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大震碎石 化身公共藝術品

利用碎石創作「拚回來」藝術作品,放置在曾是舊監獄花蓮市自由廣場,具有深刻的文化觀光意義。(王志偉攝)

碎了,就要更用力地「拚回來」。0206花蓮強震造成在地石材產業慘重損失,出身花蓮的圖文創作者Duncan當肯,號召王標林立仁、葉權賢3位石雕藝術家,以震後損壞石材共同創作象徵重振精神的公共藝術作品《拚回來》,歷經2年,13日正式在花蓮市自由廣場發表,成爲臺灣創舉。

《拚回來》昨日正式亮相,王標、林立仁、葉權賢分享創作歷程。王標表示,過程艱辛但是有意義,從前期設計、石材揀選到打磨,由於石雕堆疊工法從未用過,包括大理石蛇紋石硬度不一,在堆疊時必須一試再試,還要評估耐震度及放在公共場域是否安全等因素,花了2年才完成。

Duncan透過石資中心好友邱鬱翔轉述發想概念,認爲雖然每片石材都有傷痛痕跡,但透過重組創作可以把打擊化做正面力量,希望大家真心喜歡這個作品。

花蓮市長魏嘉賢表示,Duncan的作品不僅象徵着拚回花蓮在大地震後的傷害,也希望藉由放置在過去是監獄的自由廣場,提醒大家把自己的人生找回來、拚回來。

這座高3.2公尺、寬1.8公尺的巨型石雕定名爲《拚回來》,是由一片片石片疊起成一個方柱體,用了近20公噸石板,堆疊150層後再進行雕刻。Duncan公仔往上爬,放上最後一塊石板,象徵花蓮未被災難擊倒,努力爬起來、拚回來。