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臺灣》徐寶琳紀念展 流露悲憫滄桑的情懷
翻開臺灣藝術史,1960到1970年代是人才輩出、風起雲涌的時代,歐美前衛藝術風潮與本土美學意識相互激盪,蕭勤、廖修平與霍剛等人留下精彩作品。但身爲臺灣戰後第一代留歐藝術家的徐寶琳,卻因爲英年早逝,名字逐漸被人們遺忘,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
▲《敬,臺灣》徐寶琳紀念展在人文遠雄博物館隆重登場。(圖/邱家琳攝。)
爲了讓徐寶琳重返藝術史的舞臺,他的女兒徐馨慧從20年前開始各方奔走,替逝世的父親舉辦展覽。2016年,徐馨慧委託臺南藝術大學吳盈君教授修護遺作,研究生陳雯婷也發表相關論文《滄海遺珠;徐寶琳油畫作品修護與研究》,同時在臺北藝術大學廖仁義教授的協助下,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滄海遺珠:徐寶琳遺作展」。
這位曾被遺忘的藝術家,再次被看見與研究,獲得他應有的歷史地位。今年,人文遠雄博物館邀請廖仁義教授擔任策展人,以「敬,臺灣」爲主題,舉辦徐寶琳紀念展,挑選藝術家在臺北、澎湖、大溪與高雄各地的寫生作品,表達他對臺灣這塊土地的關注。
「徐寶琳曾浪跡天涯,但他生命最後的歸屬是在臺灣。」策展人廖仁義表示,徐寶琳是1949年從中國來到臺灣的人,曾經離開自己成長的土地,留學歐洲、前往美國,最後又回到臺灣,卻因爲早逝,導致他跟臺灣的淵源沒有被看見,期望透過這次展覽,讓大家看見他與臺灣之間緊密的結合。
▲藝術家徐寶琳在臺灣各地的寫生作品。(圖/邱家琳攝。0
(完整文章請看城市美學新態度)
【延伸閱讀】滄海遺珠 重新看見戰後臺灣的美好記憶︱徐寶琳遺作展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本文由城市美學新態度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