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博銳發起式MOM進入清算 這類基金規模爲何“長不大”?

中新經緯9月24日電(薛宇飛)華夏基金24日公告稱,截至23日,因華夏博銳發起式MOM的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人民幣,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該基金自24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時,該產品的資產淨值不足1000萬元。

在此之前,招商基金旗下的一隻MOM公募基金已被清算,目前市場上的MOM公募基金僅剩3只。而剩下的3只基金,均面臨着收益與規模雙重下滑的壓力。

華夏基金虧損200多萬元

何爲MOM產品?根據中國證監會於2019年12月發佈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試行)》,MOM產品是指管理人按照指引要求委託兩個或者兩個符合條件的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就資產管理產品的部分或者全部資產提供投資建議,並根據資產配置需要將資產管理產品的資產劃分成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資產單元,每一個資產單元按規定單獨開立證券期貨賬戶。

財信證券在一份研報中稱,簡單來說,MOM產品通過委託不同專業領域的投資顧問來管理各資產單元的資產,MOM產品具有“多元管理、多元資產、多元風格”的特徵,能充分發揮基金管理人與投資顧問的專業團隊力量,充分分散風險。

據瞭解,首批5只公募MOM最早於2020年末獲得批文,於2021年內相繼成立,分別爲建信智匯優選MOM、創金合信羣力MOM、招商惠潤髮起式MOM、鵬華精選羣英MOM、華夏博銳發起式MOM。目前,這5只產品的運行時間均已滿三週年。

就此次提示清算風險的華夏博銳發起式MOM而言,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9月23日,成立時華夏基金以固有資金1000萬元認購份額,佔成立時總份額的73.08%。最初,該基金選定了鵬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信達澳銀基金、農銀匯理基金作爲投資顧問,到成立後的首個季度末,該基金不到一半的資產交由鵬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兩位顧問管理。

之後的運行中,華夏博銳發起式MOM一直由鵬揚基金、華泰柏瑞基金擔任顧問,信達澳銀基金、農銀匯理基金並未參與。從過去三年的業績看,該基金的表現始終不佳,截至今年9月23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的-22.24%,單位淨值剩下0.7776元。

這隻發起式基金的規模也未能增加,一直在1000餘萬元左右徘徊,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華夏博銳發起式MOM的規模爲984.40萬元。由於華夏基金認購份額的鎖定期爲三年,也就意味着,華夏基金也在該基金的投資中虧損了200餘萬元。

按照約定,到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後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則基金合同自動終止。到9月23日,該基金觸發該項條款,並於24日起進入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公募MOM剩餘3只 規模、業績雙降

今年7月份,招商惠潤髮起式MOM已經因爲同樣的原因而清算。

招商惠潤髮起式MOM成立於2021年8月,成立時的情況好於華夏博銳發起式MOM,該基金除了有招商基金以固有資金認購1000萬元外,還在公開渠道募集到超6500萬元,成立時總規模超7500萬元。該基金的投資顧問是安信基金、信達澳銀基金、華泰柏瑞基金。

成立之初,招商惠潤髮起式MOM的收益爲正,但進入2022年以後,收益率開始不斷回撤,規模也逐漸下降。到2024年8月6日,該基金成立滿三週年,而根據基金合同約定,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2億元,會觸發基金合同中約定的基金終止條款。8月7日起,該基金進入清算程序。截至8月6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爲-33%。

從業績和規模看,剩餘的3只公募MOM的表現也有待提升。建信智匯優選MOM是成立最早的公募MOM,於2021年1月成立時,該基金獲得較多認購,認購戶數超5.7萬戶,規模超27億元。根據此後發佈的2021年中報披露,該基金超過99%的份額都由個人投資者持有。

然而,成立後,建信智匯優選MOM的業績表現一般,2021年至2023年,該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爲-4.49%、-13.99%、-10.87%。截至2024年9月23日,該基金運行三年多來,收益率爲-35.46%。截至二季度末,該產品的規模爲12.32億元,較成立時腰斬。

截至二季度末,創金合信羣力MOM的規模爲1.22億元,低於成立時的3.37億元,截至9月23日,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爲-19.96%。截至二季度末,鵬華精選羣英MOM的規模爲1.33億元,低於成立時的3.55億元,截至9月23日,成立以來的收益率爲-31.32%。

“三多”優勢爲何未發揮?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對中新經緯表示,2021年以來,市場整體處於調整狀態,成立於高點的公募MOM的業績會受到一定影響。但他也說:“擇時、行業配置都不是可持續的能力,投資能力的核心仍是選股。在選股當中,相信真正的價值投資。”

以規模最大的建信智匯優選MOM爲例,在過往季度的重倉股中,有較多的白酒、科技、新能源等板塊個股,而在過去兩三年,白酒和新能源板塊的股價調整較爲明顯。

中信建投金工及基金研究團隊在近期的一份研報中稱,分析首批公募MOM表現落後於期望的原因,市場行情不佳固然拖累了公募MOM表現,但與外部因素相比,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公募MOM的“三多”(多元資產配置、多元投資策略、多元投資管理人)優勢沒有明顯發揮出來,在風險收益特徵等方面難以和普通基金拉開差距。

上述團隊進一步稱,MOM母管理人可通過每天跟蹤總賬戶的整體回報收益、分析風險,對每個子賬戶的倉位、投資操作明細進行管理,分析是否偏離約定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這樣的實時監控和高度風險控制力理應讓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最大化,從而獲得更高回報。但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委託代理”問題,即在現行規定下,一名主動管理基金經理最多能管理10只產品,基金經理管理外部MOM子基金,會佔用自身“名額”,且MOM子基金規模較小,缺乏相應的管理人激勵機制。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魏薇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