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學檔多不一定好 要對準學系

大考中心今公佈學測成績後,想參與申請入學的考生,就要開始準備繳交學習歷程檔案,大學招生單位強調,學習歷程檔案的內容「多」,不一定「好」,教授更重視學生的基本素養,是否對準學系想要的能力。

臺大教務處註冊組主任李宏森表示,臺大教授較注重學生在校內的學習表現,校外活動則需有公信力,在口試或筆試階段,就可驗證書審資料是否符合實際表現。他指出,審查教授需閱讀數十,甚至數百份學習歷程檔案,教授希望看到學生的基本素養,是否對準學系想要的能力,而非只是累積參加營隊等內容的數量。

臺大副教務長陳林祈強調,學習歷程檔案內容「多」不一定「好」,交四、五百頁檔案,會被教授認爲沒有整理資料的能力。

陽明交通大學教務長陳永升指出,學生應在有限的上傳容量中呈現學習成果,且爲符合檔案上傳規定,得先學會圖片壓縮、調整解析度;對於是否可使用外部連結,陳永升坦言「無法掌握老師是否會看」,建議在學檔內呈現重點與精華。

至於近年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興起,學生關心是否可用ChatGPT製作學檔,陳林祈直言,教授其實很容易看出該學檔是否由ChatGPT生成,臺大校內宣導違反書審真實性的樣態,並強化申請入學的口試、筆試。他表示,大學端有許多可交叉比對真實性的工具,很容易看出是否有原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