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佼/開大會
文/黃子佼
最近,來錄製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的來賓,都在開錄之前,與我圍成一圈,開起行前會議,這種開大會的交流,開始不到半年,但成效不錯,起因很簡單,因爲我們錄製的幾個常態單元,說來也不算複雜,但是各有宗旨與奧妙之處(稍後報告)。
▲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開錄前都會與黃子佼圍成一圈開行前會(圖/黃子佼提供)
一般節目,多由製作單位同仁,分別和歌手,主持、嘉賓等人一一順稿,效果如何?是否百分百傳遞完整?部分藝人,甚至還不會直接面對執行人員,只派出經紀人或助理聆聽,再由其二手轉達,當然,部分藝人是天才或是老手,可以見招拆招,問題不大,但如果是新秀呢?或是鮮少參加綜藝節目的人呢?再者,製作單位的執行人員資歷也未必夠深,對於已層層經過電視臺主管、製作人、編劇甚至主持人修改後的腳本,是否也能忠實傳達其精隨呢?單元意境與中心思想,是否可以並領略呢?我一向堅持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於是幾個月前,我寧可多累一點,也不願意上臺開錄甚或是直播時,面對一盤散沙或滿臉疑惑,更怕多頭馬車。
老實說,我必須解釋一下,並不是榜上榜幕後人員順稿不夠優秀,以我從旁觀察,他們表現很好,但畢竟同一件事,對不同參加的藝人,到底要說幾次纔夠?極爲浪費力氣與脣舌!何不由我搭配他們,一起,一次,說清楚講明白。況且,當我自己願意離開休息室,跳下來召開大會,各公司的藝人也更願意自己出來面對,杜絕二手傳播的遺漏可能性。其實,過往九零年代,我參與過的綜藝節目,多半也都是由主持人帶領藝人與製作單位,圍在一起順稿並討論修改內容,不但大夥對稍後演出更有共識,甚至無形間凝結了感情,也能激盪發想出適合彼此的哏,當上臺奮鬥時,彼此更瞭解並分擔給力,還化解了藝人間的陌生感與門戶之見,絕對一舉數得。
講到單元,推薦舞臺,五組以上的藝人在階梯排排坐,從出道十多年的阿沁,到出道一個月的小派,務必讓觀衆看到歌壇的團結,纔會感動歌迷,也凝結歌壇的各階層力量。各行各業都在打羣架,衰退的歌壇與唱片圈怎能繼續各自爲政呢?一起坐,輪番受訪,然後不間斷的目送他,出發走到主舞臺高歌,我們一起聽,再輪流訪問下一組,non-stop!話題雖以當下該組爲主,偶爾也會交叉交流,一家親,誰也不能放空,以免導播拍到,要互相助威,以免稍後自己登場時,其他人也擺臉不幫襯。這是我每一次都會告訴嘉賓的開會重點。
▲黃子佼認爲錄影前的行前會很有意義,不可少。(圖/黃子佼提供)
榜上榜ktv與歡樂研究院則有說有笑又唱又跳,甚至還有遊戲與測驗,前者更要演示ktv包廂風格,將大家的k歌生態融會貫通,後者則在討論主題分享舉例之間,將歌壇人物現象歌曲話題談笑風生,兩者頗有難度的是,需要一些演短劇的成分,對很多新人來說,這類磨練機會不似我們當年多,我很慶幸參與過臺灣短劇輝煌年代,鑽石舞臺的陽婆婆或笑星撞地球的兩代之間,都是經典與學習,後來的大悶鍋系列或瘋神無雙也不賴,但打片歌手幾乎不太會上,也許是唱片公司的保護?或雙方都覺得與打歌無關?但我一向覺得,多點各類磨練,有何不可?單元錄製前,大家拿腳本,分配好性格腳色,報告流程宗旨解說,也謝謝各藝人配合,如德高望重小琥姐或姚可傑哥,也都一起坐下來和我們溝通,說笑間,大家化解兩代歌手疏離感,營造歌壇一家親,讓稍後的錄影,已不只是工作通告,而是有某種團結意義,多棒!所以,這種坐排,不可少。
●黃子佼知名藝人、主持人、專欄作家。興趣與專長多元,專業領域橫跨綜藝、唱片、電影、戲劇、潮流、設計、寫作等,「金鐘50」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得主。
►►►iOS:點我下載。
►►►Android:點我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