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因應全球貿易保護升溫的衝擊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引發中國不滿。圖爲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新華社)

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課徵懲罰性關稅,引發美中貿易戰;六年來全球貿易保護節節升高,各國經貿摩擦加劇,出口受到衝擊,也影響到全球經濟成長。

近來電動車成爲全球經貿新戰場。在推動節能減碳,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國際趨勢下,發展電動車成爲各國產業政策重點,高度競爭下引發更多的經貿衝突。

中國大陸則成爲國際貿易制裁的目標。各國主要指控中國大陸長期補貼電動車產業,形成不公平競爭。在中國大陸國內需求不足,導致生產過剩下,中國電動車挾成本優勢行銷全球,目前已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出口國,對他國形成重大沖擊。

美國率先對大陸電動車加徵100%懲罰性關稅,歐盟則經由補貼調查,對由中國大陸進口的電動車課徵平衡稅。加拿大最近也宣佈根據國內貿易法,評估對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加徵關稅或其他制裁措施。

除了對由中國大陸直接進口的電動車課稅外,美國也呼籲墨西哥不要提供中國電動車投資優惠,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甚至揚言要對由墨西哥輸美,具有中資背景的電動車再加碼懲罰性關稅。加拿大也考慮限制中國大陸在加國投資生產電動車,以保護國內產業。

中國大陸毫不示弱,除了反駁補貼的指控外,更指出美國及歐盟纔是補貼的大戶;中國大陸也不認同過剩產能的觀點,主張出口是國際分工的結果。中國並認爲價廉且實用的中國電動車有助於加速汰換燃油車,更可對因應氣候變遷做出貢獻,抑制中國電動車更會延宕全球節能減碳時程。

中國大陸也直接報復反擊,例如針對歐盟對大陸電動車課徵平衡稅,準備展開貿易壁壘調查。另外限制生產電動車電池的關鍵原料石墨的出口,並加強對外國傾銷行爲的制裁,例如在歐盟對中國展開補貼調查,中國大陸即已啓動對歐盟蒸餾酒及豬肉的傾銷調查。雖然大陸宣稱是獨立個案,與電動車無關,更非貿易報復;但由實施時機來看,很難排除其中「以牙還牙」報復的因素。

由電動車所引發一連串骨牌式的貿易報復措施,反應出貿易保護政策的多元化。以往貿易保護主要是特定產品的個案,以維護產業利益爲主;現階段則由產業面出發,以強化供應鏈完善,並確保經濟安全。由上游關鍵礦物的掌控,到中下游重要製程技術的維護,以及最終產品的確保公平競爭,範圍更爲廣泛,目標也更多元化。其次,貿易工具也更加靈活,除了傳統關稅與進口限制外,使用出口管制的頻率大幅增加。另外也藉由約束外人投資的方式,以降低國內產業的競爭壓力。

此種升級版貿易保護政策,短期固然可以防止進口增加,保護國內產業;但會使生產成本上升而助長通貨膨脹;也更易引發對手報復,形成貿易壁壘,並不利於經濟成長。

臺灣必須有效因應全球貿易保護升級升溫。首先未來全球將進入高稅率時代,除了關稅外,企業被課徵反傾銷稅及平衡稅的機率也增加,對臺灣出口會產生衝擊。政府除了協助企業因應外國的貿易調查;也必須全盤評估現有之出口拓銷措施,協助企業開創新商機。

其次,在貿易政策多元化趨勢下,應強化鞏固供應鏈的地位。以電動車爲例,臺灣雖非主要生產國,但已經切入部分主要品牌電動車的供應鏈,各國貿易政策會直接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政府應協助企業鞏固在供應鏈中的地位。

最後,臺灣也應由經濟安全的宏觀角度,建構全方位貿易政策。除了落實傳統貿易政策的執行外,貿易政策應有效結合產業及投資政策,才能因應新情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