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環狀線縮短工期有難度 究責若有歧見恐興訟

受地震影響的捷運環狀線約需1年修復。知情人士說,前置補強工程比預期耗時,縮短工期有一點難度;此外,假設最後判定廠商或相關單位有責任但對方不服,後續可能以訴訟解決。

花蓮外海4月3日強震,造成新北環狀線板新站(Y15)至橋和站(Y13)間連接樑柱的盤式支承損壞,導致11處鋼箱梁錯位,也造成軌道變形。

新北市府捷運局表示,正努力加速修復進度,朝縮短工期目標邁進。目前復原工程施工架已完成搭設,正在敲除舊有物料並進行結構加強,訂購的首批盤式支承預計7月中到貨,將展開鋼箱梁復位,接續修復軌道、隔音牆、水環及機電纜線,最後再進行機電系統整合測試及電聯車試運轉等繁複作業。

知情人士表示,經專家審慎評估,目前移位的鋼箱梁在進行修復前,須先加鋼片補強,但鋼箱梁內部是密閉空間,不僅溫度高,且高度僅約1公尺,1處1次只能容身1名焊工,加上現在焊工較難找,每日進度有限。

知情人士說,原本估1年修復期已有點趕,如今補強作業又比原先預期更加複雜且耗時,要縮短工期的話有點困難,不過如果能多找一些焊工,相信對工期會有幫助,目前已積極找人,一定要把時間搶出來,初估還是照1年修復時程來走。

新北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賴建宏則認爲,鋼箱梁頂升作業涉及垂直與側向水平挪移,許多環節必須細膩謹慎,所以在檢討過程確實花滿多時間審視這項工程,不過目前進度都還在預期的工期估列範圍內。至於是否可能提前,賴建宏說,還要視後續施工狀況才能確定。

由於環狀線由新北市府出資請北市興建,因此包括設計、監造、施工與驗收都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局主責與發包,外界關心後續鑑定報告與責任歸屬。知情人士表示,由專家與學者組成的第3方公正單位會鑑定出環狀線損害「原因」,但究責部分會由臺北捷運局視鑑定報告、與廠商簽訂合約以及當時法規等方面判斷責任歸屬。

關於環狀線仍在保固期內卻損壞,是否有可能據此求償。知情人士說,假設經專家認定100%是天災造成,以合約來說,廠商或相關單位不用負保固責任;但假設認定廠商或相關單位有責任,對方也可能認爲自己已盡責,在出現歧見下,以往可能透過訴訟解決。

賴建宏認爲,如果最後認定廠商或相關單位有責任,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是對方也接受此結果,雙方後續再詳談損害賠償金額;二是對方可能認爲這是強震災害,與人爲過失無關,最後可能就會藉訴訟釐清。

賴建宏也表示,環狀線第3方公正單位是由結構工程協會等國內專家學者組成,這些專家在業界或學界都有實務經驗,相信鑑定報告具公正信與客觀度,不會有偏頗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