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現代企業不平凡的40年,這部音樂劇火出了圈

一部音樂劇,映照中國製造業的過去、現在與將來。

文 | 華商韜略 王寒

10月30日,首部中國製造業現實題材原創音樂劇《潮起東方》在深圳首演。

現場座無虛席,觀衆目光炯炯。演出結束後,很多人都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佈觀後感想,盛讚“國產音樂劇出息了”!

回想起來,上一個火出圈的國產音樂劇還是《只此青綠》。

兩者的相同點,不只是同由有“演藝國家隊”之稱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擔綱製作,還在於它們都用藝術形式詮釋了華夏民族之美、國人之美。

不同的是,以海爾40年發展歷程爲原型、展現中國製造業升級歷程的《潮起東方》,映照的正是我們的過去、當下和將來。

1978年,改革開放正式拉開大幕。兩年後的8月,深圳被列爲中國最早實現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

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成爲推進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中國製造業的故事從此轉彎,無數小人物在這裡改寫自己的命運,創造令世界矚目的中國神話。

從最初經營簡單的來料加工,到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再到具備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品牌出海享譽世界……

過去40多年來,中國製造成就的奇蹟令世界矚目。生於1984的海爾,其40年的覺醒、蝶變之路,與改革開放一脈相承,由此也成爲觀看這一奇蹟的最佳窗口。

放在當時,誰能想到一個瀕臨破產、負債累累的冰箱廠,竟能成爲打遍全球無敵手的巨頭?

這是海爾了不起的勝利,也是中國製造業了不起的勝利。

作爲首部中國製造業現實題材的原創音樂劇,《潮起東方》在深圳的首演,既是對過去的致敬,也是站在新起點對未來的展望。

2個小時裡,完美的演出帶領觀衆完成一場跨越40年的時空旅行。

80年代的武俠、90年代的流行音樂、00年代的樂隊、10年代的電子樂……音樂彷彿具有一種強大的魔力,能夠打破時空的界限,讓屬於每個年代的敘事席捲而來。

舞臺上的時鐘裝置,則是時間的象徵,在故事的推進、產業的崛起和中國經濟的騰飛中,時間改變一切,也見證一切。

跨越三代人的劇情設置,更是以代際更迭的形式演繹着理想的繼承、創新的蝶變。

時空流變的宏大背景下,一個個小人物演繹着自己的人生。

正是他們的抉擇與拼搏,書寫下海爾不平凡的40年,創造了今天中國製造的大時代。

“誰出的問題,誰就把冰箱給我砸了”,話音剛落,張瑞敏舉起鐵錘,把76臺有瑕疵的冰箱砸成廢鐵。

劇中這令人震撼的一幕,是刻入海爾歷史的一幕。

彼時的張瑞敏還不是“張首席”,剛剛接手海爾的他,上任不久就接到消費者來信,反映產品有質量問題。

他立刻率隊排查,發現情況屬實,毫不猶豫,怒砸冰箱。當時,一臺冰箱1700多元,是一個職工兩年的工資,很多人都心疼得流下眼淚,而海爾自身的財務狀況也不寬裕。

但張瑞敏深知,唯有如此,才能喚醒職工的質量意識,這對企業來說,是比黃金還珍貴的資產。

劇中,流水線工人王恆山正是在這一事件中深受振奮,原本渾渾噩噩的他,好像換了個人,他開始發奮學習專業技術,還確立了成爲科研專家的志向。

隨着嚴抓質量的體系建設在海爾內部展開,以及“真誠到永遠”品牌口號的提出,“創優質、奪金牌”目標的確立,海爾全體擰成一股繩。

1988年,海爾奪得中國冰箱行業歷史上的第一枚質量金牌;1990年,摘得國家質量管理獎和中國企業管理金馬獎;1991年,成爲全國十大馳名商標。

而這只是開始。

中國製造曾在海外長期飽受質疑和偏見,甚至在部分國人中間,也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當中國製造品質真的好起來以後,讓全球相信中國製造的品質,是一件更難也更需要堅持的事。

劇中,徐夢遙這個典型的精英女性角色,把抗爭這種“不相信”當作自己的人生使命。劇外,海爾很早就把冰箱送到德國參加展會,與全球最頂尖的高手過招,證明中國製造的能力與德國名牌沒有差異。

不僅如此,海爾還以此爲開端,走出了一條從“建立全球性製造基地”過渡到“打造國際化名牌”的進擊之路。

一方面,依託更精準的用戶洞察、更因地制宜的產品策略、更有價值的品牌收購,海爾完成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市場的逐步佔領,建立起覆蓋全球的品牌美譽度和影響力基礎。

另一方面,推出“國際高端家電品牌”卡薩帝,與全球市場“高端玩家”正面對決,並以接近2000萬臺累計銷量和“高端市場第一份額、第一單價、第一增速”三大紀錄,完成中國製造躍向高端的一次關鍵突破。

最終,徐夢遙在代表海爾海外創牌和全球化發展的階段,用中國人的骨氣和智慧贏得了海外的尊重。而成爲全球市場引領者的海爾,早已無需自證。

如果徐夢遙代表的依然是人羣中的極少數,那麼林深則講了一個屬於更廣大平凡人的故事。

作爲一個窮山溝走出的大學生,他自卑、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卻在一次次挑戰中,變得勇敢自信,成爲海爾的中堅力量。循着他的成長與蛻變,人們得以走進這一作品最深刻的內核——

對於個人而言,自我的打破與重塑是難以迴避的成長方式。對於一項事業而言,這也是最重要的前進動力。

而在此基礎上,《潮起東方》還以代際更迭的方式做了更進階的表達。

當林深的徒弟馬新陽從故事講述者化身爲新一代海爾人,並大膽提出自己的創新想法時,海爾得以突破個人侷限、讓創新無限延續的原因得到具象化。

評價現實主義題材藝術的標準是,觀衆是否能透過作品看見時代、看見意義、看見個體。

無疑,《潮起東方》是時代的縮影。這段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實體經濟崛起並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歷史,值得被每一個國人銘記。

而海爾的全球創牌歷程與改革開放同呼吸共脈搏,不僅折射出其他優秀企業從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更在藝術與現實之間架起橋樑,爲觀衆在整個宏大的圖景中,框定一個觀看的焦點,看見一羣人爲了一個目標,不斷奮進、開拓創新,看見人的價值最大化。

作爲一個羣像作品,它更展現出中國人的千姿百態,和骨子裡那份不怕艱難、敢於追求的精神,體現出整個民族創新發展的高度。

大幕落下,卻引發了人們更多遐想。

人們還能書寫什麼樣的海爾故事?站在世界一流新起跑線的中國製造,還將帶來哪些驚喜?

在現實中,海爾已經交出答案。

2018年,海爾率先提出打造生態品牌,以海爾自身的數字化建設、資源開放爲基礎,打破傳統的產品、行業、地域乃至品牌界限,塑造出物種自演進的生態系統。

以海爾智家旗下的場景品牌“三翼鳥”爲例,它從小場景切口入局,將各領域、各行業、各品類合作伙伴鏈入,開啓全流程的“一站式定製智慧家”服務。

目前,三翼鳥已經在全國佈局近3000個線下門店,賦能3000多家專賣店、1000多家量子小店。在過去三年間,三翼鳥已爲超過34萬中國家庭定製了智慧生活方案。

再比如說,海爾旗下面向工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是全球首個以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爲核心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大企業共建,小企業共享”的生態理念下,打造出覆蓋場景、企業、園區、行業、城市的數字化賦能體系。

當下,海爾卡奧斯也已經鏈接企業90萬家、服務企業16萬多家,孕育出化工、模具、能源等15大行業生態。

除了實現在物聯網智慧住居、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賦能的全球引領,海爾打造生態品牌的邊界還擴展到了做深大健康產業、城市治理互聯網、汽車產業互聯網和新能源產業互聯網等垂直領域。

正如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在今年初發布的全新品牌口號,海爾正在“以無界生態共創無限可能”。

這是12萬海爾人對自己的再次打破與重塑,也是海爾的再次拔節生長。

它嵌合着中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境界,是海爾對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新質生產力這一時代使命的主動承擔。

也是一個個平凡的人物、一雙雙堅實的手掌,對助力中國產業完成又一次蝶變發出堅定表態。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