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碳費三子法8月底公佈 學者指政策成功關鍵:溝通應是設計的一環
環境部在今年8月底即將公佈碳費三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劃管理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自「氣候變遷因應法」於去年2月施行以來,環境部在今年8月底即將公佈碳費三子法: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劃管理辦法、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臺灣終於能依法應對國際上逐漸實施的各種碳定價策略,例如去年10月歐盟試辦的「碳邊境調整機制」,又常簡稱爲歐盟碳關稅。
歐盟起徵的碳關稅,顧名思義,是指其他國家的特定商品若要進口歐洲,就必須承擔與歐盟廠商一樣的減碳成本。要守住地球升溫不超過1.5℃,原本看不見也摸不着的溫室氣體,在氣候危機節節進逼的時代,必須儘可能讓各行各業中的每個人都採取行動。
是以,排碳有價。這類的碳定價政策在國際上討論已久。世界銀行在2018年就公佈一份碳定價政策的溝通指南,原因無他,只因這類牽涉衆多利害關係人的減碳政策,定將遭遇巨大阻力,「溝通」常常纔是成敗的關鍵。在民主國家,除了制定政策本身就是挑戰,要讓政策能夠順利實施、達成目標,在政策討論初期,就應該納入專業溝通者的參與。這份報告明確指出,「溝通策略」不是政策公佈之後的附加物,它應當是碳定價政策設計的一環。
碳定價政策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措施。然而要成功推行,必須獲得各利害關係人的支持和理解。良好的溝通策略必不可少,既能協助政策設計,更能扣緊政策目標,讓利害關係人乃至於企業與大衆,瞭解政策的益處和必要性,降低推行阻力。
溝通是雙向甚至多邊的過程,涉及與利害關係人的互動並聽取回饋。而利害關係人依照各國情勢不同,優先順序也有異。除了制定碳定價政策的部門,利害關係人可能是其他政府部會、執行碳費研究的學術單位與智庫、需繳交碳費的企業代表,又或是民間關注氣候危機的社會組織,以及可能受到廣泛影響的弱勢族羣。在政策設計「之前」,就應瞭解利害關係人的整體圖像,並依序開啓對話。
以上這些工作,是設計碳定價政策之前,就需要溝通小組參與。而當進到設計政策的環節,就必須深入研究、瞭解民衆對這一正在成形的政策,態度如何?有何擔憂?有多理解該政策的必要性?不同年齡、政黨傾向或產業,可能在乎的重點不同。這樣的調查將會對政策設計,甚而對後續溝通都極有助益。
設計政策時,必須確保目標明確,幷包括能評估該政策是否有效的機制。世界銀行這份在五年前公佈的溝通指南,開宗明義寫道:「沒有任何魔法能拯救一項設計失敗的政策。如果這樣的政策遭遇強烈反對,那失敗的溝通只是雪上加霜。」
碳定價政策是一項複雜且具有挑戰性的措施,即使設計完善,都必須再通過與媒體和大衆溝通的考驗,方能走過最後一道關卡。清晰簡潔的訊息是溝通策略的核心。溝通時的語言必須簡單明瞭,不用專業術語和技術性語言。更應該瞭解不同受衆的關注核心,針對不同需求來思考溝通策略。如果企業擔心碳定價會增加成本、削弱競爭力,那麼政策設計時就應引導企業投入減碳,強調長期效益。如果民衆質疑碳收費的用途,也要能清楚指出這些經費將投入符合政策目標的應用上,而不是費力說明覆雜的市場機制。當人們看到收入分配的正面影響,更有可能支持碳定價政策;強調收入使用的透明度和問責制,則有望提高公衆的接受度和信任。
好的政策溝通必須圍繞着受衆在乎的價值,而信任是關鍵,成功的溝通必然奠基於信任。如果受衆不信任政府,那麼僅由政府公佈政策,必然會導致溝通困難。政策本身並不具備溝通的要素,但在設計政策的討論過程中,若已充份執行艱難的溝通工作,那麼公佈政策前,讓民衆瞭解這些歷程,不失爲建立信任的基礎。
政策溝通不是隱惡揚善,而是把過程中的考量、決策理由、政策目標與對社會的長遠益處,向不同受衆使用適合的語言清楚說明。雖然臺灣的碳費政策仍在設計階段,但如何儘快納入必要的溝通策略是當務之急。如此一來,也才能確保該政策在有限期程內,可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整體社會的氣候韌性,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本文出自2024.08.01《科學人》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