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貼口惠 醫界炸鍋
(圖/本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宣佈三補助原則,讓今年健保點值維持在1點0.9元,預估要補助百億。百億,看似給醫界恩惠,但醫界卻笑不出來,羣醫羣組炸鍋,紛紛表示,1點0.9元我們要高興、要感恩嗎?卓院長的薪水不是1點1元嗎?這樣急診、開刀房及加護病房的醫療水平撐的起來嗎?不難看出,卓院長這種略施小惠,不是醫界不領情,而是不能解決問題。
行政院這次三補助原則,分別是:第一,優先補助疫情增額費用。第二,補足各分區至1點0.9元,假如分區最低每點0.88元,政府會透過公務預算撥補0.02元。第三,已達0.9元的地區也會同步往上補0.02元,以確保公平性。
問題是,現在已有不少地區點值已達1點0.9元,如果各分區沒有人低於0.9元,最後不用補、也不用獎勵,等於就拿不到補助,跟現在沒有兩樣,且即便補到0.9元,跟健保署申請的醫療費用,等同還是打了9折。
再者,健保各分區狀況不同,醫療院所密集的都會區,由於分食者衆,點值會較低,卻反而可獲得點值補助;離開都會區,醫療院所較少且資源分散,可能因爲看的人少,點值反而較高,而無法獲得補助。同時也可能出現衝量的問題,大家多看病人,點值低,反正政府會補,這也不是健康的現象,尤其攤扣的制度仍存在,補進來的錢可能又吐了回去更多,等於做白工。
行政院這種齊頭式的補助,說穿了,只是爲了便宜行事,點值問題的癥結在於「健保總額」,而健保總額的存在,源於健保總投入大餅不足,所以要框上一個總額,讓大家去有限金額中去算點值、去執行醫療再分一定的總額。
釜底抽薪,還是要將健保大餅做大,讓足夠的投入,照護全民的健康。目前臺灣的經常性醫療支出僅佔GDP6.1%,相較韓國的9.3%及日本的11.3%,差距甚大;政府應三思、民衆要要求政府補足醫療費用。
明年臺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齡化、慢性病患增多,加上新藥、新科技,未來醫療支出勢必明顯增加,政府若要採點值撥補,不如提高政府在健保總額負擔的比率,由現行36%提高至38%,甚至更高,不僅將健保大餅做大,也能成爲健保較穩定的財源,避免跟勞保一樣,年年須依賴政府撥補。(作者爲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前彰化醫師公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