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島之春(中):從國家錯誤而生的公義之花
「悲劇太長,悲哀太深,深到僅是清風拂過,就叫人潸然淚下。但濟州之春,總會有如油菜花一般怒放的時候的吧。」圖爲參加四三追悼式的文在寅。 圖/歐新社
▌前篇:〈濟州島之春(上):3萬殞命的四三大屠殺〉
「就連一道石牆、一朵凋落的山茶花也知道濟州的那段苦痛歲月,人們在這七十年間持續尋找探問:這塊土地還有春天嗎?」韓國總統文在寅在濟州「四三事件」70週年追悼式上如此宣告:
今天,我想告訴大家,濟州的春天來了。
早在2012年,初次競爭總統大位時,文在寅就頻頻到訪濟州,甚至參觀了《順伊阿姆》描述的那個慘遭滅村的北村裡。之後,文在寅即使落選,仍常以政治人物的身份出席濟州四三追悼式。文在寅對濟州四三事件的關注,並不讓人訝異,因爲作爲盧武鉉心腹,文在寅曾見證這位前總統對濟州的道歉與承諾。
「悲劇太長,悲哀太深,深到僅是清風拂過,就叫人潸然淚下。但濟州之春,總會有如油菜花一般怒放的時候的吧。正因爲大家不忘四三,有許多人與大家一起共同分擔苦痛,我們才能一起跨越沉默的歲月,今日聚集在這裡。對於竭盡全力,告訴我們四三的痛恨、苦痛和真相,各位犧牲者遺族、濟州島民們,我在此以總統的身份,謹致上最深刻的慰問與感謝之意。」
2018年4月3日早晨,文在寅第一次以總統身份出席追悼式。成爲盧武鉉之後,第二位出席追悼儀式並道歉的國家領導人——這中間,相隔了12年。
文在寅是第二位出席追悼式的韓國總統——第一位,則是2006年4月3日的盧武鉉(圖)。 圖/盧武鉉總統基金會
1997年,第四次參選總統的金大中首先拋出調查四三真相、恢復名譽的政見;2000年,〈濟州四三事件真相調查及恢復遇難者名譽特別法〉(簡稱四三特別法)在朝野努力下制訂、公佈;在這法律基礎上,《四三真相調查報告書》也於2003年10月15日出爐,由官方替濟州四三事件,下了定義——
自1947年3月1日觀德亭前的宣言開始,經過第二年4月3日南朝鮮勞動黨濟州道黨的武裝起義,直到1954年解除漢拏山禁令爲止,歷時7年7個月的事件,在這過程中,造成2萬5,000到3萬人不幸死亡,雖有一部分人被武裝隊殺害,但8成以上都死於討伐隊手中,
報告認定,這事件爲國家責任。
「以國家公權力來殺害民衆,討伐隊不經審判就殺害非武裝民衆,特別是從小孩到老人都不放過,實是蹂躪人權,確實有過。」圖爲遭到政府軍逮捕、非法軍事審判的濟州百姓。 圖/美國國家檔案局
2000年11月,金大中(圖中)總統簽字的〈濟州四三事件真相調查及恢復遇難者名譽特別法〉,爲四三事件的平反開啓了一扇窗。 圖/青瓦臺
當年月底,時任總統盧武鉉到訪濟州,向濟州人民報告結果、代表國家道歉:「對於過去國家權力犯下的過錯,我以揹負國政的總統身份,向被害者家屬及濟州島民誠心道歉並表慰問之意。並追悼無辜的亡靈,願他們能夠安息。」
2006年,盧武鉉爲了出席四三追悼式,再訪濟州島。他在追悼詞中,除了談起恢復名譽和歷史事件整理進度,希望將濟州島建設爲和平之島外,還重申國家的責任與過錯,再次道歉:
這10年間,韓國政府對濟州四三事件的處理已有相當共識與基礎,爲何文在寅還會以「尋找春天」爲開頭,宣稱自己帶來春的訊息呢?無非就是這12年來在李明博、朴槿惠" target="_blank">朴槿惠掌權下,關於四三事件的調查與平反工作,幾乎沒有什麼進展。
因爲,保守派一直主張,在朝鮮半島南北分斷的情勢下,國家權力擴張有正當性。
保守派一直主張,在朝鮮半島南北分斷的情勢下,國家權力擴張有正當性。圖爲迎回函戰陣亡將士遺骨的李明博總統。 圖/法新社
四三事件在最大保守派自由韓國黨的認定中,該追究南朝鮮勞動黨的責任,因爲他們利用山區居民當擋箭牌,展開游擊戰,軍警纔不得不強硬迴應。其他保守派也主張濟州四三是共產黨引起的暴亂,是叛亂行爲,南朝鮮勞動黨的武裝抗爭及杯葛五一〇選舉,是一切的開端。
因此,在這兩位保守派總統執政期間,右翼勢力帶頭反對濟州四三相關的法律與調查,李明博時代還有「國家正體性確立國民協議會」這樣的新興組織成立,針對四三事件提出違憲訴訟;而朴槿惠當政時,除了西北青年團在首爾重建外,在濟州也有一個號稱遺族會的新設團體,要求撤下和平紀念公園裡的「不良牌位」。因立場與意識形態不同而生的「記憶戰爭」,在這些年逆風而起。
文在寅在朴槿惠時期,就屢屢和保守派對抗對濟州四三的界定,阻止開歷史論述的倒車。當選後,自然依照競選承諾,出席這一年這別具紀念意義的悼念式。
他在儀式開始不久,與夫人一起走上慰靈壇,代表上香。結束後,文在寅帶頭步下臺階時,突然停了下來,往旁邊靠,讓年長的遺族奶奶們先往前走,確認她們都能安穩下臺階後,才一起回到座位上。不光只有在場1萬5,000名觀衆看到這一幕,透過韓國三大電視臺直播,這樣肅穆沈穩且尊重的姿態同樣展現在全國觀衆面前。
文在寅帶頭步下臺階時,突然停了下來,往旁邊靠,讓年長的遺族奶奶們先往前走,確認她們都能安穩下臺階後,才一起回到座位上。 圖/青瓦臺
這就是文在寅政權對這起歷史事件的態度。他也在14分鐘的談話裡,透過和平、和解與跨越等字眼,彰顯「春」的意涵,強調這個政權的歷史態度與方向。
「1947年11月17日,濟州島戒嚴令發佈,以山腰村落爲中心的焦土化作戰也隨之開展。家裡只要有一人不在,全家都會以逃亡者家人的身份遭到殺害。山腰的村落有九成五被燒燬,也有整村遭到屠殺的情事發生。」
「以意識形態來區分劃分生死界線,不光只是在屠殺的現場而已。就算有家人犧牲,但爲了不被說是暴徒的親人,仍不得不忍氣吞聲地活下去。」
「這種苦痛因爲連座法而延續到下個世代,對於孩子們想從軍、當公務員,爲國家服務的熱烈想望,濟州父母不得不親手將其澆熄。」
「這種苦痛因爲連座法而延續到下個世代,對於孩子們想從軍、當公務員,爲國家服務的熱烈想望,濟州父母不得不親手將其澆熄。」圖爲文在寅夫人與四三遺族。 圖/青瓦臺
文在寅接着訴說許多民間團體與藝文人士以各種形式,衝破威權時期言論禁忌,好將四三事件從屏蔽的狀態浮出來,但這些創作者如作家玄基榮、金石範,導演金東滿、徐俊植等,卻都因此被逮捕入獄。國家暴力再次在這些經歷者身上碾壓過去。
他又說,這些藝文人士的努力讓四三不只是過去的悲劇,也是當下屬於我們的故事,銘記歷史揭露真相,是民主人權與和平的必經道路。
此時,文在寅再次表達感謝,也是他第一次致歉:
「作爲總統,我要再一次表達深切歉意和由衷的感謝。」 圖/歐新社
在這前半段致詞中,文在寅迴避談論當時複雜的國際政治情勢,不做意識形態上的立場選擇,巧妙地將這起事件定爲「國家暴力」和「屠殺良民」,這不僅是真相調查報告的結論,也是所有遺族與民衆能夠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文在寅之所以如此鋪陳,原因如前所述:左右對立乃至於進步與保守的抗衡,一直影響着韓國的政治局勢乃至歷史認定。因此在道歉過後,他話鋒一轉,高度讚揚金大中與盧武鉉兩位總統先前的付出與努力,並以堅決口吻承諾:任誰都無法動搖他徹底解決四三事件的目標,關於四三真相的調查與名譽回覆這些工作再也不會中斷與後退。
他進一步表示,除了遺骸挖掘工作會進行到底外,國家也會積極針對倖存者與被害者進行賠償與補償。而徹底解決四三,讓和解統合與和平人權穩固,正是全國國民與濟州島民的心願。
除了遺骸挖掘工作會進行到底外,文在寅也承諾會積極針對倖存者與被害者進行賠償與補償。圖爲2009年濟州島遺骨挖掘現場,遺族們的追悼法會。 圖/濟州四三事件調查檔案基金會
這些字句都針對反對派,駁斥他們偏頗的論斷與主張,文在寅說:今日在四三的英靈前,所謂和解共生,並非特定的意識形態,只是再次確認,只有在真相之上,纔有真正的立足之處而已。雖然左右意識形態對立導致了殘酷的歷史悲劇,四三犧牲者們與濟州島民仍超越了意識形態所造成的不信任與憎惡。有的年輕人即使在四三當時被軍警槍擊,仍然報效國家投入韓戰,「四三那些被認爲赤色的青年們,帶着拼死的覺悟保衛祖國。」
濟州島民超越左右與和解共生的案例,可由島上的護國英靈碑與犧牲者慰靈碑證明,這個碑石的建造有個信念 :「因爲所有人都是犧牲者,也就願意原諒所有人」。除此之外,糾葛最深的四三遺族會和濟州警友會也在2013年發佈無條件和解的宣言。
從濟州島民開始伸出的和解之手,此後一定要讓全國國民都擁有。
「必須正視苦難的歷史。」文在寅強調,這不限於國與國之間,韓國人也要跳脫舊觀念的框架面對四三才行 ,即使還是會有無視四三真相的人、還是有以過去意識形態,扭曲地看待四三的人,韓國社會仍充斥着,延續韓國過去因意識形態而生的憎恨與敵對的話語。
「從濟州島民開始伸出的和解之手,此後一定要讓全國國民都擁有。」圖爲文在寅留在紀念公園內,悼念受難兒童的玩具與花束。 圖/青瓦臺
但他以嚴正的語氣強調:「此後的韓國,必須成爲一個追求正義的保守派與追求正義的進步派,都以正義相互競爭的國家;必須進入一個公平的保守派與公平的進步派,都以公平作爲評價基準的時代。如果不合乎正義,也無公平,不管打出保守或進步的旗幟,都不是真正的爲人民服務。」
這一段話,再次回到意識形態對立的脈絡裡。文在寅提出以四三爲基點,重新思考「正義」與「公正」的訴求,認爲在這個標準上,不論保守與進步派都不應該存在差別。換句話說,他希望藉着四三事件的反省與和解,來謀求一種跨越左右的國家目標。在各種意義上,這段話具有相當的高度,令在場觀衆忍不住鼓掌。
最後,文在寅重申反省歷史、和平人權、和解共生等普世價值,並強調這是他作爲一個總統賦予的歷史責任。「我希望今天的追悼式,是對四三英靈與犧牲者的安慰,也能成爲對全體國民來說,一個嶄新歷史的出發點。」這位大韓民國總統最後如此宣告:
各位,濟州的春天已經來了!
——(接續下篇/濟州島之春(下):教科書說不清的國家傷口)
——(接續下篇/濟州島之春(下):教科書說不清的國家傷口)
▌備註
本文中文在寅談話經過日文翻譯,再轉中譯;轉角國際作者許仁碩協助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