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意外區分出孩子小學是不是普娃!
怎麼回事?爲什麼上上週六全國各地的學校門口,都聚集了一大堆家長?
一打聽,原來孩子正在裡面參加CSP-J/S複賽。
有個家長跟我講,信奧CSP現在是最受小學生家長關注的全國性考試。如果複賽拿到一等獎,就基本等於小升初“躺進了名校”。
下面這些人頭攢動的照片,統統來自今年的初賽現場,有北京的、上海的、南京的、長沙的……
教育已經變天了,科技升學已經打明牌了!信奧這兩年的參賽人數直線狂飆:
北京報名人數比去年增長近45%,達到11000人左右。上海5000多人蔘賽,比去年高出約25%。14個省份參賽人數的增幅都在50%以上。
而且,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廣東、山東等競賽強省的複賽分數線,都超過了80分。一線城市的孩子想要拿獎,可要好好加油了。
好消息是,貴州、寧夏、內蒙古、山西、海南、甘肅、廣西等省份的分數線都在60分以下。二線城市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的孩子,現在入局信奧,還能狠狠吃到信息差的紅利。
有姐妹就問,信息學這麼火,要不要讓孩子學?現在重理輕文,還學不學英語?
有個老師跟我提過,數學是信奧的基本盤。學不學信奧,要看校內數學好不好。
可見,信奧含金量雖高,卻是尖子生的遊戲,先抓好課內纔是大多數孩子腳踏實地的選擇。
大學之前的教育叫做基礎教育,強調的是“基礎”。
孩子無論國內升學還是出國留學,數學和英語這兩個基礎學科妥妥地穩居C位,小學生儘可以放心大膽地在上面多花些時間和精力。
01
數學靠智商?
數學的難,是赤裸裸的難。不會做,孩子真是一筆也寫不出來。作爲理科裡的“老大哥”,要是數學沒帶好頭,其它理科也很難優秀。
抓住3-10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只靠校內數學夠不夠?
先看公立學校。
優勢:
使用統一教材,遵循課程標準,每節課都有練習、複習和作業。
特別關注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還通過定期考試來檢測學習效果。
注重習慣培養,鼓勵家長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改錯和複習任務。
劣勢:
知識少而淺,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進行重複性練習。
強調公式的熟練運用和規範書寫,但孩子碰到靈活變形的題目就不會做了。
再來看國際學校。
優勢:
小班教學,以探究學習爲主,讓孩子查資料,做討論,寫報告,開發數學思維。
課堂趣味性更強,花費更多時間讓孩子在實踐中理解概念。
注重全面發展,數學知識和其他學科混在一起講,教會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劣勢:
日常練習量不足,計算能力可能偏弱,對基礎知識的熟練度不夠。
一些學校沒有系統教材,成績單上只有綜合評價,家長不易及時評估學習效果。
既然公立和國際教育各有千秋,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孩子待在適合自己的環境裡,再通過彌補自身不足,無限接近理想的學習狀態。
具體的建議就是——
數學一般的孩子,該補計算的補計算,該補思維的補思維,不要等到高年級的時候手忙腳亂。
補計算,可以讓孩子每天限時完成口算練習。等提高了運算速度和準確率後,就可以取消這項家庭作業。
補思維,可以每週末讓孩子當小老師,把周內的數學知識給家長講一遍。這個方法運用的就是我們熟知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也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教別人。
剛開始孩子講課可能磕磕巴巴,這其實是Ta數學思維完善、優化、提升的關口。家長慢慢等待和配合,孩子就會實現從知識到思維的升級。
到了三四年級,如果孩子學有餘力,我們可以鼓勵Ta接觸“淺奧”,厲害的還可以學習奧數,參加數學競賽。
但是我想提醒一句,孩子在外面上完數學課,咱們最好抽空看一下Ta作業的完成情況,檢測一下學習效果。
我們這麼做,其實也是幫孩子養成及時複習、總結覆盤、持續思考的數學學習習慣。
碰到孩子不會做或者做錯的題目,我們要帶着孩子進行錯題歸因,是審題不清、概念不清,還是計算失誤、時間問題,或者根本就是上課沒聽懂,思維深度還不夠。
我兒子小學上奧數回來,我就發現他課上的題會做,但是作業不會做。這就好像他的好朋友張三,戴了個眼鏡,又貼了個假鬍子,結果他就認不出來了。
沒學明白時,很容易一道題目弄懂了,換個形式再出,就又不會了。所以我們要鼓勵孩子多分析思考兩道題之間的聯繫,多體會解題的思路,養成多角度思考的習慣。
不讓自己掉進同一個坑,做一道題能頂十道題,纔可以實現學習的增量。
只有擁有知識遷移的能力,數學纔會成爲理科學習的底層槓桿,撬動其他學科取得更大的進步。
02
用英語認識世界!
“吳彬彬逼瘋了全國80%的學生和家長!”
吳彬彬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英語教材中的主角。和舊版教材裡的李雷和韓梅梅比起來,他的話對零基礎孩子來說,像天書一樣難。
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
拋開詞彙量變多,句子變複雜不說,使用新教材後,英語課真正改變在哪裡?
設計了大量的語言技能類和綜合實踐類活動,比如歌曲、故事、手工活動等。
書面表達除了記敘文、應用文,還要自己組織語言來表達觀點。
課堂增加了小組合作,學生之間運用聽說讀寫的技能進行交流。
明確提出“課外視聽活動每週不少於30分鐘”,還要求主題演講。
看到這裡,國際學校的家長是不是覺得這樣的英語課有點眼熟?
沒錯,此次英語教材變天,其實是爲了讓公立學校的英語課堂,更好地和國際接軌。孩子只有課上大膽地開口“說英語”,才能打破應試教育的怪圈,改變“啞巴英語”的現狀。
問題是,語言學習需要環境。脫離了環境,很難學深學精。
公立學校的英語課一週就幾節,練習的時間顯然不夠。
你可能也想不到,就連國際學校的孩子,天天浸泡在雙語環境裡,有的還在爲英語發愁呢。
我就聽過國際學校的家長吐槽,孩子的學術英語和美高、英高的孩子沒法比,寫出的東西也達不到世界top50的要求。
講真,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2-12歲,小學階段也是抓好英語的最後機會。
在孩子還是英語小白的時候,家長最重要的就是全方位地營造英語環境,比如週末和孩子一起看英文動畫片,讀英語繪本,做英語分級練習冊等。
在家每天接觸半小時、一小時的英語,而且要聽說讀寫練齊頭並進。只要能堅持下來,英語也是所有學科裡見效較快,且投入產出比較高的學科。
除此之外,關於校外“開小竈”,我也有幾條建議。
中高考方向
建議小學考KET/PET,中考後再考個託福或雅思。
在時間相對富餘的小學、初中階段多學英語,便於日後兩條腿走路。
其一,早些搞定英語,後面學習難度上來的時候,就可以分配更多的時間學習理科。
其二,高考升學是一考定終生,一旦考砸了,很多孩子會不甘心,這時可以拿着高考分數申請國外名校。我就見過幾個沒到600分的孩子,因爲英語優秀,申請到了世界排名18的悉尼大學。要知道,清華的QS才排20名哪。
只不過,海外名校對英語成績要求很高,還需要雅思或者託福,申請文書、口語面試、線下寫作考覈這些也是一樣也不能少。
如果英語基礎沒有早早打好,高考後臨時抱佛腳根本來不及。
留學方向
建議四年級拿下PET,五六年級考FCE/CAE,同時參加研學、夏校活動,爲英語學術打好基礎。
想要給學術英語打好底子,肯定離不開大量的原版閱讀。源源不斷的原汁原味的輸入,才能加深理解的深度,增加對自然和社會的觀察、理解、感悟和表達。
說得直白一些,孩子早期進行了大量的積累和鋪墊,英語的靈性和悟性不知不覺中就有了,認知水平自然超出了同齡人,學術表達也就不在話下。
正是孩子們聽說讀寫練一樣不落,加上精讀後的積累和感悟,提高了他們的英語能力,讓他們慢慢擁有了英語思維。
總結一下,小學數學和英語要怎麼規劃?
數學好的孩子更有升學優勢。建議小學課內打好基礎,課外學些淺奧。發現孩子有天賦,趕緊進階奧數或者信奧。
英語不拼智商,主要靠日常積累。小學六年堅持下來,孩子就超過同齡人一大截了。
實在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那就先從英語開始。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把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一個改變普通孩子命運的機會。
除此之外,家長該監督的時候監督,該加油的時候加油。只要小學階段抓好數學和英語,孩子將來不管參加高考還是出國留學,都會走得更加輕鬆自如。
姐妹們有商品、育兒等方面的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找“大管家”,她貼心又靠譜,包解決,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