務更好走向國際市場。
(作者: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藍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