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新視野-加速新冠藥物臺灣在地研發 考驗公部門整合能力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政府投入巨資下,加速新冠藥物研發與臨牀試驗,並挹注資金到各研究單位,加速後續藥物量產,成功扮演重要的決策與協調角色,值得臺灣借鏡。圖/美聯社

全球新冠肺炎流行兩年後,儘管疫苗仍然是控制疫情傳播最主要的方法,仍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療方式,幫助患者痊癒。像治療流感一樣的口服藥物,似乎是個能減少症狀、並防範傳染他人的有效方式。

爲了更有效對抗新冠肺炎,衛服部在今(2022)年2月前,以專案覈准輸入的方式,先後允許Paxlovid和Molnupiravir兩款抗病毒口服藥物進口,提供國人使用。尤其是可以讓患者不用住院,即可用口服藥物治療,以解決醫療量能耗盡的窘境。

然而長期仰賴國外藥廠進口絕非長久之計,新冠病毒不斷變種,加上國際藥廠對各國的供貨考量等不穩定因素,都顯示臺灣應有自行開發與生產新冠藥物的能力。臺灣發展生技產業已有多年、百家爭鳴下,如何有效因應,國內的生技產業應給國人一個答案。

根據一篇2014年發表在《自然》期刊的報告,一款新藥從研發到上市的成本是26億美元;「勤業衆信」的彙整報告亦可得知,新藥研發平均投注時間是10~12年。新藥從實驗室研發到人體臨牀試驗,最後再到正式覈准上市,勢必得經過重重關卡:篩選有效結構、分子機制、細胞和動物實驗、人體臨牀試驗等,每階段都必須一再測試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可以想見,過程中必定耗費大量的資源和數年的時間成本,甚至很大程度取決於「運氣」。當新藥開發失敗,藥廠就得承擔所有消耗的時間與金錢。當資金與人力等資源成本相較匱乏時,可能耗費更多的時間成本。

若開發成本相對沒有比國際大廠更多,「老藥新用」就會是降低成本與縮短時程的一大優勢,改用原先已上市、或完成部分試驗的藥物,來治療新冠肺炎。Paxlovid和Molnupiravir兩款藥物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短短兩年內,通過美國EUA審查,最主要原因就是受惠於「老藥新用」,才能快速的投入市場以應對危急的疫情。Paxlovid中的「利托那韋」原先用以治療愛滋病,Molnupiravir則是爲了治療流感,都有效縮短了臨牀前的試驗時間。

國內學術研究機構已有不少深具技術與經驗的病毒研究中心,其中也有正在開發廣效型抗病毒藥物的技術平臺。若政府能有效整合資源,持續投入學術研發,並橋接產業、輔助技術轉移等,才能真正讓臺灣整體的藥物研發上有顯著突破。瑞德西韋就是「老藥新用」的廣效型抗病毒藥物,雖然臨牀試驗證明可有效降低新冠患者的重症與死亡風險,但目前實際效果仍不如預期,需持續驗證其療效。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在大型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的整合能力,可作爲國內借鏡。以這次全球性的COVID-19疫情來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政府投入32億美元推動的抗病毒防疫計劃下,加速COVID-19的藥物研發與臨牀試驗評估,同時挹注資金到各研究單位,加速後續藥物的量產,成功扮演重要的決策與協調角色,非常值得臺灣學習。

臺灣雖有類似的「CDE can Help:COVID-19專案法規科學輔導計劃」,但主要是輔導申請單位,解決研發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設法縮短疫苗及藥品專案輸入審查時間。可見臺灣確實缺少進行實質橋接或整合的公部門角色。

目前全球仍有許多正處於研發階段的抗新冠藥物,當資源、人力與時間都不充沛的狀況下,臺灣實須進行產官學組織深度整合,有效分配資源。臺灣不乏專業人才與技術,但在產學技術轉移與整合上,仍存在一定的進步空間。期望臺灣開發抗新冠藥物也如同防疫一樣,持續有讓全球驚豔的亮眼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