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暑假爆火的《抓娃娃》,我第一次讀懂了孩子的崩潰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教育的“實驗品”。
父母尊重孩子的個性,他們才能將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從容自信。
作者 | 夏天
看完今年暑期爆火的電影《抓娃娃》,我坐在電影院裡泣不成聲。
正如網友們所形容的那樣:
“電影院裡此起彼伏的笑聲,像一把把刀紮在心上。”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都跟電影裡的馬成鋼一樣——爲了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使出渾身解數:
或自以爲是地爲孩子搭建一條最有利於他成長的路;
或用自我感動式的愛對孩子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情感綁架;
或忽視了那個最不討人喜歡的孩子;
殘忍地斬斷孩子的夢想,剝奪孩子的自由,考驗孩子的人性,哪怕已經激起孩子的反抗,嚐到反噬的苦果,依然不敢承認自己用錯了教育方式……
電影用一個個看似搞笑的情節,諷刺了馬成鋼的教育,也讓我們看到了父母最喜歡的這3種教育方式,對孩子到底有多殘忍?
把孩子當成教育的“實驗品”
馬成鋼用“富養”把大兒子養廢了。
痛定思痛後,他又精心爲二兒子馬繼業打造了一個窮養的“烏托邦”。
他把家從豪華的別墅搬到自己從小生活過的窄小逼仄的筒子樓。
全家人一起假扮窮人,企圖用“苦難教育”來磨練馬繼業的心志。
他僱傭了一整個團隊,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出現在馬繼業的生活裡:
鄰家大姐、樓下大哥、菜場小販、書攤老闆、偶遇的外國人,全部都是工作人員、資深教師扮演的,就連臥病在牀的奶奶,也是教育專家假冒的。
他還在自己家的密室裡,針對馬繼業的成長專門成立了一個教育公司。
家裡的每一個角落都佈滿了攝像頭,馬繼業的日記被條分縷析,微表情被一一解析,每一科的成績都被貼在牆壁上,每一階段的進步和不足也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他把馬繼業當成自己教育的實驗品,監控並操縱着馬繼業的一切。
結果,當馬繼業發現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後,他的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他分不清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假的,甚至懷疑自己的父母都是老師假扮的,他用高考交白卷的方式報復父母對他的操控。
記得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曾說過:
“養育孩子,是一項創造性的藝術而非科學。”
我們不可能像捏橡皮泥一樣去塑造我們的孩子,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獨立的意志,他們不是木偶,不會任人擺佈,他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用父母意志強行去操控他們的人生,註定是一場災難。
拉黑父母,12年不回家的北大高材生王猛用一萬五千字的長文控訴父母無處不在的控制慾,與父母斷絕關係。
一個四川的姑娘畢業後,被父母逼着考公務員,考了整整5年都沒有考上,硬是被逼成了精神病。
父母所有“爲孩子好”的規劃和控制,最後都成了毀掉孩子和親子關係的劊子手。
布魯諾·貝特爾海姆曾在自己的著作《足夠好的父母》中寫道:
“很多父母用組裝機器的方法來理解和養育自己的孩子,希望通過這些方法讓孩子“表現”或“運轉”得更好,這其實恰好就是問題所在。
真正的問題是,孩子是不是過得好,是不是在成長中感受到了快樂、滿足感、成就感,是不是對自己滿意。”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設計孩子的人生,而是成全孩子的人生。
不把孩子當教育的“實驗品”,尊重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允許孩子自由地發展意志,才能真正地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才能讓教育成爲一場美好的遇見。
利用孩子的“愧疚感”
前幾天,剛刷到一位爸爸在網上苦口婆心地教育女兒說:
“爸爸每天只睡四個小時,一天只吃一頓飯。
開車到工廠,停下車後空調都捨不得吹,只能跑到別人倉庫裡睡一小會,就熱醒了。
36度的高溫下中暑了都沒捨得休息,就怕你以後像我這樣。”
小女孩一臉難過地聽着爸爸的訴苦,網友們心疼地評論道:
其實,電影裡的馬成鋼跟視頻裡的爸爸一樣,樂此不疲地想用這種“愧疚式教育”激起兒子的志氣。
他故意穿着掉了底的鞋子在兒子眼前晃悠,兒子說要攢錢給他買雙新鞋,他又云淡風輕地說:
“沒事兒,這鞋還能穿好幾年呢?”
他看見兒子偷偷躲在廁所裡玩遊戲,第二天故意趕着破破爛爛的驢車去送貨,奶奶遞給他的3個雞蛋,他故作深情地說“留給兒子吃。”
爲了刺激兒子退掉iPad,他讓奶奶裝病咳血,謊騙兒子奶奶要賣掉嫁妝給他交學費。
他用哭窮和犧牲感牢牢地控制着兒子,滿意地看着兒子在愧疚感的折磨下乖乖聽話。
記得羅翔曾說過:
“愧疚式教育會殺死每一個有感恩之心的孩子。
父母向孩子訴苦,本質上是在轉移痛苦,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父母的困境從來不是孩子造成的。
把本不屬於孩子的壓力和痛苦強加給孩子,讓孩子在愧疚感中變得順從,父母舒服了一時,孩子卻要痛苦一輩子。
網上有一位姑娘,她大學畢業後和家裡的聯繫越來越少。
母親總是跟她抱怨:
“真是翅膀硬了,父母說什麼都不聽了,養個孩子有什麼用,像養了個白眼狼。”
她心裡很委屈:
從小到大,父母總是在她耳邊說:
“我們這麼辛苦,都是爲了你,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誰?”
她體諒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所以她從來沒有任性過。
但長久以來積壓在心的愧疚感和自卑感中讓成人後的她:
面對別人的一點點善意,就覺得是自己莫大的榮幸;
面對近在眼前的機會,沒有膽量去爭取,總覺得自己不配;
凡事沒有主見,總是委屈自己的感受,去迎合和討好別人,活得又擰巴又痛苦。
她非常討厭自己極度內耗的性格,也有些怨恨父母曾給予她的“愧疚式教育”。
正如賀嶺峰所說:
“爲人父母,總要爲孩子扛一些壓力。”
在鬆弛中長大的孩子永遠會比在內耗中長大的孩子多一份自信和從容。
所以,控制住我們的付出感和犧牲感,將生活的艱難扛在肩上,承擔起屬於我們自己的壓力。
對孩子發自內心的付出,才能讓我們的愛成爲孩子內心的溫暖和人生路上堅定的託舉。
忽視了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作家劉繼榮曾在《和你一起,我不怕老去》中寫道:
“做了母親,我終於知道:
可愛小天使會當街打滾,無理取鬧;
會一整天不吃東西,或無節制吃到胃痛;
會努力將小手指塞進電源插座,試圖替自己充電……
我化身搶險隊員,東撲西救,疲於奔命。
我不懂:鑽石也不過58個切面,幼兒爲何會有一千種莫名其妙的行爲?”
劉繼榮也曾給母親打電話,歷數女兒的劣跡,並哽咽地問母親:
“同樣做母親,爲什麼您遇見的是玫瑰,我遇見的是刺?”
母親的回答,徹底點醒了劉繼榮:
“你四歲時玩火,差點燒掉整個家;
五歲時藏在屋頂睡覺,讓人哭着尋找一夜;
到了七八歲,拒絕聽大人的任何意見……
你要知道,刺也是玫瑰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我們都跟劉繼榮一樣想要一朵“不帶刺的玫瑰”,卻忽視了有刺的玫瑰纔是真正的玫瑰。
玫瑰花的刺是一種保護,孩子的刺卻是一種呼喚。
他們的不聽話,不順從,不能讓你滿意,也不過是想多得到一些接納和認可。
就像電影裡的馬大順一樣。
他大字不識一個,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像個廢物。
馬成鋼不願意看到他,甚至不願意對外公開他們的父子關係。
他在馬成鋼嫌棄和輕視的眼光下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直到他克服萬難,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後,他才終於有底氣大喊出聲:
“馬成鋼,我再也不需要得到你的認可了!”
他對父親喊話的樣子,讓無數網友心疼不已。
在否定中長大的孩子,一生都在苦苦尋求父母的認可。
沒被好好愛過的孩子,一生都在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
心理學家赫爾巴特曾說過:
“孩子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所以,永遠不要忘記:
孩子越是不可愛的時候,越要狠狠愛。
在這個世界上,唯愛破萬難。
只有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不完美,才能教會孩子積極地看待自己,纔能有效地糾正孩子的偏差,才能讓孩子在愛與寬容中生出一身鎧甲。
很多網友都在解讀電影爲什麼叫《抓娃娃》。
有人說:培養接班人,要從娃娃抓起。
我更喜歡另一種解讀:
這是在告訴我們,人和娃娃不一樣,我們不能在娃娃機裡養孩子。
確實。
教育孩子從來就沒有萬能的模板。
孩子的成長永不可逆,我們不能爲了滿足自己的自私和虛榮就把孩子當成自己教育的試驗品。
不顧孩子自由意志地操縱和設計孩子的人生,這對孩子來說既是束縛又是傷害——束縛了孩子與生俱來的熱愛和天賦,傷害了孩子對父母絕對的信任和無條件的愛。
另外,好的教育,不是一廂情願地付出,更不是有目的地情感索取。
好的教育,是容得下孩子的不同,接納孩子的不足,以尊重、鬆弛、溫和有力的態度讓孩子成爲最好的自己。
就像紀伯倫在《致孩子》中寫到的那樣: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像他們一樣,卻不能讓他們變得像你一樣,
因爲生命不會後退,也不會在過去停留。
我們無法掌控孩子的人生,但可以做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者,平和鬆弛的守望者,賦予孩子充足的能量,讓孩子把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遠、更堅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