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李飛飛:年僅46歲,已是美國“三院院士”
2022年7月19日,頂尖權威排行榜雜誌《福布斯》科技理事會專家組的13名成員共同評選出了13名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界領導人物。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埃隆•馬克斯、史蒂夫•喬布斯等業界大佬紛紛入圍其中,不過名單中最令國人矚目的還屬華裔女性科學家李飛飛。
16歲那年,李飛飛跟隨父母從四川成都市移民至美國新澤西州開始新生活。
異國他鄉的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那般美好,爲了攢夠學費李飛飛只能白天學習晚上打工,利用好一切空閒時間,那時的她便立志要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
李飛飛
2009年,年僅36歲的李飛飛加入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任教,獲得終身副教授職位。
在這之後,李飛飛憑藉在深度學習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突出貢獻相繼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之列。
儘管已經在美國生活近三十年之久,早已功成名就的她依舊沒有忘記祖國,忘記自己是一箇中國人。
她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經這樣說過:“很小的時候,我便暗暗發誓:如果有一天我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話,我一定要以中國人的身份登上領獎臺。”
李飛飛
遠渡重洋,逆風翻盤
1976年,李飛飛出生於中國北京。後來隨着父母的工作需要,李飛飛跟着父母一起來到了成都生活。
從小成績就十分優異的她在小學畢業後成功進入四川省重點高中成都市第七中學就讀,原本按部就班的生活卻在她16歲那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回憶起當初的那段日子,李飛飛覺得自己好像是一棵原本在故土安安靜靜生長地樹木卻突然一下子被連根拔起,硬生生地移去另一片土地生存。
上世紀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隨着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中國出現了一股史無前例的出國熱潮,許多中國人嘗試出國留學和創業。文化水平較高的李飛飛父母也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改革開放
1992年年初,16歲的李飛飛跟隨父母遠渡重洋,來到了新澤西州定居。不過到了美國並不意味着能夠過上理想中的美好生活,李飛飛在中國時學歷較高的父母都有着一份穩定且高薪的收入,一家人過着條件較爲優越的生活。
可到了美國之後,英文不過關的父母無法從事高難度的工作,迫於生計只能打打零工維持溫飽。
爲了減輕家庭負擔,李飛飛除了上學外,其餘一切空閒時間都儘可能地拿來打工了,她在美國做過中餐廳服務員、電話接線員,發過傳單等等。
除了巨大的經濟壓力外,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與不會講英文成了她面臨的又一巨大難題。
李飛飛
在國內時,李飛飛所接受的僅僅是應付考試的英語課程,從未接受過任何系統的英語學習,完全無法與學校同學進行正常溝通交流融入其中。
特別是在來到美國上高中的第一年,李飛飛由於嚴重的語言障礙不僅沒有交到一個好朋友,就連日常所學的課程都十分吃力,畢竟其中有很多她從沒見過的專業名詞。李飛飛知道抱怨沒有任何作用,只有努力克服困境,才能迎向光明。
爲了儘快擺脫語言水平不足帶來的重重困境,李飛飛利用ESL英文補習班與打零工時的一切機會,不斷地來練習口語積累詞彙量。
不到一年的時間,李飛飛就能講上一口自然順暢的英語口語,甚至還能聽懂美國當地的一些獨特口音。
李飛飛
在美國想要就讀頂尖大學需要高昂的學費,可是李飛飛的家境根本難以負擔這筆費用。
李飛飛在老師的幫助之下了解到美國許多頂尖大學每年都會給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放數額較高的獎學金,足以負擔在校就讀期間的絕大部分費用。
只不過想要拿到獎學金必須得拿出一份極其優異的成績單,讓人欣慰的是,李飛飛憑着幾百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以及過人的學習天賦做到了。
1995年,高中畢業時,李飛飛以SAT1250分的高分成功被世界頂尖名校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錄取,並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當時,新澤西州當地的報紙還專門爲此對她進行了報道,畢竟這麼優異的成績美國當地的許多學生都很難達到。
李飛飛
放棄高薪offer,投入AI世界
早在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讀本科期間,李飛飛在冥冥之中便已和人工智能與神經生物學有了聯繫。
她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發現許多物理學大家如愛因斯坦、薛定諤等早在20世紀初期開始將思考問題的方向從物理轉向了生物。
本科期間,李飛飛每一年都會利用暑假去做一些與生命科學有關的暑期實習,在不斷地學習與積累中,她深深迷戀上了這門學科。
於是乎,她也在後來讀博期間選擇了去加州理工大學去讀認知神經生物學加上人工智能專業。
1999年,李飛飛從普林斯頓大學順利畢業。
李飛飛
那一年,整個美國就業市場處於一種牛市狀態,就業形勢一片大好。更別說從頂尖名校畢業的李飛飛了,她收到過高盛、麥肯錫等多家投行與諮詢公司的高薪offer。
對於家境困難的她來說這完全是一個脫困的好機會,全家人就此便可以過上富裕的中產階級生活。
可李飛飛並沒有隨波逐流,她做出了一個在常人眼裡大膽且瘋狂的決定,去中國西藏研究藏藥,尋找東方哲學與生命科學的精髓與魅力。
爲了獲得普林斯頓大學一年一度的獎學金作爲去西藏遊學的經費,李飛飛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最終在1200多名競爭對手之中脫穎而出,成爲那一年這類獎學金的唯一獲得者。
普林斯頓大學
在西藏的那段日子裡儘管生活過得特別清貧,但李飛飛很快樂,感到精神世界異常的充實與豐富。
回到美國後,李飛飛選擇繼續攻讀學業,進入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從事當時非常冷門的專業人工智能和計算神經科學研究領域。
2000年,李飛飛開始攻讀博士學位,那個時候人工智能遠不像今日這般受人追捧,在大衆眼裡人工智能技術像是處在一種純冬眠狀態沒有什麼發展,可她卻不認輸覺得這一領域的研究大有可爲。
讀博期間,李飛飛的母親先後患上癌症與中風等病症,原本經濟就不寬裕的李飛飛一家生活更加艱難了。
李飛飛
即便生活如此艱苦,李飛飛還是挺了過來,她曾經在採訪時這樣說過:“人生中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其實是不辜負你最大的潛能與身上的責任,還有誠實面對自己內心所希望追求的事業,對得起自己的夢想。”
2005年李飛飛獲得了加州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和神經生物學方向博士學位,畢業後的她來到美國斯坦福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與此同時,她加入了斯坦福人工智能實驗室開始了關於機器在圖像識別領域的研究,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進了“無底洞”般的圖像識別技術這一冷門研究領域之中。
那時的人工智能領域並不像現在這般熱門,這項在當時具有前瞻性的科學研究在大多數人眼裡有些過於瘋狂。
李飛飛身邊許多資歷深的同事紛紛勸她:“飛飛,你還是別做這個項目了,乾脆另謀一條新的出路吧。這樣下去不僅看不到結果,可能還會給你評選終身教授資格帶來不好的影響。”
李飛飛
除了費時費力外,李飛飛團隊還面臨着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經費缺乏。他們曾經申請過很多次國家經費但一次都沒有申請到。
無奈之下,團隊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利用一些算法上的小聰明把費用壓到最低,李飛飛自己也花了很大的時間去做一些雜活、累活。
團隊們的工作人員甚至還打趣道:“實在不行我們開家洗衣店或者洗車行好了,還能多掙點錢。”
在不斷地深入研究中,李飛飛從孩子觀察世界的動作中獲取了新的靈感,從人眼對圖像的識別過程中得到啓發,意識到想要讓機器學會讀取圖像就需要通過海量的數據,不停地進行訓練。
2007年時,她與普林斯頓大學李凱教授合作發起了一項名爲image net的計劃,他們在互聯網上下載了近10億張備選照片,然後給它們進行分類、標註與排序。但由於工作量實在太大,研究經費不到一個月就花光了。
李飛飛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李飛飛的一名博士生提出了一個想法,尋求亞馬遜旗下的衆包平臺土耳其機器人幫忙。
就這樣,李飛飛團隊利用該平臺花費了近三年時間以及來自全球167個國家的5萬網絡工作者,完成了近10億張照片的標記工作,創造了人工智能領域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項目。
成功後的李飛飛並沒有從此停下腳步,而是將image net數據庫開源供學術界和商業界的每一個實驗室調取匯聚更多的力量來完善這項新興技術。
2010年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啓動了大規模視覺識別挑戰賽。
之後卷積神經網絡模型的加入將圖像識別技術的錯誤率一下子減少到了16%,大大增加了圖像識別技術的準確率。
李飛飛
結束谷歌之旅,再度迴歸斯坦福校園
在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工作多年後,李飛飛決定進入學術休假期,離開教學崗位後的她選擇加盟谷歌旗下負責企業計算業務的谷歌雲。
2017年1月,谷歌正式對外宣佈李飛飛將加入谷歌,擔任副總裁一職,帶領團隊進行人工智能開發方面的工作。
她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想在幫助企業運作的同時進一步擴大自己的研究範圍,更深遠地瞭解人工智能在各個垂直領域的普世價值。
在剛剛進入谷歌雲工作的那段日子裡,李飛飛充滿了激情與活力,畢竟與大學校園相比,在谷歌雲可以瞭解到金融、傳媒、娛樂等更加豐富且優質的數據,以此來助推她的研究進程。
李飛飛
在她的帶領之下,研發團隊推出多個面向公衆使用的A I工具,希望讓更多不具備相關專業能力的企業或個人能夠有效地利用AI。
除此之外,她在谷歌任職期間最具影響力的作爲還屬推動成立谷歌A I中國中心,她曾在舉行於上海的谷歌中國開發者大會這樣說過:
“人工智能無國界,人工智能的福祉同樣沒有國界。作爲一個華人,谷歌中國中心由我來領導是最爲合適的,我希望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讓整個世界變得更爲美好。”
然而,在李飛飛入職一年半後被捲入谷歌公司與美國國防部簽署的project maven合同的這場爭議之中。
李飛飛
儘管沒有直接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可這個項目是由她所帶領的部門負責執行的。因此,歷來被視爲人工智能學界倫理標杆的她也遭遇了來自各界的輿論攻擊。
按照雙方簽署的合同來看,美國國防部很可能將利用這一技術解讀視頻圖像,幫助軍事無人機襲擊敵對目標。
許多員工在聽聞此事後異常氣憤,他們強烈反對自己辛辛苦苦創造出來的技術被運用戰爭,大約近4000名員工一同撰寫了抗議書,要求公司發表聲明,承諾不會將這一技術用於軍事方面。
迫於各方壓力,谷歌只得與美國國防部終止合作,發表公開指南承諾:“谷歌的人工智能技術只會用來造福社會,不會讓工具來傷害人類。”
李飛飛
不知是不是這場風波給李飛飛造成了過於惡劣的影響,還是她早已決定要回歸學術生活。
2018年9月11日凌晨,谷歌雲負責人在其官方博客上正式宣佈李飛飛卸任谷歌雲人工智能負責人一職,迴歸斯坦福大學任教。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飛飛也利用自己的力量積極參與到抗疫工作之中。
她帶領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傳感器、計算機視覺技術等技術,開發了一種可以用於實時監控感染COVID-19病毒患者的身體狀況的人工智能醫療系統,致力於讓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派上用場。
李飛飛
對於人工智能技術,李飛飛希望它能夠在基礎科學的研究裡邊繼續發展下去,尤其是把認知學和理解人的智力結合起來,她最期待、最希望推進的就是人工智能的普世價值,它可以造福很多很多人與很多很多工業、產業……
參考文獻
陳屹視線:硅谷精英李飛飛,20年前已是女神
楊瀾訪談錄:專訪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李飛飛 給A I一雙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