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的組成與下肢評估

髖關節是人體第二大承重關節(僅次於膝蓋)。它是腿部和骨盆接合處的一個球窩關節。股骨(大腿骨)的圓頭形成了一個球,球與髖臼(骨盆中的一個杯狀窩)相吻合。韌帶將球連接到球窩,爲關節提供極大的穩定性。股骨頭和髖臼之間的配合以及關節處強壯的韌帶和肌肉,導致髖關節非常堅固。

髖關節機構的所有部件都有助於關節的活動。任何單個部件的損壞都會對關節的運動範圍和承受重量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髖關節的功能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之一,是主要的承重關節。走路時髖部承受的負重壓力可能是人體重的5倍。

一個健康的髖部可以支撐全身的體重,讓機體活動自如。而疾病或損傷導致的髖關節變化會顯著影響步態,並對髖關節上下關節造成異常應力,導致疼痛和活動受限。

髖關節的構成

髖關節是球窩式關節。股骨頭(球)與骨盆的髖臼(窩)相吻合。股骨的大圓頭在髖臼內旋轉和滑動。

髖臼的深度通過附着在髖臼外緣的纖維軟骨脣進一步增加。它的作用是加深關節窩,增加髖關節的穩定性。髖臼脣可能會撕裂,引起疼痛、無力、彈響聲和髖關節不穩等症狀。

髖關節韌帶

髖關節的穩定性由包繞髖關節的強大韌帶(髂股韌帶、恥骨韌帶和坐骨韌帶)增加。

這些韌帶完全包裹着髖關節,形成關節囊。其中髂股韌帶是人體最強壯的韌帶。

髖關節肌肉

髖關節肌肉可以根據位置分爲三個基本組:前側、後側和內側。

髖部前側的股四頭肌包含:股內側肌、股中間肌、外側肌和股直肌。

股四頭肌約佔大腿肌肉重量的70%。股四頭肌的主要功能是髖關節的屈曲和膝關節的伸展。

臀肌和膕繩肌以及髖關節的外旋肌位於臀部和大腿後側。其中臀肌包括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臀大肌是髖關節的主要伸肌,有助於保持闊筋膜或髂脛束(IT)的正常張力。

髂脛束是大腿一側的長片狀肌腱,它有助於髖關節的運動,同時更重要的功能是有助於穩定膝關節。

臀中肌和臀小肌是髖關節的主要外展肌,他們可以把腿從身體中線移開(以脊椎作爲中線參考點),它們也是髖關節的主要內旋器(即腳向內轉動)。臀中肌和臀小肌也是髖關節的重要穩定器,有助於在行走時保持骨盆水平。

闊筋膜張肌(TFL)是髖關節的另一個外展肌,它與臀大肌一起附着在髂脛束上。髂脛束是導致髖關節外側(外側)疼痛、大腿疼痛和膝關節疼痛的常見原因。

臀部內側肌肉參與腿部內收,即使腿部回到中線。其中這些肌肉包括內收肌(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股薄肌)。也有助於閉合外收肌。

髖關節的外旋肌(梨狀肌、孖肌、閉孔內肌)位於臀部區域,協助髖關節的側向旋轉。交叉雙腿需要側向旋轉。

髖部神經

神經傳遞來自大腦移動臀部的信號並將疼痛、壓力和溫度等信號從肌肉傳回大腦。

提供臀部肌肉的主要神經包括股神經、閉孔神經和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是臀部和大腿最常見的神經。坐骨神經和拇指一樣粗大,在臀大肌下方沿着大腿後部向下移動,在那裡它分支供應腿部和腳部的肌肉。髖關節脫位可導致坐骨神經損傷。

髖關節活動度

髖關節在關節囊的限制和周圍肌肉的協調下,有六個活動方向,即:屈曲、伸直、外旋、內旋、外展、內收。

這些活動方向,相互關聯,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問題都會導致髖關節的功能異常,我們應當儘量去追求關節活動的最大限度健康和自由。

那麼髖關節活動角度達到多少纔是正常呢?

髖關節正常活動範圍如下:

內旋:40°

外旋:50°

屈曲:130°

後伸:10-40°

外展:45°

內收:30°

下肢整體評估

我們可以使用幾個簡單的下肢動作來快速評估髖關節是否出現障礙。

0 1

髖部屈曲

向前彎腰,雙手自然下垂,摸到腳趾。

此時觀察髖關節骶骨應當有70度屈曲,腰部與水平面夾角20度。

02

髖關節伸展

雙腳分開與髖同寬

雙手舉起來向後伸展,此時胸椎腰椎都會參與進這個動作

此時觀察髖部有沒有後伸,骨盆向前移動

如果骨盆沒有向前移動,髖關節沒有向前伸展,則伸展功能缺失。

0 3

下蹲

下蹲是最能提現髖膝踝每個關節功能是否良好,髖膝踝連動功能是否協調的動作。

檢查時雙腿分開,稍微寬髖關節,腳尖向前。

對於嚴重踝受損的患者,雙腿分開時可以更寬一點,但是注意不能太多。

患者雙手雙手兩邊舉起,然後下蹲

觀察受試者是否能完好的下蹲

要注意除了觀察是否能完整的下蹲外還要觀察下蹲時的對稱性,如果患者下蹲後雙側膝關節不等高,則表明髖關節或踝關節功能異常。如果下蹲時呈現“X”型腿,則表明髖外旋肌羣無力。

0 4

單腿站立

這項動作考驗踝關節控制能力,髖關節穩定能力。

自然放鬆,目視前方

隨後擡起一側下肢,觀察站立時的穩定能力。

然後換腿

觀察是否能自然站好,觀察骨盆是否傾斜,代表髖功能代償。

進階測試

同單腿站立一樣,擡起單側腿

隨後閉上眼睛

閉上眼睛之後,觀察是否維持站立平衡,

由於閉上眼睛後,身體失去視覺補充或神經調節平衡,如果髖膝踝出現問題,就會出現站立不穩定的情況

0 5

髖關節旋轉

雙腿併攏,雙手打開,向後轉身

這個動作將會有大量關節參與其中例如:胸椎、頸椎、腰椎、骨盆,髖關節

觀察整體的旋轉情況,尤其是髖關節是否出現轉動。

要注意,個別患者可能髖關節不會旋轉,但是有可能是髖關節不會動而不是髖關節活動受限制。

0 6

下肢功能測試

將右腳向前旋轉,形成丁字,主要測試右側髖關節內旋功能

然後將右腳向後旋轉,形成反丁字,主要測試左側髖外旋功能

正常情況下這組動作可以非常輕鬆就能做到。

向前踏步,然後下蹲

向後後踏,然後下蹲

執行這組動作時,主要觀察擡腿時,左側髖伸展,右側屈曲功能和反向動作的功能體現。

向右側外踏步,然後下蹲

向左側外踏步,然後下蹲

執行這組動作時,主要觀察兩側髖關節外展的功能。

右腿交叉向前踏,然後下蹲

右腿交叉向後踏,然後下蹲

執行這組動作時,主要觀察兩側髖關節內收的功能。

在這一整套的動作當中,可以體現出大部分髖膝踝日常動作,如果患者在這些動作中出現晃動,無法控制,疼痛,都會提示下肢功能出現障礙,接下來就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局部檢查。

來源:疼痛康復研究

責編:喬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