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填補北京鳥種新記錄,這位神秘來客是什麼來頭
◎北京科學中心
近日,一隻身長十幾釐米、棕灰白配色、尾巴發紅、有着醒目黃色眼睛的小傢伙,在北京房山永定河泄洪水庫“樂活中堤”灌木叢裡被發現。
“一會兒認真地吃着草籽,一會兒在灌木叢裡飛來飛去”,北京此前的鳥類記錄中並未包含亞洲漠地林鶯,此次觀測實爲該物種在北京的首例記錄。這位“神秘來客”究竟是什麼來頭?又爲什麼會獨自出現在這裡?
漠地林鶯是全球廣佈種,並不是亞洲特有種,它理論上可以出現在地球上任何一個經緯度,但它們家族遷飛的路線通常是比較固定的。
亞洲漠地林鶯長一般爲11-13釐米,整體外觀小巧玲瓏,十分可愛。它們的羽毛通常呈現棕灰色,配以鮮明的黃色眼睛,尾部羽毛有時呈現紅色。這種鳥類的分佈範圍廣泛,從中亞、北非一直延伸到中國西北部和蒙古國,常見於僅有零散灌木或沙地植物生長的戈壁沙灘、裸露多石山丘和荒漠以及沙漠腹地極爲乾旱的草叢、柳灌叢、梭梭林等地。
體型較小、不耐飢餓的它們,一刻也停不下覓食的腳步,常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性活躍,常在灌木枝葉間飛來飛去、跳上跳下,忙忙碌碌地尋覓食物。這種鳥類的食物以昆蟲爲主,包括鱗翅目、鞘翅目以及半翅目昆蟲及其幼蟲,有時也吃一些漿果和種子。
在繁殖季節,雄鳥常站在灌木頂端不斷鳴叫。它們的鳴聲似白喉林鶯,但較凌亂,間雜有刺耳聲及似百靈的顫音,叫聲爲乾澀的吐氣音“drrrrrrrrrrrr”,重音在“d”、音調下降、直至消失;也作顫抖的“chee-chee-chee-chee”聲。
亞洲漠地林鶯是一種夏候鳥,在中國,它們的主要繁殖地包括西北部的部分區域,如新疆和內蒙古西部等地。這些地方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爲它們提供了理想的繁殖條件。據資深鳥類學家、《北京常見野鳥圖鑑》的主編王瑞卿解釋,“亞洲漠地林鶯的常見分佈地裡並沒有北京,這是此種鳥首次在北京被記錄到。這隻亞洲漠地林鶯出現在北京,或是在遷徙過程中向東偏航迷路了。”
遷徙是鳥類生命週期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它們適應自然環境、尋求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方式。然而,在遷徙的過程中,它們也會面臨諸多挑戰和危險。這隻迷路的亞洲漠地林鶯,無疑是一個幸運的例外。
(文章源自微信公衆號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韓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