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元/中美勢力消長對臺灣的影響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均提到戰爭,但臺灣並非焦點;川普認爲第三次世界大戰迫在眉睫,範斯喊「不要讓孩子上戰場」,賀錦麗表達對巴勒斯坦支持。但很清楚的是,除了半導體外,臺灣重要性降低,美國保臺未來可能變成條件交換。

臺灣最危險的時刻是明年初。假如川普當選,由於臺灣不願提高國防預算或交保護費,川普可能轉跟中國談交易;若賀錦麗當選,美國可能有內亂,賀也很難應付國際危機,對大陸而言是施壓臺灣最好時機。

臺灣民衆不僅對大陸冷感,對世界也無感。中共軍機圍堵臺灣力度增加,美國要求臺灣全力備戰,臺灣被排除在許多國際組織外,溫水煮青蛙是現在進行式。

臺灣只有事態嚴重纔會有感覺。長榮酒店遭大陸抵制,迫使集團聲明認同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陸企積極全球佈局,對臺商供應鏈造成壓力;中國和歐盟制定全球碳排標準,碳稅衝擊排山倒海而來。臺商即使遠離大陸,仍需在全世界面對中國。

避免戰爭已成美國兩黨共識,不管俄烏、以哈戰爭,最終均會走上談判,臺海也不例外;但很可能不會有戰爭,美中直接交易。美國出賣臺灣早有先例,越戰時期美國爲了想撤軍,和中國談條件;中國協助美國結束越戰,美國同意外交承認從臺北轉向北京。大國只關切自身利益,小國往往被犧牲。

中國全力在各方面縮小與美國差距:從電動車、手機、航太到奧運,沒有硝煙的戰爭加速全球版圖重組。華爲新一代晶片功能不遜於輝達;亞馬遜爭取中國賣家以因應低價電商衝擊;近期電玩「黑神話:悟空」熱賣,說明中國軟實力已達世界級。

美國抵制中國,反而刺激大陸加速發展自主科技、打造自己生態系,「新質生產力」即爲代表。大陸由於市場大,即使沒有國際市場也可存活。

在內需不振情況下,中國全力以出口拉動經濟,從低價商品轉到科技產品,流向全球;因爲內卷嚴重,所以價格極有競爭力。各國雖以關稅防堵,但現實是打不死的敵人會更強大,「中國製造」變成「中國世界製造」,影響全球經濟。

以汽車業爲例,去年全球銷售全面下滑,但比亞迪逆勢成長百分之四十,排名躍居全球第七,第二季海外銷量增長三倍。美國在智能戰領先,但綠能低碳領域被中國完封。未來戰爭不限於軍事,戰場遍及全球,對外交孤立的臺灣不利。

美國靠「深度」競爭,追求尖端技術。但中國以「高度」整合生態系,以「廣度」佈局全世界,用「速度」搶佔市場、調整策略,再透過「反深度」瞄準低價市場。中國製造現已提升爲中國智造、中國創造;世界需要中國,不管是進口商品或設立工廠,形成「黑神話:無恐」。

戰爭沒有贏家,以色列雖然強,但經濟大幅衰退、企業大量倒閉。歐美國家已修正戰略,不再強調圍堵中國,努力避免戰爭。臺灣一直侷限於「信任供應鏈」,路只會愈來愈窄;未來全球超限戰,中國在很多方面已追上甚至超越美國。

全世界正在改變對中國的態度。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呼籲與中國謹慎共存、摒棄敵對思維,建立開放、穩定的合作關係。義大利雖退出「一帶一路」,總理梅洛尼訪陸重建關係。長榮聲明反映臺灣企業心聲,希望兩岸不要有戰爭、共存共榮。

當今全球格局已改變,正視大陸崛起事實,臺灣才能勇敢走向世界!

(作者爲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