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拉克訪臺》劉仕傑/美國國務次卿訪臺的風風雨雨

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專機抵臺。(圖/ETtoday攝影中心攝)

劉仕傑/時代力量國際部主任、前外交

美國國務次卿Keith Krach於9月17日下午抵臺展開三天兩夜的訪問,原本應該是美事一樁,未料卻引起臺灣政壇的風風雨雨,其中最關鍵點在於,原本臺灣民間高度期盼的「臺美商業經濟對話」似乎不在這次訪臺行程。這起外交大案,重要觀察癥結點在哪?

首先應該先看看美國國務院官網上針對Krach此行的官方新聞稿,意外地只有短短四行,且開宗明義說此行主要(甚至是唯一)目的是爲了出席李登輝總統的告別禮拜,未見「臺美商業與經濟對話」相關文字。新聞稿發佈的時間也值得玩味,壓到最後一刻才公佈,同時間臺灣外交部也是直到17日當天才正式證實這項訪行程。

Keith Krach主管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業務,他的確是1979年臺美斷交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國務院官員,但官方訪臺旨趣卻與其掌管業務完全不相干。如果係爲出席李登輝告別式並強調臺灣的民主發展及臺美共享價值,也許另一位主掌政治事務的次卿David Hale或是主掌民主及人權業務的次卿Maria Otero更爲合適。

一個合理的觀察應該是,Krach此行原本真的如同臺灣媒體所預測,係爲主談「臺美商業與經濟對話」,但出發前卻因爲種種原因不得不更改行程內容。有媒體報導指出,此點或與臺灣媒體近日內大幅炒作「臺美商業與經濟對話」導致引起美方不悅有關,惟此點已被總統府駐外系統否認。

就我的觀察,另一個重要的脈絡是美國政府內部的官僚本位主義,在臺灣主流媒體的討論上較少被觸及。

衆所周知,臺美的「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或「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 復談,向爲美國貿易代表(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業務執掌主導。USTR隸屬於美國總統行政辦公室(Executiv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與美國國務院互不隸屬。這次原本國務次卿Keith Krach要談的「臺美商業與經濟對話」,事實上比較接近新創了一個臺美政策對話平臺。就USTR的角度來看,國務院此舉有沒有「踩線」之虞

「踩線」的疑慮,某個程度上體現在駐美代表蕭美琴於9月1日與記者茶敘時的說法。蕭代表強調「臺美商業與經濟對話」是與國務院就整體戰略經濟面的討論,與TIFA不同,亦未衝突

Krach終究還是來了臺灣,但可以想像的是,川普政府內部不同部會之間的角力,以及臺灣駐美系統在Krach出發前與美方不斷的溝通協調,想必有諸多不爲人知的內幕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來者是客。美方的確在2018年臺灣旅行法通過後,提高了閣員訪臺層級。這一點,臺灣社會都應該正面看待。

▲柯拉克訪臺,直到最後一刻才揭露行程。(圖/外交部提供)

當然也不要忽略,Krach訪臺的時機,正好是美國大選前47天。這個時間點因爲配合李前總統的告別式,當然不是由美方決定,但川普政府如果沒有外交以外的考量,大可指派助理國務卿來臺出席即可,無須大動作以國務次卿(約等於我國的外交部常務次長)層級出席。換言之,川普政府此舉有無美國國內大選選情考量,允值玩味。

隨着美國大選投票日逐漸逼近,川普與拜登民調拉近的同時,可以預期川普的「中國牌」還會持續出招。臺灣夾在美中之間的拔河,相信外交團隊已經全力上緊發條審慎以對。

熱門推薦》

►柯拉克訪臺》趙春山/美國高官訪臺 能創造「臺美雙贏」?

邵宗海/國務院次卿克拉奇來訪 臺灣官方有什麼地方想遮掩?

苦苓/假如沒有李紅的求和說 國民黨就從臺灣地表消失了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防疫新生活!國內旅遊票券特價開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