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金融監管總局發佈會釋放重磅信號,涉及房地產、中小機構改革化險、利率波動影響等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程維妙 北京報道

8月21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法規司司長王勝邦、統計與風險監測司司長廖媛媛、財產保險監管司司長尹江鰲出席,在約80分鐘時間內回答了10個問題,涉及房地產、中小機構改革化險、利率波動影響等熱點。

引導和培育更多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今年5月,金融監管總局印發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目前已過去3個月,談及成效和下一步舉措時,肖遠企帶來多組數據:截至6月末,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貸款餘額15.3萬億元,其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佔比均超過四成,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5%;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31萬億元,同比增長25.9%,上半年綠色保險賠款支出達到850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2萬億元,同比增速17%。

對於下一步工作,他談到,在科技金融方面,主要是督促金融機構認真落實科技型企業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工作要求,引導和培育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在綠色金融方面,要把相關統計制度進一步完善,同時豐富綠色金融產品供給,特別是要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普惠金融方面,推動相關意見落實落地落細,取得效果。養老金融方面,要穩步推進商業養老金融發展,同時要求保險機構在養老保險產品的設計方面,更簡單、便捷、穩健。數字金融方面,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推動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應用。

保險賠付佔災害經濟損失約1成,相較全球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近年來,極端天氣自然災害時有發生。尹江鰲稱,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大概932億元,明顯高於去年同期的382億元。

對此,金融監管總局加強行業統籌調度,指導行業做好理賠服務,推動行業配合做好防災減損。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保險業賠付支出約1.39萬億元,同比增速30.2%。“這個增速是明顯高於前7個月保費收入5.2%的增速,說明賠付增長是比較快的。”尹江鰲表示。

不過他同時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自然災害經濟損失大約1200億美元,其中保險賠付大約600億美元,佔比約50%,而我國保險賠付佔災害經濟損失大概10%左右,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對於保險業如何進一步發揮好保險業功能,助力防災減災救災及災後恢復重建。尹江鰲表示,在完善制度上,將搭建保險保障能力等評價體系,完善災害事故分級應對機制;在探索試點上,將在今年初擴大住宅巨災保險保障範圍的基礎上,總結河北、湖北、北京門頭溝等地的做法,推動各地開展試點;在深化改革上,將擴大農險的供給,同時將完善共保機制,提升對重大項目等的風險保障;在強化監管上,將優化承保理賠的標準,提升保險服務的質效,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上半年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0.4%,仍實現正增長

在迴應銀行淨利潤增速和淨息差時,廖媛媛表示,近年來,中國商業銀行淨利潤增速持續放緩,主要是受到了貸款利率持續下降、淨息差不斷收窄的影響。今年1-7月,銀行新發放企業類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39個基點,較2021年的高點下降超過100個基點。上半年,商業銀行淨息差1.54%,同比下降19個基點,也較前期高點下降超過50個基點。

“中國的商業銀行淨利息收入佔營業收入的80%左右,淨利息收入增長放緩對利潤影響顯著。另外,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降低服務收費,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已經連續5年同比下降。”她表示。

她同時指出,近年來,商業銀行通過多種方式內部挖潛、降本增效,目前中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水平仍處於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0.4%,仍然實現了淨利潤正增長。同期銀行資產利潤率和資本利潤率也基本保持穩定。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引導銀行機構繼續加強精細化管理,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不斷提高盈利能力。

從銀行類別看,民營銀行淨利潤增速出現了負增長。“今年上半年,民營銀行總體是盈利的,但有幾家民營銀行淨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直接影響了當期利潤,導致了民營銀行淨利潤出現階段性下滑。”廖媛媛稱。

通過“關鍵事”“關鍵人”“關鍵行爲”加強金融監管總局全鏈條監管

上週五,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全面強化金融機構合規管理要求,明確合規管理責任,推動金融機構形成以上率下、全員參與的合規文化,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合規機制。

合規是近年金融展業的主基調,監管也不斷加大對金融機構和金融活動的全流程全鏈條監測預警。王勝邦談及此時表示,發揮總局系統“四級垂管”體系優勢,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主要工作包括實現金融監管的全覆蓋;堅持風險爲本,健全金融機構審慎監管框架;落實“四早”要求,提高風險預警的前瞻性;加大監管力度,提升監管效能。

在加大監管力度方面,他還舉例稱,加強金融監管總局全鏈條監管,實現行政許可、非現場監測、現場檢查、監管強制措施和行政處罰的聯動,整治市場亂象,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比如信貸、投資、票據,造成金融風險的“關鍵人”,高管、股東,以及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爲”,關聯交易、循環注資等,從嚴懲治違法違規行爲。“我想,假以時日,合規將真正成爲金融機構的基因,鑄牢我們金融穩定的微觀基礎。”王勝邦說。

嚴防大股東操縱、凌駕於中小金融機構之上

防風險、強監管也是金融監管總局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任務。被問到針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改革化險工作目前進展如何,後續會否加快區域銀行整合時,肖遠企表示,中小銀行保險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經營穩健,經營指標和監管指標也都處於健康合理區間。

他表示,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總體考慮幾個方面。在改革方面,採取實事求是、穩步推進的原則,不搞“一刀切”,堅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則。

“在監管方面,我們一是要狠抓公司治理建設;二是要特別加強行爲監管,重點對主要股東的行爲加強監管,嚴防大股東操縱、凌駕於中小金融機構之上。不管大股東小股東,要支持金融機構按照公司治理程序、公司治理制度要求來決策。”肖遠企說道。同時要加強對董事、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的行爲監管,主要看是否真正勤勉履職,履職能力和履職結果。

此外,中小金融機構要找準自身的市場定位,總的原則是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之路,還要聚焦主責主業,不盲目求大求全。“真正把這些優勢發揮出來,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對於金融機構是否會加速重組,肖遠企認爲,區域金融佈局一直在做,不存在快和慢的問題,主要是根據當地經濟金融總量、變化趨勢、金融需求的情況來優化佈局,根本目標就是金融供給、金融服務要能夠滿足市場主體和金融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引導行業適時下調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

9月新一輪人身險利率調整在即,談及保險行業受到市場利率波動的影響,尹江鰲表示,利率管理是保險公司特別是人身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事關行業的穩健經營和高質量發展。當前,我國保險業正處於轉型升級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

“金融監管總局高度重視保險業的高質量發展,在利差管理方面,我們主要引導行業適時下調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加快資產端收益率向負債資金成本率的傳導,使資產和負債更加匹配,強化投資收益率對結算利率和分紅水平的剛性約束,推動客戶利益真實化和合理化。督促保險公司調整產品的結構,優化保單利率的演示,合理引導市場預期。”他說。

近1.4萬億元融資獲批,精準支持房地產“白名單”項目

今年1月,住建部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文,指導各地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談及該建立以來的進展和成效,廖媛媛介紹稱,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5392個,審批通過的融資金額近1.4萬億元。在城市協調機制推動下,符合規定的“白名單”項目及時獲得了資金支持,爲促進項目建成交付、保障購房人合法權益、穩定房地產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她表示,當前爲了做好保交房工作,各城市協調機制正全面瞭解所在地在建已售未交付房地產項目信息。對於需要通過“白名單”獲得融資支持但尚未滿足“白名單”條件標準的項目,城市協調機制督促銀行要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房地產企業要採取措施儘快修復問題項目,城市政府要加強協調,推動符合“白名單”條件標準的項目應納盡納。

今年以來,銀行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保持了穩中有增的態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較年初增長4000多億元,經營性物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9%,併購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1%。今年1-7月,商業銀行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1萬億元,有效支持了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本報記者李願、張欣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