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思考記錄(一):這波AI浪潮的本質是什麼?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常超,作者:常超,頭圖來自:AI生成
“我在AI領域做了七年的產品經理,現在是一名創業者,一年多中上線了2款自己的AI Native應用,最近分享一些個人觀察和思考:
我覺得,這波AI浪潮最重要的特徵,是讓高度個性化的服務實現規模化成爲可能。
過去2年裡,ChatGPT的出現讓AI又又又一次爆火,關於AI應用層的討論也有很多,但至今還沒有出現Killer App(殺手級應用)。
儘管如此,我仍然堅信這波AI浪潮堪比工業革命,因爲它會重新定義供需關係,創造大量全新的可能性。其本質,是智力資源的供給側變革。
在過去,智力資源是專屬於人的,是稀缺的,尤其在依賴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領域,比如教育、心理諮詢、法律服務等。這些服務的高成本源於它們依賴人類的智力勞動,而人力是有限的。因此,許多這樣的服務,對於普通大衆來說,是昂貴的、奢侈的。
而大模型,正是打破了這一限制。
工業革命與AI浪潮的類比:
如果我們回顧工業革命,會發現很多曾經只屬於貴族階層的“奢侈品”變得普及,舉幾個例子:
紡織品:工業革命前,紡織品依賴手工紡織和織布,生產耗時且勞動強度大,價格昂貴,棉布甚至被稱爲“白金”。
玻璃製品:工業革命前,玻璃製作完全依賴手工吹制,費時費力,導致玻璃窗、鏡子等都是奢侈品。
書籍:工業革命前,書籍的複製速度慢且成本高,即便有了活字印刷,紙張的生產仍然昂貴,教育資源受限,書籍是富人的專屬。有了蒸汽印刷機,書籍才變得可以大規模生產。
時鐘:只有少數人能夠擁有高質量的個人時鐘(通常是貴族或富有商人的奢侈品),普通人沒有辦法隨時掌握準確的時間,甚至還有打鐘人這樣的職業。
就如同工業革命讓棉布、玻璃、書籍、時鐘等產品變得普及,AI也在逐步打破智力服務的稀缺性,讓那些本應由人類智力提供的“高度個性化服務”,能夠規模化、普及化,成爲普通人可以享受的資源。
以下是一些例子:
情感服務:角色扮演、情感陪聊、情感諮詢...
專業服務:律師諮詢、心理諮詢、命理占卜...
生活服務:個人形象設計、家裝設計、職業規劃...
教育諮詢:家庭教師、專業技能教練...
這些場景有一個共性:都十分依賴智力資源,需要結合專業知識和用戶的背景,過去只能由人類來提供。
我自己是嘗試了從“命理占卜”切入(也許下一篇,我會詳細講講自己的選擇邏輯)首先從需求側來說,從古至今需求一直存在,沒有根本性的變化。供給側,一直以來是靠人類提供,而優質命理師資源是稀缺。從西周到清朝,每個朝代都有專門負責的官員服務於統治階級,民間更多時候以口口相傳的“口訣”形式存在(比如我屬猴,老一輩就會說“豬配猴,淚長流”,告誡我找對象不能找屬豬的 = = ),這些口訣源於命理卻又極其片面的,某種程度也反映了供需的一種失衡。
2023年初,還只有GPT 3.5的時候,我們做了一款AI+玄學應用“月見塔羅”,純靠AI做供給,算是比較成功的驗證,無論是用戶評價和付費都還ok,因爲投入很低,幾乎僅靠自然增長就達到了盈虧平衡。
這樣的實踐讓我更加堅信AI是一次供給側變革,正如工業革命一樣,正在讓高度個性化的服務實現規模化。
上面舉的例子裡,這些場景有些已經初步達到了交付水平,且大規模落地了(如:角色扮演),但其實更多的都還跑不通。
AI應用想跑通,首先得面臨幾個基礎問題:
獲客成本高昂:AI並沒有改變用戶獲取的方式,獲客渠道依然稀缺,成本不低。
新增成本壓力:大模型帶來了新的支出(算力或token成本)。
技術落地的複雜性:大模型並不能直接應用到絕大多數場景(輸出質量、穩定性不達標或者大模型本身不能完成交付),需要複雜的工程化改造才能達到實際交付標準。
俞軍老師有一個產品價值公式:產品價值=(新體驗 - 舊體驗) -遷移成本。
由於新增了成本,這個公式可能得變成:產品價值 =[(新體驗 - 新成本) - (舊體驗 - 舊成本)] - 遷移成本。
想跑通PMF,還需要減去獲客成本:商業價值 = [(新體驗 - 新成本)- (舊體驗 - 舊成本)] - 遷移成本- 獲客成本。
核心變量就是新體驗與新成本,在一個場景下,如果(新體驗-新成本)不能顯著大於(舊體驗 - 舊成本),那麼這個場景就是難以跑通的。
把新體驗做起來需要給時間,新成本降低也需要時間,很多場景現在難以跑通、有困難,但並不代表困難無法克服。
在自己實踐的一年多裡,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仍然對長期保持樂觀。
首先,大模型的成本正在快速下降,一年就降低75%很正常。每一次成本的下降,都會讓更多場景具備跑通的可能性。
同時,技術棧的成熟和從業者的進步,也讓我們能用工程手段創造更好的“新體驗”。
就像工業革命讓衣服、鞋子、書籍這些原本稀缺的資源變得普惠,AI時代也會讓家庭教師、心理諮詢師等各種領域的“高度個性化服務”實現規模化,走進普通人的生活中。
創業很苦逼,但我還是時常會覺得興奮又幸運。
畢竟,能遇見這樣的浪潮,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探索甚至是創造一些有趣且有價值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過程。
下一篇,我打算聊聊自己選擇切入場景的思考,以及對於AI Native壁壘的觀察。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常超,作者:常超(月見萬物 Founder&CEO,已上線產品有「月見App」和「月見塔羅App」,前大廠AI產品經理,創業前有7年AI領域的產品落地經驗)
本內容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 hezuo@hux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