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視野-「自然」是門好生意?

專家表示,紅樹林和海草牀的覆育,如果妥善管理,可能增加臺灣的自然碳匯。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各國都戮力減碳,對企業來說,買碳權來抵換排放量,似乎比更換設備、調整製程來得輕鬆。特別是以自然爲基礎的碳權專案,大多以植樹、增加土壤儲碳能力、覆育環境爲主。這些方式似乎能及時減輕企業的碳排放壓力,又能照顧自然環境,是個雙贏的好策略。

■植樹換自然碳匯,要考量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平衡

買自然碳匯的碳權來抵消排放量,似乎可以更快速達成目標,但我們需要考慮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的影響。例如,選擇不當的植樹種類和缺乏後續管理,可能破壞原本的生態系。爲了真正實現減量目標,應在自然碳匯方法學制定初期開啓科學討論,評估潛在風險並制定相應規範,同時增進碳權申請者對這些不確定性的認識,以確保專案可行和合理。

2024年4月,臺灣環保署首次公告了兩種海洋自然碳匯方法學,包括「紅樹林植林」和「海草覆育」,顯示政府增加了企業規劃減碳策略的選項。臺灣科技媒體中心在政府公告方法學時,爲促成多元的科學討論,邀請多位專家提出看法。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曾筱君就說,紅樹林和海草牀的覆育,如果妥善管理,可能增加臺灣的自然碳匯。但是最大的風險是移入外來種,因爲種植的品種是人工挑選,可能選擇成長速率較快,或儲碳量較高的植物種類,這會造成種植或覆育的品種過於單一,降低了生物多樣性。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楊磊說明,從他目前調查紅樹林的不同鹹水型人工溼地,該地點有無污水流經、污染溼地,是影響碳吸存能力的一大因素。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蕭友晉則提到,覆育自然環境的碳匯潛力相當高,但若過度強調碳匯能力,而未考慮其他生態面向,可能因大量種植或養殖,導致臺灣海岸生態系單一化。同時過度的種植紅樹林可能導致河口泥砂淤積,造成防洪隱患,對需要比較開闊空間,或是砂質土壤的鳥類也會有負面的生態影響。

■好策略放錯位置 反而可能危害生態

當「自然」成爲交易的一環,如何公平計算以抵換碳排放,是當前的重要課題。無論是樹木、紅樹林或海草牀,生長情況都會受天氣影響,每年有不同的碳吸存量。甚至遇到極端天氣事件,如水災、野火、乾旱等,碳匯也可能短暫成爲排放源。這些不同年度的變化該如何認證爲有效吸收二氧化碳?

蕭友晉提到,目前海草覆育與紅樹林植林方法,公式上沒有太大問題,也採用了臺灣在地數據,更貼近臺灣的實際狀況,但是有兩個最大的不確定性,目前還沒有答案。一個是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與調查,才知道這些自然系統能不能永久儲碳;另一個是,現在用來預估碳排放量或儲存量的數字,多以每季來抽測,但更短時間如每日、每週、每月的變化會被忽略。受限於檢測資源不足,很難密切監測。

有不確定性,不代表交易自然碳匯是負面的選項,好策略也可能因爲放錯位置,而成爲不當措施。自然碳匯是不是一個好策略?最終取決於執行者對在地生態的事前調查,以及專案開始後的管理策略。更審慎的調查與經營,才能避免自然碳匯從保護環境,變成危害生態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