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實習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清大生林嘉樂還原過程直呼幸運

清華大學人社院2年級學生林嘉樂、利恩得日前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1月31日在北三棧考古遺址一處農田進行地表踏查,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圖/清大提供

清華大學學生林嘉樂、利恩得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林嘉樂今天說,剛好看到露出腰身以上的半個玉玦,對於後續土撥開發現是文物,感到很幸運。

清華大學人社院2年級學生林嘉樂、利恩得日前參加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1月31日在北三棧考古遺址一處農田進行地表踏查,發現國寶級人獸形玉玦。

林嘉樂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她與利恩得選修考古相關課程,寒假期間到花蓮考古博物館實習,協助整理、量測標本等工作,也更深入瞭解各項考古流程與細節。

林嘉樂說,當天她與利恩得前往北三棧考古遺址,在1處農田進行地表遺址踏查,剛好看到露出腰身以上的半個玉玦,直覺就是曾在書本上看過的「人獸形玉玦」。

林嘉樂表示,當時她們立即通報指導老師,也馬上拍照紀錄,接着將地面上的土撥開,人獸形玉玦完整露出,對於發現文物感到開心、也很幸運,未來她也會繼續以學習的態度進行相關文物的瞭解。

館方人員將這塊人獸形玉玦清理,推測是距今2700年前的史前文物,高2.9公分、寬1.5公分、厚度約0.3公分,不過頭部毀損。

花蓮考古博物館長溫孟威指出,這塊人獸形玉玦與被指定爲國寶的卑南遺址人獸形玉玦,同樣都屬人形裝飾的玉飾品,按照表面的斑紋,確認是來自花蓮的豐田玉,有趣的是,胸口有鑽洞,推測因珍貴稀有,受損後也捨不得丟,改做項鍊配戴。

他指出,人獸形玉玦因爲稀珍且昂貴,有特殊身分的人才能擁有,考古界稱爲「威望商品」,在全臺出土約40件,花蓮連同這件共5件,未來都會展示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