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蔚然再見歌廳秀 在無人劇院上演
故事工廠作品《再見歌廳秀》由紀蔚然編劇、黃致凱執導,將臺灣歌廳秀秀場搬上舞臺,探討曾有的歌廳秀榮景,可見華麗歌舞場面。(故事工廠提供)
故事工廠作品《再見歌廳秀》由紀蔚然編劇、黃致凱執導,將臺灣歌廳秀秀場搬上舞臺,探討曾有的歌廳秀榮景,以及面臨轉型的新舊交替狀態。(故事工廠提供)
因疫情緣故,許多節目停演,但國家文藝獎得主紀蔚然編劇新作《再見歌廳秀》,今(1)日下午照舊在國家戲劇院彩排演出,現場僅有少數與會者和技術工作人員,臺上的熱鬧歌廳秀與臺下的空景,形成對比。紀蔚然表示,「歌廳秀回不去了,留下來的是民間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創造力。」
歌廳秀曾是臺灣人的生活娛樂場所,在1987年解嚴之前,臺灣人在歌廳秀聽主持人說腥羶色笑話、聽禁歌、欣賞俊男美女,甚至有裸露演出,歌廳秀知名的表演者包括豬哥亮、張菲、廖峻、澎澎等,後來皆是電視娛樂圈藝人。
紀蔚然表示,歌廳秀火紅的年代,他正巧在國外求學、工作,沒趕上那樣的年代,爲創作劇本,他從影音資料認識歌廳秀文化,「歌廳秀的表演形式很活潑、有趣,具有生命力,但可惜的是,在解嚴過後,臺灣變得自由開放,但這樣的表演方式,反而消失了。 」
《再見歌廳秀》故事從1990年代歌廳秀面臨轉型談起,描述歌廳秀二代爲求生存,試圖引進美國藍調,想在臺語歌曲和西方流行文化中找到平衡,進而翻轉節目老套、總是開黃腔、裸露等表演方式,試圖開創新局。其中黑道介入歌廳秀經營,前來攪局的橋段,同樣出現在劇中。
紀蔚然表示,他在劇中呈現1990年代時期的臺灣,「那是一種在本土與西化之間的文化撞擊,因此誕生了一些特別的作品,像是有首臺語歌〈魚〉,是一首帶有西洋風格的臺語歌,裡面還出現一段葡萄牙文,訴說對媽媽的思念。」
導演黃致凱表示,舞臺設計由曾設計歌廳秀舞臺的設計師曾蘇銘擔任,還原熱鬧的歌廳秀舞臺風貌,此外,臺上還有兩名樂師,會隨着演員的嘻笑怒罵做聲響效果配樂,就像在歌廳秀現場一樣。劇中可聽見如〈雪中紅〉、〈愛情恰恰〉、〈燒肉糉〉等臺語歌曲。
黃致凱表示,劇中人面臨歌廳秀轉型的心境,可從一首以美國歌曲〈夜行火車到喬治亞〉(Midnight train to Georgia)的旋律加上臺語歌詞聽出來,「夜行火車變成臺語的末班車,歌詞提到:末班車要開了,要離開趁現在,爲什麼不上車,你在等什麼?說明了劇中人在新舊交接的徬徨與心境。」《再見歌廳秀》因疫情延後演出,將於6月下旬起正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