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

美麗海灣是美麗中國在海洋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美麗海灣建設提升行動方案》,提出重點推進110餘個海灣建設美麗海灣,探索推進廈門市等7個城市全域建設美麗海灣,推動美麗海灣建設擴面、提質、增效。到2027年,美麗海灣建成率要達到40%左右。本期特邀專家圍繞相關問題進行研討。

抓住突破口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如何理解美麗海灣建設的內涵?近年來,我國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如何?

李方(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環保處副處長、研究員):美麗海灣是指符合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目標要求,能夠爲公衆提供優美海洋環境和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海灣。其中,優良海洋環境質量是海灣美麗的前提條件和基礎,健康良好的生態是維持和提升海灣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保障海灣持續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的內在要求。建立長效機制,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保障灣內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平衡有序、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最終形成宜居宜業宜遊、人海和諧共生的局面則是美麗海灣建設的終極目標。

要穩定實現水清灘淨,達到海灣環境質量良好,就要求海灣內各類入海污染源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海水水質優良或穩定達到水質改善目標要求,海岸、海灘長期保持潔淨,海灘和海漂垃圾得到有效管控。要穩定實現魚鷗翔集,達到海灣生態系統健康,就要求海灣自然岸線、濱海溼地、典型海洋生境和生物多樣性等得到有效保護,海灣生態系統結構穩定,生態服務功能得到維持或恢復。要穩定實現人海和諧,達到人海關係和諧共生,就要求灣內公衆親海空間充足、環境品質優良、羣衆滿意度高,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方式綠色可持續,建立海洋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長效機制。

海灣是海洋開發利用的主要區域,承載着從山頂到海洋的各類人爲開發活動壓力。據統計,我國近90%的海洋開發利用活動集中在離岸10公里以內的海域。受人爲和自然因素綜合影響,海灣面臨海洋生態退化、環境污染等突出問題。從最新發布的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看,我國劣Ⅳ類水質海域主要分佈於遼東灣、渤海灣、黃河口、黃海北部、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2023年監測的8處海灣生態系統均呈亞健康狀態。同時,海灣擁有砂質、岩礁、淤泥和生物岸線等多種資源,景觀優美秀麗,是提供優質海洋生態服務功能的關鍵區域和公衆親海享海的重要空間。總體而言,海灣是經濟發展的高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地。抓住海灣,就抓住了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改善的突破口,就抓住了協同推進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牛鼻子”。

2023年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協同推進重點海域治理與美麗海灣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對重點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提出明確要求。以海灣爲基本單元,“一灣一策”協同推進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和岸灘環境整治,建設美麗海灣,已成爲未來一段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主線,也是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必然要求和重點任務。

“十四五”時期以來,生態環境部編制印發了《美麗海灣建設基本要求》《美麗海灣建設參考指標(試行)》等相關文件,沿海各地也在全面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建設美麗海灣的積極性高漲,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大格局建立健全。以“一灣一策”爲抓手,統籌實施陸海污染防治、生態保護修復、岸灘環境整治等舉措,重點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我國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由2016年的72.9%上升至2023年的85%,提升12.1個百分點;2023年全國283個海灣中,167個海灣水質優良面積比例超過85%,其中122個海灣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爲100%;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比例由2004年的20%增加至2023年的29%,基本消除不健康狀態。

下一步,我國將通過實施美麗海灣建設提升行動,持續推動美麗海灣建設數量與質量雙提升,全面實現擴面、提質、增效。同時,在秦皇島等7個地市試點推進全域美麗海灣建設,做好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徵集,做實美麗海灣建設成效評估與調查監管,持續推動美麗海灣建設和海灣綜合治理融入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以高品質海洋生態環境支撐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辨識度的美麗中國建設成果。

人海和諧共生的實踐樣板

沿海各地在推進美麗海灣建設的實踐過程中探索出哪些好的經驗做法和創新模式?

姚瑞華(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海洋生態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海灣是推動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關鍵區域。近年來,生態環境部兩批次遴選出20個美麗海灣優秀案例,這些案例既是人海和諧共生的實踐樣板,也是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典範。

一是公衆親海型海灣建設模式。海灣水清灘淨,環境優美,成爲公衆旅遊度假勝地。代表性海灣有青島靈山灣、秦皇島灣北戴河段、大連金石灘灣、福建廈門東南部海域、福建漳州東山島南門灣—馬鑾灣段、廣西北海銀灘等,建設思路是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和綜合治理,通過陸海協同污染治理、海漂和岸灘垃圾清理整治、海岸配套公共設施建設與完善等,打造灘淨灣美的海濱生態環境,成爲公衆臨海親海的旅遊目的地,極大地帶動了當地文旅產業發展。以廈門市爲例,作爲典型海濱旅遊城市,通過美麗海灣建設帶動旅遊業高速發展,2023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987.01萬人次,同比增長67.3%;旅遊總收入1567.31億元,增長83.3%。

二是生態保育型海灣建設模式。海灣物種生境類型完整,生物多樣性豐富,成爲濱海灘塗、溼地生態保護的典範。代表性海灣有鹽城大豐川東港、溫州南麂列島諸灣、鹽城東臺條子泥岸段等,建設思路是堅持尊重自然、生態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的方針,通過退養還溼、微地形改造、裸灘溼地恢復、生態環境整治等措施,高水平保護物種生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成爲海洋生物重要的產卵場、育幼場、索餌場和棲息地。以鹽城東臺條子泥岸段爲例,在條子泥溼地距離候鳥覓食區最近的養殖區實施退養還灘,開闢720畝高潮位候鳥棲息地。世界上僅存500多隻、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勺嘴鷸近一半在條子泥溼地覓食、換羽,停留時間長達3個月。

三是綠色發展型海灣建設模式。依託海灣地區的自然資源和特色產業,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爲目標,倡導資源高效集約利用,減少對海灣資源環境生態過度開發和破壞,探索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路徑。代表性海灣有深圳大鵬灣、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岸段等,建設思路是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機制,通過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爲生態旅遊、生態康養等綠色產業新優勢,賦能高質量發展。以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岸段爲例,建成以國家海洋博物館爲龍頭的標誌性海洋文化載體,獲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美麗海灣優秀案例是海灣治理與保護的典範,其創新實踐和經驗做法值得借鑑和推廣。

精準治污方面,天津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岸段、青島靈山灣、秦皇島灣北戴河段、深圳大鵬灣、汕頭青澳灣等海灣均把陸源入海污染治理、入海排污口規範化管理、海水養殖清理整治作爲改善近岸海域水質的首要任務。其中,天津市針對城鎮生活源是影響近岸海域水質的主要問題,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水處理廠經提標改造,水質達準Ⅳ類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降低,爲近岸海域水質改善奠定堅實基礎。

科學治污方面,廈門依託高校及科研院所,基於我國沿海港灣的水動力模型、天氣預報模型、海洋數值預報模型等,建設了一套海漂垃圾監測預警預報系統,可每日對入海垃圾漂移軌跡及分佈區域預測預報,爲環衛機構合理部署保潔力量進行海漂垃圾攔截和清掃提供參考和指導,大幅提高了海域保潔效率。廈門海漂垃圾分佈密度從2020年的240.38平方米/公里下降到2023年的96.63平方米/公里。

依法治污方面,浙江出臺《浙江省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南麂列島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基本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等多項規章制度,從源頭爲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提供法治保障。江蘇鹽城頒佈《鹽城市黃海溼地保護條例》,將東臺條子泥溼地公園納入重點保護區域,實行全面保護,明確建立黃海溼地保護執法協作機制和公益訴訟制度。廣西北海先後制定出臺《北海市沿海沙灘保護條例》《北海市關於加強紅樹林保護管理工作規定(試行)》等,爲銀灘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海灣綜合監管方面,深圳大鵬灣聯合相關部門簽訂《大鵬新區海陸統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合作備忘錄》,制定《大鵬新區海陸統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權責清單》,探索形成“信息共享、聯合會商、聯合執法、聯合督查”四大常態化機制。青島靈山灣面向智慧海洋綜合管理需求,融合海洋環境監測、防災減災、漁船監管、海上通信、海岸帶監管、安全生產數據,建成“七位一體”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網,由“海基有纜監測系統+入海河流自動監測+無人船+無人機+衛星遙感+地理信息技術+海洋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平臺”組成。監測範圍覆蓋靈山灣及其入海河口和海岸帶區域,基本實現“守點、巡線、控面”監測監控一體化,初步具備海灣生態環境動態監視監測、海洋生態環境預警監測、突發海洋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等綜合性功能。

促進海洋環境和生態協同治理

美麗海灣建設在海洋環境和生態協同治理方面取得哪些進展?

張卓羣(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海洋經濟學研究室副主任):隨着美麗海灣建設的逐步推進,工作重點逐步從以污染防治爲主向海洋環境和生態協同治理轉變,並取得實效。

一是夯實海洋環境保護制度,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作爲海洋大國,我國曆來重視海洋生態環境問題。制定並兩次修訂海洋環境保護法,推動海洋環境保護由側重污染防治向陸海統籌、綜合治理轉變。黨的十八大以來,立足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出臺《“十四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海岸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等,從探索建立“國家、省、市、海灣”分級治理新體系,因地制宜、分區分類推進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方面爲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奠定製度基礎。

二是加強海灣生態系統保護,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通過保護生態廊道、提高物種保護級別、開展科研監測、重點海域休漁、增殖放流等手段和措施,對海洋生物進行積極有效的保護。目前,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多種,約佔全球海洋已記錄生物物種數的11%,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爲豐富的國家之一。其中,珊瑚礁廣泛分佈於福建東山以南的海域,2023年我國重點監測的福建東山珊瑚礁、廣西潿洲島珊瑚礁、海南三亞珊瑚礁生態系統狀況均達到優良狀態,活珊瑚覆蓋率較2019年分別增加2個、8個和13個百分點。紅樹林面積增長至43.8萬畝,較本世紀初增加了約10.8萬畝,我國成爲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三是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實現海灣保護經濟生態雙贏。2021年6月,我國首個藍碳項目在山東青島交易完成;2023年2月,全國首單藍碳拍賣在浙江寧波落槌;2024年3月,全國首個跨省共建藍碳生態碳賬戶發佈。藍碳經濟作爲一種新興經濟業態,在提高海洋碳匯功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時,促進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提升。

四是摸清海洋生態家底,增強海洋生態保護監管能力。2023年,生態環境部啓動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完成了我國管轄海域春夏秋3個航次841個點位的海洋環境污染調查,82條入海河流、102個入海排污口等重點入海污染源調查,全部大陸岸線的衛星遙感調查,以及重點岸段岸灘的無人機調查,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美麗海灣建設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在頂層設計支持、相關部門和沿海地區的共同努力下,海洋環境和生物生態協同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但依然存在生態保護修復體系有待健全、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功能不強等問題,需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加強。

首先,從條線業務管理和區域統一治理兩方面完善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體系。在海洋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保護補償、陸海統籌一體化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等方面出臺具體措施與規劃,以強有力的制度建設推進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鼓勵經濟基礎較好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率先建立區域一體化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體系,在海洋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生態補償、監測與執法、藍碳交易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以區域協調促進重點地區海洋生態環境共保聯治。

其次,加速恢復海洋生態系統功能,促進海洋環境和生物生態協同治理。2023年開展的24處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監測中,仍有17處地區呈亞健康狀態。必須堅持保護與修復並舉,強化陸海統籌、綜合治理,全方位、全海域、全過程開展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推進珊瑚礁、海草牀、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修復,推動受損海岸、海灣、河口、海島等生態系統恢復,在保護和修復中持續提升海洋生物多樣性。

再次,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智能化監管水平。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海上探測船、海底探測器對海洋生態環境數據開展綜合性、實時性、持續性採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開展重點海域、海灣生態環境實時監測分析,打造立體、動態的“空天海”一體化監測網絡,爲日常監測、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和重點風險源調查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