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如何助力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之路?業內:構建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 資本市場連接各類創新資源

財聯社10月19日訊(記者 史思同)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技創新作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已經成爲引領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

在近日舉辦的金融街論壇中,來自證監會、交易所、法院以及金融機構等多方人士圍繞“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之路 更好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展開深入思考,並進一步探討了境外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培育未來產業的主要經驗。

“資本市場是連接各類創新資源的重要紐帶,在資本形成、資產定價、風險緩釋和人才激勵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周貴華指出,促進科技創新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未來北交所將通過在制度、創新、服務、政策等方面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

上市專精特新企業佔比近半,北交所大力支持科技創新

“專精特新企業是中小企業的‘領頭羊’,具有創造活力足、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特點,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

中國證監會公衆司監管司一級巡視員、副司長商慶軍指出,作爲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和新三板持續深化改革、穩步健康發展,吸引了一批創新屬性優、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業,在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據瞭解,目前,北交所254家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3家,佔比48.43%;新三板掛牌公司中,“小巨人”企業共950家。同時,北交所累計幫助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融資超530億元,募集資金八成以上投向綠色低碳、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

“促進科技創新需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董事長周貴華看來,近年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逐步完善了全鏈條、全生命週期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的市場體系和制度安排。

展望未來,周貴華表示,北交所將通過強化制度的適應性、創新的包容性、服務的精準性、政策的協同性等方面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創新。“深入研究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評估完善發行上市機制、優化融資併購安排、豐富產品工具體系,支持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優質企業上市發展。”

同時,商慶軍也表示,證監會將不斷健全投資和融資相協調的資本市場功能,通過着力強化“主陣地”功能發揮,提升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和投資價值,推動投資端與融資端均衡發展,以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等多方面,推動北交所、新三板高質量發展,提升對創新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和服務能力。

配套措施全面,境外資本市場經驗或可借鑑

與此同時,業內普遍認爲,對於如何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境外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培育未來產業的主要經驗也值得進一步學習和借鑑。

對此,新加坡交易所(北京)首席代表魏浩宇介紹稱,制度方面,在上市板塊的設置上,新交所設置了主板和凱利板,分別面向發展成熟、業績穩定的企業,以及高速發展的有潛力的企業。同時設置第二上市框架,允許已在其他市場上市的企業通過一個高效的流程快速在新交所上市。

配套措施方面,新加坡資本市場推出了投資基金、上市補貼等配套措施支持企業上市。在上市前,企業有望獲得新加坡政府基金的投資,並通過新加坡金管局提供的資本市場津貼減輕上市成本的負擔。

同時,大和證券(中國)總經理耿欣也介紹了日本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型企業的經驗。據瞭解,20世紀90年代,日本政府推出“產業再生政策”,對運用知識、設備、技術儲備調整經營業務與經營方式的日本企業,給予政府性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

2022年,東交所按照市值、流動性和公司治理等定量和定性的基準,重新劃分了“Prime”“Standard”和“Growth”三個新市場,分別面向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業務的大型企業、已經具備一定知名度和業務基礎的中型企業,以及具有高度成長潛力的新興企業。

在二級市場方面,日本政府則採取持續引入增量資金、鼓勵併購重組、改善公司治理等長期舉措。包括日本央行持續增持股票,重點配置包含科技型企業等核心資產的ETF,持續買入推動市值長期穩定上漲;政策引導日本企業加大併購重組的資本運作力度,鼓勵開展海外併購;允許上市公司向董事無償授予股份,提高股票期權的最高行權金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