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徵信修復”騙局:一條叫價1000-3000元 培訓加盟一條龍

小靜啊,現在是不是可以花錢修復不良徵信記錄啊?有人跟我說花4萬可以消掉不良記錄,我想明天來取錢。”張大爺剛剛聽說花錢修復徵信時還有些懷疑,但在對方一番勸說下完全被說服。他在取錢之前給泰隆銀行客戶經理髮了上述微信內容,卻被告知這是個騙局

作爲“經濟身份證”,信用報告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個人貸款能否通過審批。如果個人信用報告出現了逾期或者呆賬,極有可能被銀行拒貸。一些人就瞅準了其中的“商機”,自稱可以消除個人徵信的不良記錄,並展示出衆多的“成功案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既然徵信修復市場前景廣闊,有一部分人盤算起了徵信修復培訓代理加盟的生意。“徵信修復”真的能修復徵信報告嗎,這是一門新生意嗎?如果徵信報告出現問題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什麼?

央行提醒“徵信修復”是騙術

2020年12月,鄧某軍因個人徵信問題買房貸款受阻,經房產銷售商介紹與張某軍相識。雙方加微信後約定由被告爲鄧某軍的妻子胡某梅修復徵信逾期記錄,遂將自己與其妻的身份證信息發給被告。後又簽訂協議書約定願出資15000元由被告張某軍辦理胡某梅徵信修復相關事宜。

不過15000元並不是一次付清。前期鄧某軍給張某軍先後分別付款3000元、2000元用作協調關係的費用,時間暫定30天之內處理完此事項。不過,張某軍並未辦成修復徵信逾期記錄的事。鄧某軍要求退還費用,張某軍再次向其作出承諾,因處理不了胡某梅的徵信修復問題,前期已付資金5000元加上售樓處違約金5000元,一起補齊10000元整歸給胡某梅。但其遲遲未退還,於是被鄧某軍告法庭

無獨有偶。2020年1月張某霖也因個人徵信問題買房貸款受阻,經房產銷售商介紹與張某軍相識。雙方加微信後,約定由張某軍爲張某霖修復徵信逾期記錄,並先後三次收到張某霖共計8400元的微信轉賬。收到上述款項後,張某軍表示因銀行系統維護,需再過幾天才能對徵信進行修復。事實上,張某軍並不能修復徵信逾期記錄,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張某霖多次聯繫未果,遂將其告上了法庭。

昂某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張某軍向昂某妻子承諾可以修復昂某徵信,並收取了10500元。毫無意外,張某軍同樣未能成功修復徵信,後又稱徵信可以再次修復,要求再轉5000元。一段時間後,張某軍謊稱昂某徵信已修復成功,要求轉入19500元修復徵信費用,並且只有付清後纔會更新徵信報告。按照上述案例的劇情發展,張某軍拉黑了對方所有的聯繫方式。

不難看出,這類騙局的套路基本上就是利用普通人急於修復徵信的心理,騙取受害人的資金,錢一旦到手就全面拉黑,再也聯繫不到。實際上,如果確實出現過逾期記錄,也不用着急。根據徵信系統《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落實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爲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爲5年;超過5年的,在信用報告中不再展示”。簡言之,從還清逾期欠款之日起,逾期記錄保存5年,5年後該筆逾期記錄將會在個人信用報告中刪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現在仍然存在不少“中介”從事着以徵信修復之名收取費用的活動。記者以客戶身份諮詢時,中介表示,具體收費情況需要根據徵信報告來定價,逾期一個月算是一條。先簽委託辦理合同再繳費,處理不成功會退費。一般來說商業銀行的比較好處理,快的話兩週就好了,慢的話差不多一個月。也有中介表示,時間可能得90天左右,因爲某銀行較難處理,處理週期會很長。記者瞭解到,消除一條不良記錄1000~3000元不等,不良記錄過多還可以打包定價,市場價格不一。

有徵信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徵信修復”這個詞並不準確,如果徵信出現逾期欠款,還清之後5年就會消除記錄。如果是有錯誤的信息,可以向金融機構或徵信中心申請異議處理。所謂的“徵信修復”有的是收取費用後失聯,有的是運用僞造的材料進行申訴,以此試圖修改不良信息。修改不成功後一般不會退款或者直接失聯

《徵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爲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爲5年。”根據相關法規政策,個人信用報告不良記錄不適用於“信用修復”,不良記錄在不良行爲或事件終止5年後自動刪除。央行表示,“徵信修復”是騙術,既不靠譜,又涉嫌違規違法。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個人認爲信用報告信息存在錯誤、遺漏的,有權向徵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異議,要求更正,不收取任何費用。利用非常規手段不僅不能消除展示無誤的不良信用記錄,甚至會對個人造成不良影響。

所謂“培訓費”開價近3萬代理加盟更貴

有人以“徵信修復”爲名行詐騙之實,殊不知道還有人盯上了他們,精心設計了另一場騙局。

2019年11月,宋某注意到李某陽經常在朋友圈發佈徵信修復成功的案例和一些徵信常識,遂與對方取得聯繫,準備學習徵信修復技術;王某某也是在李某陽的介紹下學習徵信修復技術。李某陽曾向他們表示,一家銀行6條以內收費4000元,公司(中和徵信)做失信人員的信用修復問題90%都能修復成功,而且是正規、合法的途徑。

交完學費,宋某和王某某專門前往中和徵信接受培訓時,卻發現情況有些不對。所謂的徵信修復術都是如何編造理由欺騙銀行。當宋某拿出一份需要修改的徵信報告,讓講師趙某辰修改時卻並不能修改,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

原來這一切都是趙某辰和李某陽精心設計的騙局。兩人分工明確,李某陽負責拉客戶收費,趙某辰負責授課培訓,趙某辰表示,“公司對外宣傳的是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去幫客戶修復徵信,事實上其講解的是僞造一些假的客觀理由去幫客戶修復徵信。以異議申訴的方式和銀行溝通,幫客戶洗白,修復客戶的徵信,具體包括做假的銀行流水、造假的住院病歷等等。所以公司都是先收取費用再進行培訓,否則客戶培訓完發現和宣傳的內容不一致肯定不會交錢。公司收取加盟費有1.98萬元、5.98萬元、18萬元三個檔次。”

2021年5月24日,裁判文書網公佈了該案例。但是,徵信修復術的騙局遠遠沒有結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徵信修復”爲關鍵字搜索時,發現大量做徵信修復技術教學的廣告,費用從幾百到上萬元不等。記者以學習徵信修復技術爲名,隨機聯繫了一家自稱是可以做徵信修復培訓的公司。對方問清來意之後詳解介紹了徵信修復的市場行情,以及學習徵信修復技術或者加盟的費用和形式等。

他表示,徵信修復有三種情況不能做,分別是被法院強制執行,列入失信人名單;上傳不良信息的金融機構倒閉,找不到對接人;逾期欠款未結清。在可以接單的範圍內,修復成功率高達90%以上。具體的盈利點主要是和客戶收取的服務費,一般按條計費。根據市場情況,每條1000~3000元不等,做得多賺得多,整體利潤是比較高的。

關於培訓費用,對方介紹道,“個人徵信修復只要認真學,一般4天左右就可以獨立上手操作,在接單的過程中技術逐漸就會熟練。培訓一個人費用是29800元,如果是區域加盟的話59800元,可以3個人一起學習。”

央行提示,凡是以徵信修復培訓、考取徵信相關資格證的名義開展宣傳或者收取費用的,都是詐騙。以徵信市場需求量大,有前(錢)景爲理由,誘導用代理、加盟方式開辦徵信相關業務,實則爲騙取代理、加盟費用。根據《徵信機構管理辦法》第五條,設立個人徵信機構應當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根據《企業徵信機構備案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任何組織都不得采用加盟、代理、掛靠等方式從事企業徵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